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促大陆面板产业化加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观察近两年大陆面板产能的变化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大陆地区面板产能扩张速度非常快,且这一趋势在未来两年有望加速。除本土品牌京东方、华星和中电熊猫等积极建设新线投产,并都有后续新线建设计划以外,外资品牌如三星、LGD、奇美和友达等传统平板显示产业豪强也都有在国内投资建厂的计划公布。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特别是随着2012年京东方和华星8代线以及中电熊猫6代线产能爬坡完成,大陆地区面板产能占比将直接攀升至10%左右,并有望在未来两年达到约20%的份额,超过日本,一举成为仅次于韩国和台湾的全球第三大面板产能汇聚的地区。那么,是什么促成了大陆面板产业如此爆发式地成长与发展呢?
一、国家政策推动
平板显示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建设一条液晶面板世代线动辄上百亿资金。政府在资本和技术方面的鼓励和扶持,对国内企业迈出平板显示产业化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早在2005年“十一五”规划期间,平板显示产业就已经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出台的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也打下了大陆平板显示产业早期发展和产业链建设的基础,多条5代线及4.5代线在此期间相继建成投产,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也初具规模。
2010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平板显示产业首次被收纳于七大新兴产业之下,并提升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获得系列政策优惠与扶持。这对目前处于发展壮大时期的大陆平板显示产业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技术升级与新技术突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与发展等方面,都将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成为整个大陆平板显示产业最为重要的资金和推动力来源。针对平板显示产业的低息贷款优惠政策、原材料部件的进口税率优惠政策等,在过去几年对平板显示产业的稳步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十二五”期间站在战略新高度的产业规划发展战略,将有望为整个产业带来更多有利的政策扶持,也会促进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化的步伐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二、国内电视、显示器、公共显示等平板显示产品市场发展迅猛,市场需求是产业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发动机
市场需求永远是产业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据DisplaySearch数据统计,2011年大陆电视市场出货达到约4,900万台,继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继续稳居全球最大区域电视市场;而2012年,DisplaySearch预测中国大陆电视市场出货有望超过5,000万台,并牢牢占据全球电视市场超过20%份额;中国大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市场,在2012年出货预期将达到5,700万台,占据全球液晶显示器市场超过30%份额。而公共商用显示器/数字标牌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也极其迅速。
而反观海外市场,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欧美市场迟迟不能走出泥潭。在2008年至2011年年底这段时期内,整个欧美液晶电视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即使考虑日本Eco-Point等政府节能补助政策的推动作用,2011年海外液晶电视市场出货仅比2010年成长4.5%,相较于中国大陆液晶电视市场2011年17.4%的年比年成长,大陆市场对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各方资本愿意在中国大陆进行更多产业的相关投资。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相继宣布新的投资建设计划,当下正在建设的产线就有7条之多(三星,LGD,龙飞,天亿,天马厦门,京东方合肥和鄂尔多斯等);而更多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企业也都陆续开始投资或扩张已有产能,如玻璃基板行业的康宁、旭硝子等厂商也都在2011年开始启动其在大陆的玻璃工厂的投资,国内的彩虹、旭飞等企业也渐渐开始量产高世代液晶面板线所用玻璃基板并参与市场竞争。国内这些新的投资计划无一例外都是基于大陆地区迅猛发展的市场需求前景而来,意在平板显示产品快速发展的这一巨大市场上抢得一杯羹。
三、本土电视品牌崛起使得产业链本地化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作为对整个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与产能消耗都有巨大影响的电视市场,国内电视品牌的强势崛起也对大陆平板显示产业本土化与规模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土电视品牌在大陆市场液晶电视出货压倒外资品牌,并开始稳步拓展海外市场。本土品牌液晶电视出货在2011年中国大陆4,900万台液晶电视出货中,占据超过7成的份额,完全压倒了洋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而2011年本土前6大品牌在海外出货首次超过600万台,年比年成长达到34%。本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势崛起以及本土品牌之间的强烈竞争,使得其为了获取更佳的成本优势,对产业链本土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TCL投资华星光电、中电熊猫6代线得以成行甚至未来10代线建设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本土品牌巨大影响力之下,也使得包括面板世代线建设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意向变得更为清晰和强烈,推动了大陆地区面板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前进。
四、技术垄断情势转变使得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升级
液晶面板产业不断的技术沿革与演进,加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竞争态势相比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之初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外资企业在TFT-LCD技术以及工艺制程上的垄断,使得国内企业如京东方和上广电等必须通过合资的方式采用“以资金和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才能拥有自己的面板生产线。然而近年来,在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先行者的不断探索和摸索下,随着国内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得TFT-LCD世代线建设变成仅仅需要寻求与获取资本投入即可实现的新情势出现。
而OLED、低温多晶硅(LTPS)与金属氧化物TFT(Oxide TFT)等新技术与制程的出现,TFT-LCD技术与工艺制程的垄断情势不再;国内面板企业在OLED、LTPS和Oxide TFT等新技术与制程上的大胆跟进与投入,使得国内平板显示产业拥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的资本与实力。而国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增强也使得外资企业考虑在大陆投资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与新技术面板生产线面临来自当地国家和地区政府担心技术流失的压力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国内平板显示产业从而也更容易获得技术和资源进行投资,也成为国内平板显示产业能够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empirenews.page--]
五、上下游产业链逐渐成熟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得资本投资在大陆变得更为容易
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与耕耘,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在政府扶持与本土企业的不断努力下,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日趋完备,上游原材料与部件供应以及下游的整机组装与品牌建设等已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形成集群效应,也使得面板企业在投资建设时需要考虑的上游供应与下游出海口的压力有所减轻;而中国大陆相较于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是吸引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更愿意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完备与相对更佳的成本比较优势,也是推动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快速与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政府政策引导如关税调整的预期等使得在大陆进行产业投资变得必要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大陆本土拥有生产线的企业必然会受到政府的保护与扶持。今年4月1日的液晶面板进口关税的调整,也是政府层面对本土面板产业政策支持的实例。32英寸及以上液晶面板进口关税从3%调整到5%的变化虽然并不如之前业界预测的8%~10%那样对内外企业成本与价格竞争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价格战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大陆拥有生产线的企业无疑具有相对更好的成本竞争优势。这也是外资品牌如三星、LGD、友达和奇美等企业积极争取大陆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牌照的重要驱动力。后续这一关税继续上升的可能以及更多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会给在本土拥有面板世代线的企业以更佳的竞争优势,这也使得外资企业为了提升其在面对本土面板企业时的竞争力,而不得不加强其在大陆本土的投资力度。
七、诸多因素的正面反馈作用加速推动大陆平板显示产业迅猛发展
“十一五”、“十二五”的政策扶持,巨大的市场规模的吸引,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技术演进趋势,使得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无论在产业规模上,还是技术先进程度上,都具有了与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直接竞争的实力;而中国大陆上下游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备等因素也正逐渐对整个大陆平板显示产业的深化发展起到不断加强的正面反馈作用。这些都推动了大陆平板显示产业上下游相关产业如玻璃制造,光学膜制造等新兴行业的迅猛发展。未来几年,更多以及更新技术的面板世代线建设和上下游产业投资的持续投入,都使得国内面板产业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正逐渐成为继台日韩之后新的产业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