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灯具售价太高 仍难入寻常百姓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普通白炽灯明年起将逐步退出市场,这给新型的LED照明灯具带来了巨大商机。但近日走访市场发现,由于售价太高,家用LED灯具仍难入寻常百姓家。而在LED灯具生产企业,却发现另一番场景,价值千万的全自动生产线居然担心“产量太高”形成积压,而不敢开工。
【零售】价格太高,难入寻常百姓家
11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要求五年内,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业界一致认为,具有节能环保优势的LED照明市场将加快普及发展速度。
那么,真正的终端市场销售如何?近日,走访珠光灯饰城、金山灯饰城等大型灯具卖场发现,LED节能灯已经晋升为市场主打产品,80%以上照明灯具商铺都有LED照明产品销售。
“普通节能灯虽然节能效果明显,且价格也已回落到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但是节能灯泡中却含有汞元素,如若不进行科学的回收处理,灯泡破碎后,汞元素会进入大气、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所以,今后,在节能灯市场,无害、环保的LED灯将成为主角。”珠光灯饰城一位销售人员介绍说。
除环保外,LED灯的节能优势也非常明显,他大致给算了一笔账:以亮度相近的100瓦白炽灯、25瓦节能灯、10瓦LED灯为例,持续照明6000小时,100瓦白炽灯需耗电600度,25瓦节能灯耗电150度,而10瓦LED灯则指耗电60度,LED灯比节能灯省电60%,比白炽灯省电90%。而在使用寿命上,LED灯的使用寿命高达3万小时,是节能灯的5倍,白炽灯的20倍。
然而,发现,虽然LED灯在节能环保上的优势不容置疑,但在终端销售市场的状况并不乐观。珠光灯饰城一位孙姓老板向介绍说,在民用照明领域,荧光节能灯大约占80%,普通白炽灯市场份额仍有10%—20%左右,而新型LED环保灯大约只占2%—3%,他的商铺一天只能卖三到五只LED节能灯。
“和当初荧光节能灯推广时遇到的问题一样,价格太高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孙先生解释说,目前市场上60瓦白炽灯售价两三元一个,12瓦节能灯每个15元左右,6瓦LED灯市场价每个则要30元,一些知名品牌更高达100多元。也正是这个因素,使得LED灯主要应用于商用领域。
【生产】追溯零售价格居高本源
销售LED节能灯的利润并不高,一般只有10%左右,其中家庭常用的8瓦LED灯仅出厂价就达35元。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LED灯价格居高不下?对此,特意来到专业生产LED节能灯的河北龙权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探访。
在一间6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小刘和其他50多名工人井然有序的坐在传输带前,双手娴熟的组装着手中的零件。据小刘介绍,一只小小的节能灯看着结构很简单,但要经过20多道工序,如果有一道工序不严谨,就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小刘的工作是将一粒粒绿豆大小的灯珠插到设定好的模具里,这个模具一共需要37粒灯珠,是一只2瓦左右LED节能灯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刘将插好的件放到传输带上,下一个人迅速将其拿起,对露出来的金属线进行切割、焊接,然后再通过传输带送至插电源板处,之后还要经过检验、焊引线、组合检测、老化检验等一道道工序后,一只小小的LED节能灯才能产生。
这条流水线虽然只有50多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一万多只LED节能灯。然而,虽然产量大,利润并不高。
吴占兵拿出一只20瓦LED节能灯向介绍,这只灯共有330粒灯珠组成,灯珠从台湾进购而来,每粒批发价格为0.21元,330粒就是70元,然后加上灯杯、电源等大概需要10元,如此计算,仅原材料就需要80元,而其目前的出厂价格仅为86.4元,到终端零售市场的价格大致在95元-110元左右。
从近期LED上市公司发布的2011年半年报也看到,多数公司上半年产品净利率出现下滑,一些企业的半年报还显示其营业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其净利下滑已达近二至三成。
“LED节能灯的价格主要取决于灯珠里的芯片,然而目前我国拥有芯片研发企业的厂家并不多见,深圳、广州等地虽然有一些,但技术、质量却和国外差距很多。因此,主要还是依靠进口。”吴占兵表示,一般抗衰性能比较好的灯珠,价格都不会太低,即使大批量进购,每粒也只能便宜0.002-0.005元左右。这是导致国内LED节能灯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研发】高技术生产线竟无“用武之地”
成本高,是不是意味着LED节能灯价格不再有下降空间?吴占兵表示“不一定”。在吴占兵看来,只要产量提上去,企业完全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降低终端零售市场价格。但是,采访中发现,提高产量对于吴占兵来说,并不是难事。
在龙权电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中,发现该公司共有三条生产线,一条是半自动手工组装生产线,一条为自动编序、插件生产线,另外一条则是完全自动化的组装流水生产线。然而,这三条生产线中目前只开了一条,并且是小刘所在的以手工组装为主的生产线。在另外一个车间中,一条价值千万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则安静的“躺”在那里,似乎未开工已久。据悉,这条生产线日产10万只LED灯,如果启动,公司的日产量至少可以提升10倍左右。
既然产量提高可以摆脱“入不敷出”困境,企业又为何将高技术生产线“束之高阁”,不愿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