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门槛”再升 探寻LED海外市场制胜之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半导体照明网讯 据欧盟发布的《LED照明产品最新能效规定》要求,自2013年9月1日起,所有出口到欧洲的LED照明产品须符合新的能效标准要求,并在未来三年分三个阶段逐步提高LED照明产品的能效标准。此《规定》一出,无疑给了以出口为主的中国LED企业一记当头棒喝。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强立法,鼓励使用新型节能照明灯具,LED照明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各国在大力推广LED照明产品的同时,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指标也被相应提上了日程,LED照明产业正面临着层层“大考”。面对国际照明市场的巨大前景和层层拔高的准入门槛,以出口为主的中国LED企业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呢?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自LED照明技术在中国发展十余年以来,“墙内开花墙外香”一直是中国LED行业长期普遍的现象。作为全球LED照明产品重要的生产和制造大国,中国LED产业在国际上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无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质量不过关、缺乏专利保护等众多不利因素依然困扰着我国LED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正常竞争。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LED灯具出口额达到58.7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30.52%,出口灯具数量达到4.87亿套,依旧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此外,据分析,我国LED灯具出口主要市场为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而这三个地区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恰是非常高的。因此,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质量线”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LED企业要正面的看待此次欧盟提高进入门槛的法规,标准制定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后续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国内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灯具质量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安全问题;一个是产品性能。当前,欧美等地区对LED照明产品这两方面的要求都相当严格,因此,企业要在入口国强制认证标准的基础上,从原材料、生产、售后等多方面出发,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性能。
面对日益提高的国际标准,相关LED行业协会人士认为,当前国际市场对于我国LED照明产品已多次实施召回,苛刻的技术标准会将没有质量保障和价值底线的企业淘汰。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扎实练好内功,通过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产品价值,把产品的竞争从价格的战场上转移开,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在严守“质量防线”的同时,相关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也LED灯具生产企业要切实增强质量风险意识,严格按照进口国标准设计制造产品,切勿盲从客户要求,避免因小失大;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国家行业动态,建立获取国外标准及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渠道和机制,做好标准收集工作,熟悉新标准的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