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企业专利风险及对策解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半导体照明网讯 自2003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来,我国的LED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半导体照明外延片的生产、芯片的制备、封装以及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上形成了多个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产业基地和试点城市。20多家研究机构、40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专利申请量也逐年迅猛增加。
自2003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来,我国的LED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半导体照明外延片的生产、芯片的制备、封装以及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上形成了多个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产业基地和试点城市。20多家研究机构、40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专利申请量也逐年迅猛增加。从国家政策、产业链的发展、企业的参与程度以及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我国LED产业似乎前途光明。但是,从专利布局、核心专利的分布以及近年来LED行业的专利纠纷来看,我国LED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又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一、风险来源
如同DVD在中国的发展历程,LED产业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一些大企业手中,在国内的发展初期,因为产业培育等因素,行业发展相对平静,同时风险也在孕育,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风险也逐渐显露。具体来讲,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中国LED企业核心专利缺乏
截止目前,我国在LED技术方面拥有的专利数量排在世界前5位,但是发明专利少,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比例高,在蓝光、白光、MOCVD等关键技术上核心专利缺乏,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的不足。
2.专利申请质量不高
部分涉及底层的核心LED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于科研院所,企业的大量申请主要在封装和应用领域。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自主专利较少,产学研合作松散,整体上专利转化效果低,且降低了企业运用专利进行风险抵御的能力。
3.企业专利人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