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超2100亿 广东LED产业领跑全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广东发展LED模式创新专题报道(下)
3000,还是4000个?广东LED产业规模为全国第一,但企业数谁也说不准。除了个别的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珠三角自2008年开始在市政照明试用LED灯,厂家和产品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价钱也天差地别。一位负责应用的地方科技局局长回忆道:“国家有关LED的标准体系滞后,我们很难分出产品高低。结果,先期试装的LED路灯,过一段时间就冒出质量问题。”
广东省政府推行在公共照明领域全面普及LED照明产品,的确有风险:LED产业和产品毕竟是新兴的,质量不稳定会损害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形象。因此,我省政府部门,特别是主抓这一产业的科技部门,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地开展工作;又要在这复杂的河道上搭桥铺路,促进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他们创新性地提出标杆体系、光组件模式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启动LED质量与可靠性的云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这在全国LED产业都引起积极反响,成为政府规范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去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下,广东LED产业仍以近40%的幅度增长,产值超过2100亿元,产值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率先建立质量评价标杆体系
广东LED发展的一大特色,是由省政府总体部署发展战略。在“十二五”期间我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4.5亿元。另一方面,省科技厅全面介入LED产业及其应用的战略布署。实际上,科技部门原先介入只是技术创新的这一环,后来发现应用与创新密不可分,就将产业规范标准和推广应用都抓起来了。有外省的同志形容,广东的LED是整体地列阵前进。
在广东去年出台的公共照明领域LED方案中,有一条指标独具粤味:“推广工程使用的产品必须是我省LED标杆体系推荐目录产品”。这一个“门槛”,曾经引起外省同行的争议,被说成是广东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
然而,这正是广东省在LED产业发展中应对最大挑战的有力举措。LED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很多技术还不成熟不稳定,性能标准和检测方法也滞后,造成产品质量评价的不统一,市场上的产品鱼目混珠,加大了市场培育的阻力。一些大用户便自己找检测机构一批一次地检测,或者要求生产厂先部分试安装。但这仍然无法科学地评价产品质量,也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事实上,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初期的共性问题行业标准、技术指标缺失。
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表示:“由于LED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速度很快,国家还难于建立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因此,省科技厅要借鉴国际领先的标杆法管理原理,率先建立LED产品质量评价标杆体系,遴选排名靠前的产品,编制标杆产品采购推荐目录,这对于现阶段产业和应用都是必要的。”
于是,省科技厅牵头,与质检部门、业界专家和企业界经过多次研究,制定出中国首个以龙头企业的质量标准为基础设计的LED标杆体系。
“为了顺应LED行业瞬息万变的要求,标杆指数相对于标准有一定前瞻性,并且是动态、开放的,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情况进行更新。”参与体系制定工作的赛宝实验室主任蒋春旭介绍。
为了防止企业销售产品与参评样本不一致,标杆体系规定: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有权对市场上贴有分级标识的产品进行检查,若未达标将取消该产品甚至产品所属单位的认证资格。
标杆促行业加速优胜劣汰
产业发展促进应用,而应用也促进产业发展。标杆体系这一规范的出台,为LED公共照明及大型工程的产品采用提供了指引。自2010至今年6月,共发布11次LED标杆体系推荐产品目录,有1300多个产品进入产品目录。
“这三年来,经过各示范工程的验证,所采用的标杆产品未出现质量问题。而且,能够进入体系的企业售后服务跟得上,这有利于LED公共照明的推广效果。”省科技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云丹平总结道。深圳市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副总裁周庆明说:“深圳高速公路照此标准实施LED路灯和隧道灯工程,技术指标和节能效果都达到要求。”
曾有媒体报道说,广东LED企业近年倒闭甚众。的确,在这一轮LED户外照明普及浪潮中,许多小企业因为技术、质量和资金问题而撑不下去。专家认为,LED产业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而加速,这正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广东的公共照明领域成了LED企业的比武场。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如同锻炼了肌肉,锤炼出功夫,自身就更加壮大。如勤上光电(002638,股吧)公司把标杆体系的实施,当作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最新一轮的标杆名单中,该公司有66款产品进入。在去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勤上三万盏LED灯照亮了人民大会堂,并成为国家有关部门的节能减排示范工程。
标杆体系也成为广东招商引资的新招牌。为了进入广东这个大市场,进入标杆体系,越来越多外省同行来广东设厂,甚至连总部也搬来了。因此,业界人士预料:未来十年是广东LED产业的黄金时代。
以创新填补产业链空白
我国光伏行业之所以脆弱,除了市场因素,还有一个原因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均为外国企业垄断。针对LED产业有类似的情况,省科技部门牵头组织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从源头开始创新、由部件进行规范。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团队引进。第一批团队中由北京大学甘子钊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与东莞民营企业携手,开发出LED核心技术和装备。广东还做出几个全国第一:编制出《广东省LED产业技术路线图》,实施了“标准光组件”计划,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组件检测技术,以力争在全国率先建立较为完备的LED产品标准体系。这些从战略高度来促进LED产业的创新措施,成就我省科技链与产业链结合,填补了一项项技术空白。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科学中心主任曾一平研究员告诉记者,该所研发出LED上游产品的生产装备技术。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与中科院院长路永祥同志的支持下,这项技术落户到广东。广东国晟投资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资合作的中科宏微公司,生产出国产的核心部件生产设备MOCVD机。还有,赛翡LED蓝宝石衬底ASF工艺、广州晶科大功率倒装焊LED集成芯片技术等一批专利技术项目实现产业化,填补了产业链空白。近三年来,我省LED上游领域的专利量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这大大增加了产业的底气和骨气。[!--empirenews.page--]
广东LED产业的集群优势也进一步凸显。在20多家上市企业的带领下,形成了佛山、深圳、东莞、惠州、江门、中山等产业集群。随着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LED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检测机构落户广东,覆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质量控制、检验检测、物流会展的LED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提升。
在6月9日至12日举办的广州光亚展上,广东企业LED产品异彩纷呈,吸引着五洲客商。惠州永昶电子工业公司不仅展出了灯具,还推介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大功率LED无金线共晶一体机。它运用先进的视觉定位技术以及脉冲快速升、降温系统,使LED芯片共晶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又将为LED产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