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AMOLED产业化之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目前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苹果CEO库克在谈到AMOLED显示屏时,认为现在AMOLED在成本、分辨率和色彩方面还不能满足苹果的要求。库克说:“当你们在网购AMOLED屏幕手机时,用的却是液晶显示器,又如何能够感受到它的高色域呢?”在谈起这则逸闻时,接受记者采访的维信诺副总裁吴延德笑称:“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同时也说明苹果开始对AMOLED感兴趣了。”
确实,近年来在两大韩厂三星和LG的推动下,AMOLED无论在中小尺寸的手机市场还是在大尺寸的电视市场,都显现出了超高的人气,甚至有人认为AMOLED将带动新一次显示技术革命。无论这个看法是否准确,由AMOLED带来的产业机会肯定是相当巨大的,作为全球最大显示市场之一,中国不应当错过这次机会。那么,中国显示企业应当如何抓住此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就成为相关业者仔细思考的重要课题。
应及早布局AMOLED
AMOLED产业化除了需要足够的技术储备之外,更需要具备产业化经验。
根据DisplaySearch的数据,AMOLED显示屏在中小尺寸市场的占比将从2012年的6.2%迅速提高到2015年的13%,3年将增长1倍多。目前,多数中国企业都明显感觉到AMOLED在显示市场来势凶猛,然而在产业化方面,无疑韩厂三星、LG走得更超前一些。
“发展AMOLED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现在看来在技术上、工艺上取得突破并不容易,但不做的话等到市场大规模爆发就来不及了,中国应提早布局。”中国科学院欧阳钟灿院士针对当前持续升温的AMOLED市场指出,“从当前显示市场看,主流应用仍是TFT-LCD。很多人认为OLED技术已经成熟了,其实与已经非常成熟的TFT-LCD技术相比,OLED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很多技术层面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到产品应用上,仍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创新。”
其实,中国相关企业在加大TFT-LCD投入的同时,早已开始了对OLED核心技术的研发,维信诺、京东方、天马等企业都形成了一部分自有的核心技术。中国在CRT和LCD阶段都是走技术引进的路线,而OLED的发展走的是自主创新的路线,这为中国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产业化除了需要足够的技术储备之外,更需要具备产业化经验。吴延德表示,维信诺的小尺寸OLED量产已连续3年实现盈利,2012年的出货量占全球PMOLED出货量的29%,居全球首位。另外,维信诺自2010年开始进行LTPS TFT背板技术和AMOLED技术的储备,完成了AMOLED量产工艺集成,正在加快筹建AMOLED量产线,争取2013年下半年将AMOLED产品批量推向市场。这种从OLED核心技术创新,到小尺寸OLED中试和量产实现突破,再到LTPS TFT背板技术研究和AMOLED中试集成,直至AMOLED大批量产业化的发展路线,是推动中国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模式。
根据市场消息,除了维信诺已启动AMOLED5.5代量产线建设工作,京东方等国内TFT-LCD面板企业也积极投入到AMOLED的产线筹划和建设中。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三星一家实现了AMOLED的量产,但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如果中国企业能把多年的OLED技术储备迅速导入量产,依然能够获得巨大商业利益。
123上下游整体发展才是根本
AMOLED产业良性发展需要下游品牌、上游核心装备和原材料全产业链进步。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中国OLED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进入AMOLED开发的企业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或产线建设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能力,特别是没有形成一个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的完整闭环。二是支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下游品牌企业还是上游的关键设备、材料,都是制约AMOLED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那么,中国OLED产业应当如何才能健康发展呢?“从发展模式上来看,显示行业最成功的无疑是三星模式,它得益于整个集团的有力支撑,包括下游品牌的强大实力。三星在显示技术上形成了上下游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十分适合需要核心技术创新的面板显示产业。”吴延德指出,“中国AMOLED产业的良性发展也需要全产业链的整体进步,目前下游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撑,上游缺乏核心装备、核心原材料,因此未来中国AMOLED显示产业进步必须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
随着面板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尺寸化的发展,关键设备环节将变得愈发重要。吴延德告诉记者,具体到核心装备,TFT背板制程的曝光机、涂胶机、干刻设备、气相沉积设备、激光退火设备、离子植入机等都十分关键。此前中国在发展半导体、太阳能和LED等行业中,形成了部分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但这些设备要想转到OLED应用领域还需一个过程。国内如借鉴其他行业发展 经验,下定决心开发,经过三至五年还是有可能形成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的。可以说,这些核心装备是中国AMOLED产业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短板,虽然目前中国企业已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样机开发经验,但是显示器件厂商与设备厂商必须紧密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快速突破。建议国家通过以扶持显示器件厂商、带动装备厂商发展的模式进行装备开发。至于模组化设备如触摸屏贴合、IC绑定机等,中国设备厂相对比较成熟,未来的主要工作是在升级换代上下工夫,使之更精更快。
技术路线选择要慎重
中国企业在进入OLED产业时,应当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经验,理性选择。
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是中国AMOLED企业应当关注的要点之一。三星和LG都投入到了OLED产业,但选择的技术路线不同,RGB技术阵营以三星为代表,LG则力挺白光搭配彩色滤光片技术,这也导致了两家企业此后发展路径的不同。
123不难发现,三星之所以能够率先实现AMOLED量产并独领产业风骚,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对OLED技术和产业的执著和专注,使之走出了一条适合AMOLED产业发展的道路。首先,发现OLED可替代TFT-LCD的前瞻性机会,导入PMOLED,把OLED器件结构、材料研究和PMOLED量产做好。进而积累LTPS TFT 背板技术,全力以赴发展AMOLED产业,采用低温多晶硅(LTPS) TFT背板驱动+RGB高精密金属掩膜版OLED 蒸镀的技术路线。其次,按照从4.5代、5.5代,再到6代和8代的量产渐进发展路线。最后,在核心显示器件发展的同时,培养了大批本土核心装备和原材料厂商,促使三星手机成为手机行业全球之首,成就了韩国以AMOLED显示器件为核心、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显示产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显示技术领先者。虽然大尺寸OLED TV面板技术和产业化方案还存在技术路线之争,但是三星、LG、索尼和松下等企业在纷纷发布55英寸以上OLED TV样品和小批量产品,已经让业界人士看到了OLED产业快速成长壮大的曙光。[!--empirenews.page--]
在发展初期,OLED技术在成本和良率上还存在不确定性,此时的技术之争未必是坏事,随着AMOLED产品不断完善,技术也会不断进步,在成本降低的同时,产品性能也会提高,这对产业发展将大有裨益。总体来说,低温多晶硅(LTPS)TFT背板+RGB高精密金属掩膜版OLED蒸镀技术路线的优势在于色彩和亮度,这已经在中小尺寸AMOLED产品中获得了验证。但是白光OLED和氧化物TFT背板技术,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成本较低,大尺寸化相对容易。中国企业在进入OLED产业时,应当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经验,理性选择,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