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陆资来台的现况与展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马英九以「奋起行动,扭转未来」为题,发表民国102年元旦祝词,指出台湾面临全球产业竞争剧烈,台湾代工模式陷入困境;区域自由贸易区块加速形成;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严重失衡;少子女化与人口高龄化造成的年金问题等4个艰钜挑战。
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强调在巩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全面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我们将加速「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后续协商,进一步放宽陆资与陆生来台及陆客自由行,近期内还要通盘检讨与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取消不合时宜的限制与歧视性规定。在此之前,行政院宣布推动「经济动能推升方案」,希望在未来每年可为GDP成长创造至少1至1.6个百分点的动能。其中,「松绑陆资来台」被视为是经济动能推升的途径之一。
(二)陆资来台投资之开放与管理
2009年4月26日第3次「江陈会」达成共同推动陆资来台共识后,行政院于5月21日核定「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及「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并于6月30日公布。
在开放陆资投资业别项目方面,则依据「先紧后松、循序渐进、先有成果、再行扩大」原则,采「正面表列」方式分阶段开放。在历经3次检讨后,累计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业别项目计408项,其中制造业204项,开放比例已达96.68%;服务业161项,开放比例已达50.95%;公共建设43项,开放比例已达51.19%。
特别是自2010年9月12日ECFA生效实施以来,台湾制造业开放比率从原先42%大幅提高到96.68%,服务业开放比率也从原先42%提高到50.95%,显示台湾对于陆资来台的推动,已逐渐落实两岸经贸正常化。
同时,经济部针对陆资来台投资面板、半导体和工具机等五大敏感关键性产业,由原持股比率不得超过10%,合资新设须低于50%,进一步开放为不论现有、新设一律低于50%,改以专案审查及陆资不具控制力(不得超过半数有表决权股份;或不可操控公司的财务,营运及人事方针:或不得主导董事会超过半数的投票权;无权任免董事会超过半数的主要成员;未达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5或第7号规定的其他具有控制能力等,即持股须低于50%,作为管理原则。
(三)陆资来台概况
根据投审会公布资料,自2009年开放以来截至2012年8月,总计核准330件陆资来台投资案,投资金额仅达到 3.5亿美金。其中,2009年7-12月核准23件陆资来台投资案,投资金额3748万美元,2010年核准79件陆资来台投资案,投资金额9434万美元,2011年核准102件陆资来台投资案,投资金额4373万美元,2012年1-11月核准126件陆资来台投资案,投资金额1亿7527万美元,2012年1-11月的成长率达到310%,显示陆资来台投资有逐渐加温的趋势。
就业别观之,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核准陆资来台投资案件,前3名分别为银行业9,148万1千美元(26.07%)、批发及零售业7,482万9千美元(21.33%)及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5,672万8千美元(16.17%)。显示服务业不论申请件数或投资金额均倍于制造业,但是就平均每个投资案的规模大小而言,制造业每件投资金额则高于服务业。
其中,银行业系陆资来台投资总金额最高业别,目前计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及建设银行等4家设立代表机构,其中,「中行」、「交行」已汇入约新台币27.5亿元作为营运资金(占服务业总金额20.19%),并分别于2012年6月27日、7月16日开设台北分行。
批发及零售业则是目前投资件数最多者,投资金额排名第二,主因为资金需求量不大、投资回报较快,且投资零售业数量、规模渐增。
在餐饮业方面,且部分餐厅在大陆已具高知名度,有利来台拓展市场,如大清花饮食馆、四川谭鱼头、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均已在台经营设点。同时因为餐饮业布局台湾市场所需资本额少、进入门槛低,亦有许多以个人名义来台投资者。
至于制造业,陆资来台投资主要是以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产业为主,如电子零组件制造业、IT、电子产品、光学制品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余包括两岸「搭桥」专案重点产业,如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业、电话与手机制造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制造及管理能力强之产业,如纺织、橡胶、塑胶制品制造业;设计及行销能力强产业,如家俱制造业等。
在新兴产业方面,2012年11月,三安光电(SananOptoelectronics)宣布从LED制造商璨圆光电(FormosaEpitaxy)购买价值8100万美元、近20%的股权,这是大陆企业对台湾新兴产业最大手笔的投资。
(四)陆资来台的展望
展望未来,在ECFA、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和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开始运行之后,陆资来台投资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因为大陆已颁布「“十二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与台湾地区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合作,落实海协会与海基会关于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依据该规划,未来陆资来台之投资型态与领域可能包括:
(1)引导境内资金通过收购、参股、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投向境外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支持企业获取境外知识产权,加快推动境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境外推广应用。
(3)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积极开展通信、物流等生产和市场服务领域,以及文化、旅游等个人消费服务领域的投资合作,提高境内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准。
特别是在第8次江陈会签署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之后,大陆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2012年8月8日率领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简称海贸会),举行陆企赴台投资洽谈会,并带领陆企实地考察,让陆企能和台湾厂商进行有效的对接。同时,强调「将积极鼓励陆企赴台投资,并研究完善赴台投资的配套政策。」显示陆资来台已经成为未来两岸经贸的重头戏。
最后,由于我方的外贸协会分别在2012年12月18日和27日在上海和北京设立「台湾贸易贸易中心代表处」;大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北办事处也将于1月30日在台北成立,不仅标示两岸正式进入互设经贸代表处时代,也有利于协助处理陆资来台投资问题之需求,邀请陆商来台参观、投资考察或促进其来台投资,更将对陆资来台投资产生带动效果。 [!--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