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显示光电 > 显示光电
[导读]本文选自《半导体照明》杂志 2013年 第8期(总第42期) 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第一任组长,是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的元勋,见证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诞生。十年前,他担任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

本文选自《半导体照明》杂志 2013年 第8期(总第42期)

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第一任组长,是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的元勋,见证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诞生。十年前,他担任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司长,现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与产业联盟(CSA)顾问。十年来,他一直心系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虽然到高校多年,但仍始终牵挂着产业发展。“把低碳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很有必要的,建议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半导体照明与传统白炽灯、荧光灯相比,节电效果明显,对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推进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的李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呼吁,并为促使这一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快,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可见,他对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良苦用心和细心培育。

一张幻灯片引发的思考

2003年5月2日的北京城,非典疫情狂肆,深陷恐慌的人们个个都想逃离这个疫情重灾区。然而,此时就在中科院半导体所的一个小会议室内,一项重大的决定正在萌芽,对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来说,这个前瞻性的决定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那是一间略显简陋的只能容纳10人左右的小型会议室,为了迎接科技部领导临指导,被工作人员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彻底大消毒了一番,尽管所有窗户都大开着,但还是难以阻止浓郁的84消毒液的刺鼻气味在空气中肆意弥漫。而此时,就在这间会议室里,时任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正在认真听取原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李晋闽(现任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主任)的工作汇报。“当时正值非典,出城成为‘北京人’的奢望,‘人身自由’严重受限,于是我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北京开展。而当时,我恰巧受国家新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吴玲(现任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和李晋闽的邀请,带着高新司的几位同事来到半导体所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坐在记者面前的李健身形伟岸,和蔼温和又不失风趣,语速不快但思维密,总能让人随着他的思绪而灵动,仿佛置身其中。

忽然,一张幻灯片引起了李健的极大兴趣,“那是一张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有关2012年LED发展预测路线图,内容主要是预计2012年美国将开始实现LED替代传统白炽灯和荧光灯。而就是这么一张图表却让我当时眼前大亮。”时至今日,李健依然掩饰不住兴奋,“可以说,在此之前我对LED了解并不多,就是李晋闽报告中的这张PPT,激起了我的关注,并且决定深究下去。”一张小小的幻灯片引发了李健的大思考,对于那段经历,李健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我与李晋闽围绕那张PPT讨论了许久,回到高新司后天色已经暗了,但PPT上的内容却依旧在我脑海里浮现,久久不能散去……”从中科院半导体所回来的第二天,李健抑制不住兴奋地心情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准备召集相关部门人员一同开会讨论,开始筹划发展中国LED的可行性论证。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进行研讨、检索资料、企业调研,前期论证工作正式拉开帷幕。由于非典,李健把调研工作的首站安排在了北京,并准备以北京为轴心依次南下。

那是一个晴朗的上午,李健带着当时还就任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副处长的刘兵和国家新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吴玲等一行人,首先来到了首钢集团下属的一家LED封装企业。“非典期间,北京的交通特别畅快,没用多长时间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位于石景山的那家封装公司。“公司的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封装车间。”李健至今还清晰记得当时封装车间内的景象,“那时候的LED封装非常落后,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当见到手工封装的那一幕我们几乎同时都怔住了,惊讶的表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李健情景再现般的描述着当时的所见所感,“女工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支封装专用笔,这笔有点像过去老师在蜡纸上刻试卷用的刻字笔,塑料笔杆末端被针尖般粗细的金属笔尖牢牢套住,工人们拿着这种专用笔在布满一颗颗LED芯片的薄膜上进行操作:用笔尖对准一颗芯片向下一按倒上胶,芯片与基座就粘合在一起,这颗芯片的封装也就完成了。”

“这种简易的封装方式意味着我国在LED技术上的滞后,所以我们必须追赶。”李健坦言,这次调研确实让他深受触动,但同时也给了他很多启发,并且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LED属于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融合并存的产业,尤其在下游封装与应用环节上,这种表现更为突出,所以从这方面来看,LED产业是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和巨大能量的产业,只有点燃‘中国LED之火’才能追赶世界的步伐。”

中国到底适不适合发展LED,条件是否已经成熟?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对各类资料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李健对LED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还发现了LED发展的新动向,也因此得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判断:

第一,技术上的判断。李健认为,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的突破和蓝光、绿光发光二极管的问世,半导体材料继微电子之后正在蕴育一场崭新的产业革命。“我是学材料出身,并且还分管材料领域多年,所以我能够明显预感到传统照明工业正在蕴育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而且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照明工业革命。”

第二,国际发展趋势的判断。李健注意到当时国外几家照明巨头,如飞利浦、通用电气、欧司朗等都开始向LED领域进军,并采取兼并等策略加紧各种战略布局。而且一些资料也显示,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政府也都纷纷出台发展LED的相关规划与发展路线图,其中,美国的预测十分乐观。“如果不追赶,我们将永远丧失在LED领域的话语权。”李健坚定地说。

第三,产业上的判断。在调研过程中,李健还注意到沿海地区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始问津LED产业,“其中,最典型企业就是三安。民营企业在投资方面一向慎重,如果不是切实可行,能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他们是不会轻易“冒险’的。”李健坦言。

而多年抓微电子领域的经验也让李健可以充分肯定LED的进入门槛明显比微电子低得多。他认为,虽然这两种芯片不是一种概念,但LED在技术难度和风险上都大大低于微电子产业,而且比起我国微电子技术与国际间的较大差距,LED则要小很多。“保守估计也就相差3年左右时间,某些环节甚至更短,比如诞生在长春的我国第一个红光二极管跟国外相比仅有几个月之差。由此可见,我国在LED领域是有优势的,并且具备快速追赶国外同行的巨大可能性。”[!--empirenews.page--]

经过详细地分析和判断以及多方论证之后,李健信心十足并坚定地表示,中国启动LED项目势在必行,“这个事情一定要抓,而且还要立即抓,不能犹豫,不然将来有可能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幽默之余更折射出李健冷静的判断力和严谨果断的做事风格。

有了充足的论证结果,李健将我国启动LED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向当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副部长马颂德二位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两位领导在听取了我的汇报后一致表示同意,并在此后的工作中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在他们的重视和支持下,LED项目正式进入启动准备阶段。”

正式启动“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

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不算顺利,困难接而至。首先,启动经费成为最大的问题,“没有经费,项目将无法运作,当时‘十五’已经结束,根本没有启动资金,为此我们没少开会讨论。”为了把这项工作做起来,科技部决定先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剩余的3350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经费,让项目尽快启动。

经费问题解决了,但李健认为,这个项目要发展必须要打破常规、改变思路,用一种新的模式来组织实施,因此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创新思路,“这个事情要做就要把它做成一个产业,一个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才能登上世界舞台,站在世界舞台上与国际巨头抗衡。”于是,为了实现这个预期目标,李健通过科技部向国务院递交了题为《要重视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报告,并明确提出了我国应加快大力发展LED产业步伐的建议,不但很快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而且这份前瞻性的报告还被《新华社内部参考》和《国务院研究中心要参选编》同时刊发。

2003年6月17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电视电话会议,科技部高新司巡视员邵立勤主持并宣布“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正式启动。

会上,李健重点介绍了发展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提出了发展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总体思路,并明确了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决策和服务的职能,还就工程启动后的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议。吴玲也对前期的调研工作进行了汇报。来自教育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中科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照明学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江西、长春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地方科技部门负责人50余人一致表示,将积极参与并配合好这项工作,充分发挥所在部门、行业和地方政府的优势,共同组织实施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那么为何叫做“半导体照明”?这个名字都有哪些特殊的涵义呢?李健微笑着告诉记者,“这个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我起的,当时很多专家都把LED叫成发光二极管、固态照明、宽禁带半导体等等,总感觉这种术语式的名字太过于专业,既绕口又不好记。”起初,李健给LED取名“半导体灯”,主要是受“半导体收音机”一词的启发。“后来,综合诸多因素之后,我建议叫‘半导体照明’。现在来看,这个名字虽然突出了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LED发展至今已经不只单纯的局限于照明上,它拥有了更多的细分应用领域。所以,现在我们谈的‘半导体照明’更多的是指广义上的含义,是涵盖整个LED产业的。”一个名字,李健都如此的精雕细琢、亲力亲为,并且考虑得还那么清晰,可见他对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厚望与感情。

对于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来说,李健所做的贡献是关键性的,但他却说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作为科技部的一名官员、高新司司长,这是我应该做的事。虽说从想法的产生到立项再到项目成功启动,这整个过程不是那么简单,但我认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至今,取得了那么多可喜的成绩,那才是不容易的,可以用‘作始也简,将毕也’来形容。”只言片语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李健发自内心的喜悦,“作为最早参与者、组织者之一,我对这个产业很有感情,看到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从心底里感到骄傲和自豪。”李健从不认为自己在这个项目中有多大的功劳,但不可否认他确实看准了一个方向,并且敢于在LED还只是星星之火的时候就“拍板”启动,而且“动静之大”,其魄力与远见不得不让我们敬佩。而这一路走来的艰难与不易也只有他自己才知晓。

2004年11月,由于工作关系李健被调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而后没能继续主持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的工作。然而,他却始终关心LED产业的发展,经常会与吴玲、李晋闽分享产业取得成果时的喜悦,也会在遇到困难时与他们一同商量对策,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迅速崛起的经验

十年的发展,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起犹如一列调速运行的列车,势头令人惊喜。在政策、资金、市场的推动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2012年实现产业规模1920亿元,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起与前景开始牵动全球。所有并非偶然的事件,往往互为因果。中国LED产业能够在十年时间里迅速起并非偶然,这里面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李健认为,这是多方努力、开拓创新的成果。首先,科技部凭借高度的敏感性及早注意到了LED的发展动向,并及时采取措施立项,才抓住机遇,拥有了本土的LED产业,获得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权利。其次,为促进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项目启动初期,科技部就制定了详实周密的项目发展规划,一改以往项目推动模式,采用多种创新思路并行的模式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一方面由政府加强在政策、标准的制定,组织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以及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方面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依靠市场力量整合资源推动产业的发展。“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产业提供合适的土壤、温度和水分,为其营造更适宜的发展环境。而LED产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集聚要素,才能更好的得以推动。”李健认为,这种新的模式能够真正顺应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需要。

二、以应用促发展,注重培育产业链。“我认为,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应该在不断应用中逐步进行,而不是必须要等到技术成熟后再应用,就好比office软件经常会有补丁一样,这个打补丁的过程就是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早在半导体照明工程启动之初,李健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针对产业特性,李健提出了从下游做起着重培育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当时,我强烈认识到半导体照明产业有别于与其他项目,它的产业链较长,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市场环环相扣。芯片的市场是封装,封装的市场则是终端产品,如果没有终端产品,封装产品就没有市场,芯片市场也将无从打开,所以我们必须调整思路。”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李健决心运用反推法,也就是说从下游开始做起积极培育市场,让应用来促使整个产业良性发展。“当时,我的决定让很多专家都无法理解,甚至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都认为技术优先才是正确的发展模式。”然而,李健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经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后,专家们表示愿意尝试。“现在来看,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李健感到欣慰。[!--empirenews.page--]

的确,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伴随着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行,半导体照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而这正是以应用促发展的成果显现。

三、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抢占国际制高点。“LED产业是一个世界性的产业,中国LED产业必将成为世界LED产业的一部分,世界LED产业离不开中国,中国LED产业也离不开世界。”李健认为,中国必须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才能抢占国际制高点。“中国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不能一味的跟在别人后面,也许起初的模仿、追随是一种快速追赶的手段,但最终技术才是关键所在,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话语权。”此外,李健强调,虽然核心技术的开发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培育,但更重要的还是关键性技术人才的引入,当前,中国急需引进一批国际高级技术人才以助推产业的发展。

四、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行“两条腿”走路。工程启动后,为了发挥地方积极性,推动产业良好发展,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决定采取集中力量“大家一起干”的思路,将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江西等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省市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并形成了多个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如厦门、上海、南昌等产业基地,形成以基地为轴心辐射全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集群,带动我国产业的大力发展。

五、重视管理创新,率先尝试建立产业联盟。“工程启动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考虑如何把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更好的整合起来,特别是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我们尝试探索一项新型的创新模式,即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前身),由吴玲出任秘书长,而我还参加了联盟组建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2004年,即将调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的李健,还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对联盟的殷切期望。

时隔多年,他仍时刻关注着产业发展和联盟的各项工作进展。而今,他对联盟取得优异成绩予以了高度评价,“联盟除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之外,更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这对于我国LED产业来说是功不可没的。短短9年时间,吴玲带领她的团队把联盟工作做得这么好,这么得心应手,真让我佩服。”李健高度赞扬了吴玲秘书长,“她虽然过去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她很善于学习,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全身心投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投入到了半导体照明这项事业当中,逐渐融进这个圈子。她刚开始做秘书长的时候,大家对她心存疑虑,但她很快用事实证明她能行。这么短的时间,将联盟发展的如此强大,实属不易,未来,我希望联盟能够成为LED产业的一支铁军,为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健对联盟这些年的迅速发展和取得成绩感到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惊喜,并对联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我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感到非常的欣慰,我对这个行业一直很有感情,并且希望未来能够发展的更快更好。未来,希望联盟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以产业发展之需为原则,推动产业不断向深度、广度进军,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我国的半导体照明能够站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高声歌唱……”

岁月流逝,十年一瞬。中国半导体照明的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这一瞬却蕴涵了太多的“偶然但又并非偶然”的故事。未来的发展要靠大家的齐心努力,才能延续中国LED的梦想,实现中国LED的世界梦。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