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超级电视只是贾跃亭讲得美好“故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乐视推出了自己的超级电视,虽然业界都不看好,但乐视宣称49分钟内,第一批1万台超级电视已被售罄。对于这个结果,我只能套用消费行为学中那句经典的话:消费者的需求真的是千奇百怪的。
在我国,互联网电视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产业,原因在于互联网归工信部管,电视内容却归广电总局管,要整合产业比整合这两个部位还难。广电总局对视听内容按照手机、PC和电视终端分别核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08年新规规定只有国有控股网站才有资质领证。可就是“乐视”2005年就拿到了牌照,是最早的5家之一,手机终端也顺便拿了,至今仍是三证齐全唯一的一家。
可见,不是广电总局整合不了产业,是乐视把广电总局给整合了。故事有了开头,就好说了,乐视一直在创造“故事”:从2004年创立、2008年募得第一笔风投、2010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PO的上市的视频公司,再至近期超级电视发布,乐视网背着与同类视频网站相比“格调不高”的评价,闯过了道道政策关并在各个时期“争取第一”,引来外界众多揣测和联想。
回过头来说乐视的电视,乐视是国内最早提出“盒子”概念的,当小米盒子刚刚推出还遭遇政策制肘的时候,乐视已经走上了发展互联网电视的车道。在互联网电视的推广上,乐视将其“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乐视的宣传中,乐视超级电视被描绘成:一款全球首款4核1.7G、全球速度最快、由超级组合(乐视+富士康+夏普+高通)打造的高清互联网电视,实际上,用笔者的说法就是乐视利用自己的牌照资源,将“盒子”内置到电视里,打造出一款高清显示器。
因为,从乐视电视的内容设置上来看,虽然只把乐视网的视频资源作为其中一项功能,但反观其他功能:相册、浏览器、媒体中心、播放记录、搜索(基于乐视),都是与乐视网上资源相配合的“鸡肋”罢了。
就在乐视网的超级电视概念如日中天之际,夏普在5月27日的一则公告把乐视网投入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夏普(中国)在官方网站发布正式声明称:“我公司与乐视网就超级电视产品不存在任何商业合作或联系,与乐视网合作开发超级电视产品不属实。”事实上,与乐视合作的是SDP,这是一家由夏普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公司担当大股东的屏幕公司。
在专业的电视厂商看来,乐视的故事更可能是“事故”:创维总裁杨东文评价乐视时说:一开始确实有很大压力,但经过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压力没有预估的那么大。他还直言乐视超级电视的软肋在于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海信今年发布了自己的智能电视VIDAA,董事长周厚健称,海信要有互联网精神,做电视对别人可能就是一顿饭,但对海信却是一条命。
12专业厂家的质疑聚焦在成本上,以目前的市场来看,一台60寸电视以6999元的价格卖出,如果1年内产量在100万台以内,平均一台要亏损超过1000元,如果产量在100万台至150万台之间,每台的亏损将在500元左右,如果产量能够达到200万台,将能够持平甚至实现微利,超过200万台才能实现正常盈利。
就在今年5月,乐视宣布将推出超级电视时,还向股市投资者发布风险提示,提示投资者关注超级电视推出的三大风险,包括:市场竞争风险、市场销售风险和供应链管理风险。由此看来,1万台的售罄,只能说明有一部分尝鲜消费者的捧场,根本不能说明整个市场情况。真正的业绩,还得看未来三个月、半年到一年的出货量数据。
乐视这样的做法,根本上还是为了“讲故事”,只要有持续的好故事,就能从股市上融到资,从银行贷到款。据知情人士透露,乐视网现金流的紧张已严重影响到公司运营,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在带宽采购上通常是次月以现金的方式向IDC供应商结款。而乐视网的借款周期在3个月甚至个别时候能够拖延半年以上。因此,这次推出超级电视2万台,实际上是为获取现金流而战。
股市分析人士指出:乐视网现在正走在一道十字路口,过去为了财报好看,将很多成本分摊到了未来,这会导致这家公司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而未来可以看到的收费模式只能是针对乐视的内容资源,对于电视这样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靠内容服务收费弥补损失,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对于中国的电视观众来说,付费看电视确实是一个弹性系数挺高的事儿。
说个简单点的办法,我用一条长点的HDMI线,把电脑和电视连上,互联网上有啥电视上就有啥,比乐视所能提供的内容多多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