LED前景乐观 亿光下一步布局大陆通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亿光电子董事长叶寅夫乐观看待今年LED的产业景气,认为亿光的营运一季会比一季好,今年第1季也会优于去年第4季。
叶寅夫表示,LED照明快速起飞和应用普及的同时,产业的淘汰赛也在进行,未来拥有低成本制造能力和通路的人将会在LED照明时代胜出,LED厂商赚的是管理财,亿光今年成本下降可以再达成10%。
叶寅夫不顾同业唱衰亿光打自有品牌的策略,以及企管老师建议他“乖乖作代工”,坚持走一条人烟罕至的道路,二年来,亿光已拿下台湾LED照明逾五成的市占率,并成为台湾LED路灯标案的最大赢家,叶寅夫透露,亿光的下一步就是中国大陆的通路布局,今年可望与大陆相当大的行销体系建立策略联盟的合作。
以下是台湾经济日报采访摘要:
问:LED产业的供需失衡是否有机会改善? 今年可以脱离“惨业”的窘境吗?
答:只要是列入大陆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列入国家奖励项目,这个产业的发展反而会很糟糕,因为各路人马会大举投入,造成产能过剩,例如太阳能和LED产业都是被列入十二五规划,而被大家看好的产业,却都有这种现象。
所幸亿光在LED有垂直整合的优势,无论是品质的管理或是成本降低,都领先同业,即使我们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但获利难免会受到影响。但必须承认的是,亿光的获利的确不如从前,不过我们仍可以在世界上维持有竞争力的成果。由于LED产能过剩已有一阵子,且价格还在下降,产业还处于淘汰赛中,两岸都是如此。
不过随着需求端的增加,今年产能过剩的现象已有纾解,大家的产能利用率比以前改善很多。以亿光为例,去年的产能利用率约在60%,今年到目前已接近80%,上游的晶电、泰谷虽然还没有满载,但都比去年改善很多,主要是受惠于LED照明和LED背光的需求提升很多,只是价格要提升还有困难。既然价格提升困难,我们就必须从研发、管理角度出发,如何降低成本,有人可以赚钱,有人无法赚钱,主要是来自于你的管理,LED已不是靠技术材、要靠管理材。[!--empirenews.page--]
面对淘汰赛 靠管理拼获利
问:如果LED产业的淘汰赛持续在进行,那么对亿光、晶电这种龙头厂商是不是有利?
答:当淘汰赛进行时,厂商要比的是研发的能力、成本控制的能力,行销通路的选择、以及通路的广度是否够,这些因素是决定你在淘汰赛是否能够生存的关键。而亿光在LED产业加速洗牌中,所作的策略调整和转型,就是在这次供过于求、价格滑落时,全公司进行成本下降的工程,从材料和费用的降低着手。
例如进入门槛高的高解析度看板市场,因为LED的体积非常微小,里面要塞满红色、绿色、蓝色(RGB)三种晶片在里面,一面可能有200万颗LED ,要维持品质稳定,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品质控制好后, LED已不是靠技术材、要靠管理材。
LED路灯也是亿光所走的差异化产品,亿光生产LED 路灯的发光效率在全台湾最高。
这次台湾LED路灯是采资格标,产品的性能占相当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一家公司的研发的能力、生产的管控都是要在业界顶尖,才能够脱颖而出,过去交通标志灯是采价格标,台厂都拿不到,都是大陆的天下,因此为大家诟病的交通标志灯是今日装上去,明日就会坏。
建全球通路 照明营收倍增
问:那亿光在通路和低制造成本这二件事,是否已准备好了?
答:通路是最重要,有低成本但没有通路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在台湾、大陆、以及欧美地区都积极在建置通路。亿光目前在台湾的市占率是最高的,保守预估在 50%以上;中国大陆是在起步的阶段,欧美的部份,亿光则是遇到很强的对手:飞利浦、奇异和欧司朗,他们在传统的照明实力很强,当地消费品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还是相当高。在欧美地区,买有通路、或是有品牌的公司,应该是要走的一条路。
问: 台北国际照明展本周就要登场,你最近看到LED 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何?[!--empirenews.page--]
答:LED 应用于照明领域是大势所趋,现在消费者都认识LED,尤其在能源短缺,能源涨价的时代,LED有 85%的省电效果,在未来在节能减碳上,LED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要更换一个灯泡,节能的效果就立竿见影。
问:亿光今年的成长动能如何,逐季的状况?
答:亿光今年是一季比一季好,今年第1季,会比去年第4季好,也会比去年同期第1季好,主要是需求面的提升,包括零组件、成品全面的回升。亿光的高峰应该在今年第3季,获利绝对比去年好。
亿光今年在LED照明成长较大,去年占营收比重还不到10%,今年可以拉高到 20%以上,因此看起来是会呈现倍数成长。
并购战略 暂不考虑
问:有考虑用并购方式壮大品牌实力吗?
答:扩展品牌实力是可以用并购的方式,这是一个好的方法,但现在的价格太昂贵,同时买品牌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面临很大的传统包袱。
问:台湾经济部现在鼓励台商回台,亿光目前有这样的规划吗?
答:有,因为亿光在台湾的工厂已经满了,因此目前在台湾寻找更大的厂房,但我们还是要呼吁台湾“政府”要放宽外劳政策,一件令人感到难过的事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为何薪水只有22000(新台币,下同)?
一个年轻人养成这么久,为何就业时只能拿到22000元,这是一个市场供需的问题,因为人才供过于求,薪资水准涨不上来,因此应该在台湾整体产业的环境当中,创造出供不应求的环境,一旦人才供不应求,就代表产业的蓬勃发展,制造业是用人比例最高,因此要让带有技术性的产业在台湾好好扎根。[!--empirenews.page--]
企业要回台投资,会投入很大的资金购买机器设备,设备的折旧是成本中第二高的费用,折旧既然如此高,就要24小时运转,才能有竞争力,但台湾人都不上大夜班,因此需要引进外劳,现在是外劳给台湾人民工作机会,不是台湾给外劳工作机会。
只有在有人愿意作大夜班的情况下,才会增加白天的就业的机会,因此台湾应该把外劳制度建立好,如果台湾人才都供不应求,薪资自然就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