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厦门光电破千亿 市科技局力推光电产业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厦门市光电产业产值增长趋势
在全面实施《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新形势下,厦门作为唯一同时获得国家十大自主创新城市、低碳城市殊荣的城市以及首个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光电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厦门市科技局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光电产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走上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轨道。
十年跨越发展 光电集群迅速崛起
厦门市科技局从2003年提出培育光电产业的战略目标以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培育和发展光电产业,以《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为指引,经历了长达近十年的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形成了从LED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呈几何级增长。2011年,厦门光电产业实现1012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厦门工业总产值22%左右,占全省光电产值的一半以上,成为福建省仅有的两个产值破千亿的产业集群之一和海西光电产业最大、最重要的集聚地和辐射地。厦门光电企业从2003的50多家发展到2011年的3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7家,实现产值490.4亿元,占光电产业总产值48.5%。涌现出三安、信达、乾照等多家上市公司。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厦门光电产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35%左右,成为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光电产业集群之一。
贯彻落实《总体方案》 两岸光电合作先行一步
几年来,厦门市科技局积极促进、指导企业、行业协会与台湾知名光电公会、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对接。2010-2011年,厦门率先编制了9项LED照明示范工程地方技术规范和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已发布了2项福建省级地方标准、2项两岸互认标准,开创了两岸技术标准互认的先河。第一个完成“两岸搭桥”计划中唯一的LED路灯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建设,并进行LED芯片技术协同创新攻关,2011年底三安光电LED芯片整灯光效超过了90 lm/w,达到两岸先进水平。台资企业成为厦门光电产业的中坚力量,2011年,产值过亿的台资光电企业有友达、冠捷、宸鸿等21家,实现产值875.7亿元,占全市光电产业总产值86.5%。厦门已成为台湾光电产业梯度转移的优选地之一。
“十城万盏”示范工程效果 堪称全国典范
厦门市第一个建立了LED示范工程全面质量监督体系,为“十城万盏”等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至2011年底,推广7.5万盏以上LED市政照明灯具,实现年节电约1150万度电,部分工程节电达70%-80%左右,年减少CO2、SO2、NOx、粉尘排放约1.5万吨,成为国家LED照明应用创新示范城市。
2009年,厦门太古飞机并网光伏发电工程、三安光电聚光太阳能并网发电工程等项目获批金太阳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近4.47MW。目前,市科技局正在策划并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度“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研究及示范项目,并加大力度扶持LED室内照明、微汞节能灯以及LED光电集成一体化技术两岸联合研发中心等一批LED新技术、新产品关键技术攻关。
专注科技创新 率先突破核心技术
厦门市科技局高度重视光电关键技术攻关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以提高光电产业的整体竞争力。2006年以来,每年拿出财政科技经费的70%,先后支持建立集成电路设计等39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投入1个多亿元支持建设的"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其检测设备技术水平堪称国内第一。
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对光电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攻关,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2008年市科技经费投入1000万元,支持“半导体照明LED外延、芯片和封装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和“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LED路灯技术创新及示范工程”进行联合攻关,带动社会投资6500万元,使厦门功率型LED芯片和LED路灯技术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2年3月,三安光电研发的白光LED芯片光效达147 lm/w,产业化水平达120 lm/w,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市7万多盏LED示范路灯应用效果良好,经多次检测,节能效果达40%以上,有力促进了LED应用产业的发展。
在厦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厦门立达信光电有限公司积极与台湾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全球最先进的HVDC-LED球泡灯,并将在本次台交会上签署合作协议书,联合建立“LED光电集成一体化技术两岸联合研发中心”。冠宇科技研发的“多功能太阳能座椅”荣获2011创新设计红星奖。在我市“双百计划”推动下,由留学人员创立的赛伦(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解决制约LED 产业发展的散热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