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出台:看我国8.5代液晶面板线现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科技部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等计划项目的通知。
通知中《201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申报说明》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和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01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简称新产品计划)重点围绕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的支持力度。根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新产品计划按照"面向企业,引领产品创新;聚焦重大,突出国家目标;市场为主,加强政府引导;创新管理,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2014年度重点新产品计划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类。新产品计划项目分为重点新产品和战略性创新产品两类。
其中“高世代大屏幕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制备关键材料、制造装备”入选了201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目前国内企业投产高世代大屏幕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企业主要有华星光电与京东方,主要是8.5代液晶面板线。
一、华星光电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是由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国资委直管企业)以及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项目总投资245亿元,是深圳市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我国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建设的、最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华星光电第8.5代TFT-LCD生产线全工序包括阵列、彩膜、成盒和模组等,玻璃基板尺寸为2200mm×2500mm,其主要产品为28、32、37、46、55吋液晶面板,设计产能为每月10万张玻璃基板,年产约1750万块电视模组。
华星光电选址在深圳市光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10年3月正式奠基动工,2011年8月正式投产,仅用17个月建成投产,建设速度在国内外同类项目中领先。投产后,产能快速爬升,2012年9月达到月产10万张基板的满载产能,以10个月的时间,提前3个月完成产能及良率的爬坡;2012年12月,通过生产工艺优化,产能再创新高,达到12万片。
1234567华星光电拚弃引进技术的路线,通过组建核心技术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新技术方面,华星光电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HVA技术于2012年1月全面导入,其穿透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采用华星光电HVA面板的电视产品,目前均达到国内平板电视一级能效标准,深受客户欢迎;同时四道光罩制程也已成功导入,縮短了20%的制程时间,更有效地扩大产能和降低成本,提升华星光电的竞争力。新产品方面,华星光电于2012年3月,成功研制全球最大尺寸的110吋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同年10月,全球最高规格的55吋四倍全高清产品研制成功;同年12月,国内最大的4.5代研发试验线成功点亮第一片TFT-LCD产品;技术专利方面,截止去年年底,华星光电累计申请专利1896件,其中大部分为发明专利。
1、华星光电或将斥资240亿元建第二条8.5代线
受6月电视机节能补贴政策结束的影响,电视面板价格开始回落,但这并不影响华星光电新的投资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华星光电总投资或将达240亿元的8.5代线二期项目已经送审,正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具体时间还不得而知。
第二期8.5代线面板是华星光电在未来大尺寸和新技术上的布局。华星光电去年业绩主要得益于32英寸在全球市场上几乎垄断的地位。随着市场需求趋向更大尺寸和高清产品的延伸,华星光电开始提高46、55尺寸销售占比,32英寸已从去年90%下降至65%。
尺寸越大毛利率贡献越高。因此在TCL董事长李东升规划中并不仅仅是电视面板。他曾表示,现有一条8.5代生产线不足以覆盖彩电、液晶显示屏的所有产品尺寸,未来将考虑建立更完整的产品线和扩充产能。
规划中的第二期8.5代线与第一期相比,在面板技术上有所提升,包括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可以生产从24、32、42、55、60、98更大尺寸产品,以及55英寸OLED显示屏。作为面板最前沿技术OLED,LG已经推出了55英寸OLED电视,但因技术问题未能量产。
华星光电是TCL集团旗下生产面板的子公司。2009年成立,第一期8.5代线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45亿元,是深圳市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深圳市政府重点推动的项目。今年6月,深圳市政府豁免华星光电51亿元的贷款。据腾讯科技获悉,半年政府的补贴将分期计入华星光电整体业绩中。
1234567目前,华星光电由TCL集团控股55%,深圳市政府持股30%、韩国三星电子持股15%。今年5 月,华星光电宣布将进一步竞购股份的计划,深圳市政府将完全退出,今年12月份,TCL集团将持有华星光电股份85%股份。“深圳市政府退出股份,并不会影响未来对华星光电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华星光电相关人士认为。
2、出海口仍是关键
TCL发布的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上半年净利润约为6亿-6.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2%-133%。华星光电经营性盈利同比大幅提高,成为TCL集团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腾讯科技获悉,华星光电在TCL业务占比开始大幅提升,从去年10%上升至目前18%。
据华星光电统计,从友达、群创、LGD、京东方、华星光电5家第一季度电视面板的净利润来看,华星光电净利润率为12.1%位居第一。
成本、产能组合及面板价格,将是面板能否盈利的三大关键要素。良品率是降低成本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华星光电8.5代线实现12万片/月的产能,并能保持95%的良品率。从产能组合来看,华星光电欲通过第二期8.5代线为此提升。
据群智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节能惠民”政策到期结束,以及市场进入传统淡季,6月国内电视面板采购量将环比5月下降18.4%。
“5、6、7是行业传统淡季,进入下半年随着彩电需求的回升,面板价格将会回升,并保持一个平稳期。”车汉澍认为。[!--empirenews.page--]
但随着三星、LGD、中电熊猫与夏普合作的8.5代线纷纷上马,预计到2015年,国内8.5代线将增至8条,未来面板新一轮角逐将会加速。华星光电需要不断扩大出海口保证新线体的满产,才能持续获得盈利。
二、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光电显示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京东方可使用专利数量逾10000项,2012年度新增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500项,居国内同业前列,成为中国大陆显示领域最具综合实力的高科技企业。目前,京东方拥有一条月产能为4.5万片玻璃基板的第4.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一条月产能为10万片玻璃基板的第5代TFT-LCD生产线(北京)、一条月产能为10万片玻璃基板的第6代TFT-LCD生产线(合肥)、一条月产能为9万片玻璃基板的第8.5代TFT-LCD生产线(北京)、一条月产能为9万片玻璃基板的第8.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建设中)、一条月产能为5.4万片玻璃基板的第5.5代AMOLED生产线(鄂尔多斯,建设中)。
1234567京东方公司现已形成五大业务单元:
显示器件业务:从事TFT-LCD及AMOLED面板和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京东方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FT-LCD和AMOLED面板及模组具有轻薄节能、色彩逼真、画质清晰、视角广阔、绿色环保等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领域,可满足数字化、平板化生活中的无限视觉需求。
显示系统业务:从事显示终端产品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京东方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家用、商用及专用显示产品与系统的设计、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视听享受。产品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公共显示产品、特种显示产品等。
能源与环保业务:提供半导体照明产品、太阳能应用解决方案及输配电器件等。
电子材料业务:提供半导体产业用的边框、背板、光刻胶、端子、线束等配套产品、材料与服务,以及电子管和真空材料等。
科技商务园区业务:为国际企业设立管理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数据中心等提供租赁及相关物业服务。
1、京东方新上马8.5代线
京东方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28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高端显示器用显示模组,触摸屏以及电视整机,预计于2015年年中建成投产。
业内分析认为,国产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将在2015年前形成规模化产能,并对全球的面板产业造成巨大影响。
2、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
“如果竞争对手不增加新产能,京东方2015年在产能规模上将挤入全球前四”,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四季度,京东方鄂尔多斯的5.5代AMOLED生产线和合肥8.5代线相继投产后,产能规模将位列全球第五。
张宇说,布局重庆8.5代线,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是京东方在未来显示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据他介绍,新线更容易转换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
加速扩充产能的并不只有京东方。中电熊猫已确定与夏普合作,成立8.5代液晶面板和模组合资公司。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也在积极研究和筹备第二座工厂项目。由此,国产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将在2015年前形成规模化产能,预计8代线以上的面板厂高达8座,并有望继续增至10座。
12345673、全球面板产能格局改变
市场调研机构NPD DisplaySearch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中国大陆的面板厂之所以积极扩展产能,面板关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去年4月1日起,我国对液晶显示板等4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暂定税率进行调整,进口关税税率从3%恢复到5%。
而快速增长的中国大陆电视市场也为产能扩充提供了出口,数据预测,今年中国大陆电视市场将达5200万台,未来几年内预期将突破6000万台。
“中国大陆成为8代厂的集中地,这绝对会改变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的分配”,NPD DisplaySearch预测,2012年第四季中国大陆的TFT LCD面板产能占全球市场的12%,但到了2015年第四季将达23%。
三、国内8.5代面板线现状:背着骂名前行
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液晶显示面板在国家进口产品的名单上一直高居前几名。前几年,来自日韩台的面板厂商甚至利用其面板垄断地位对中国的家电厂商进行价格操纵。因此,上马高世代面板线一直是国家的战略重点之一。近日,笔者走访了国内的高世代面板制造公司-华星光电8.5代厂,试图向大家还原一下国内真实的8.5代线生存现状。
1、同日韩台差距仍然巨大
国内正在密集的上马高世代面板线。除了华星光电8.5代线,京东方也上马并投产了8.5代线。此外,LG创维在广州,三星在苏州,友达在昆山等地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切入到8.5代线中。
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电视面板的产量将达到2400万片,占到全球份额的10.5%,预计2013年产量将达到4400万片,占全球份额的17.6%。尽管如此,但中国面板业和国际同行的差距仍然巨大。
华星光电副总裁车汉澍表示,中国内地的高世代面板和日韩台同行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规模。目前国内投产的8.5代线主要是华星光电和京东方。韩国仅三星一家就有6条8.5代线。
二是技术。面板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韩台厂商手中。以最基本的基建为例,韩国技术团队在华星光电有一个团队,专门进行部分基建项目的维护。
三是基础差,投入少。比如,LG、三星、夏普、友达和群创等企业从事面板制造数年或者数十年,它们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内地的面板,则是处于起步阶段。
1234567四是部分领域对国外依赖严重。比如玻璃基板基本上要靠进口,但制造玻璃基板的原材料则是中国大陆的;用于8.5代线制造的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日本、荷兰都是设备生产商,国内无法做出同类设备。
2、国内面板企业背着骂名前行:良品率优于同行
车汉澍表示,国内的面板厂商背负了太多骂名,因为他们动辙数百亿的投资额(主要为各种融资)使网友对其产生质疑。实际上大力发展面板行业有着积极的效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可以结束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当其他厂商对国内企业进行面板制裁时,国内企业不至于束手无策。[!--empirenews.page--]
2013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韩国三星、LG,我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总金额达3.53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电厂商向笔者表示,面板占据了超过电视70%的成本,因此,家电厂商对于上游面板厂商面前处于弱势的谈判地位。淡季的时候,三星LG等公司会向家电厂商压货,如果家电厂商不采购他们的产品,上述面板厂商就会对家电厂商进行报复,比如在旺季时给家电厂商限量供应产品。
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预计,2013年中国大陆电视面板自给率将维持在30.1%左右。这意味着,华星光电京东方为代表的的面板项目有能力改变中国大陆面板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尽管因为投资额受到网民的质疑,但是国内面板厂商仍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开门成绩。比如,201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率,京东方的净利率维持在5%左右,而华星光电的净得率则可以达到10%。与之对应的,则是群创的净利率为1.4%,LG的净利率为0.1%,友达则处于亏损状态中。
3、国内政策和良品率左右面板厂商运营
由于国内面板产业缺失,因此,现阶段的高世代面板线产能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因此,面板厂商都是根据订单来进行生产,因此库存很少。影响面板厂的因素,则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国家政策。国家政策通常会直接影响到家电厂商,进而传递到上游的供应链。比如,国家的惠民补贴政策,其主力机型是32寸液晶电视。据搜狐家电了解,华星光电去年投产以来,约90%的产能被32寸面板消化掉。
1234567“这一数字将从90%降低到65%”华星光电一位负责人向笔者透露,“随着惠民补贴政策的退出,家电厂商开始追求更高利润的大尺寸面板产品,因此,32寸面板的需求量在急剧减少,估计今年这一比例就有30%的下滑空间。”
此外。影响面板厂商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良品率。以华星光电为例,这家公司目前可切割28寸、32寸、46寸和55寸的面板产品,整个公司的平均良品率约为95%,其中46寸面板的良品率最高。此外,考虑到46寸面板的利润要优于32寸产品,因此,46寸产品成为该公司2013年度的重点切割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