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产研:LED技术环境机遇挑战并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 Research)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LED产业技术飞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环节成本降低,产品效率提升,为终端市场开启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国际LED领域专利交叉授权愈演愈烈,国际技术更新步伐加快,国际标准愈加严格,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1、免封装芯片、中功率LED兴起
免封装芯片技术和中功率LED应用都有利于降低整体成本。2013年,芯片厂商如晶电、璨圆、台积固态照明、TOSHIBA、飞利浦、CREE等都积极投入免封装芯片开发。此外,中功率LED产品在照明领域兴起。日本日亚、韩国首尔半导体和大陆厂商不断推出中功率LED产品。相较大功率LED,中功率产品具有较小的电功率和较高的出光效率,单位时间散热量更少。
2、创意应用层出不穷
LED产品创新应用方兴未艾,本季度可穿戴电子成为技术亮点。新上市的LED指环、OLED智能手表(Galaxy Gear)、LED衣饰、google 眼镜等,充分发挥LED及OLED器件体积小、可靠性高、易于与其他电子设备集成等优点,将时尚、科技创意相结合,成功拓宽LED应用领域,或将成为LED未来重要细分市场之一。
3、专利战、新能效标准提高技术壁垒
随着我国LED产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技术壁垒、技术风险越来越多,专利领域、技术标准等方面均有表现。
近期,亿光与日亚就荧光粉专利在多个国家打起了专利大战,而同期欧司朗与电子制造商夏普签订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通过交叉授权,CREE、日亚、丰田合成、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巨头形成坚实的专利网络,成为悬在我国LED企业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图1:LED行业各环节专利分布
图2:LED专利交叉授权状况
数据来源:CSA Research整理
为避免上述风险,各方积极应对。如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牵头国内企业组建“专利池”、而东莞企业则共同成立专门专利联盟,对新机制进行尝试。同时,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积极参与专利话语权争夺。截至2013年7月,国内共申请LED相关专利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44%,实用新型占48%,而且我国专利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其中应用环节专利占65%,封装环节占25%,在二次光学设计、应用灯具结构等方面表现突出。
另一方面,欧盟新能效标准的实施提高了我国企业出口欧洲的贸易壁垒。2013年9月1日实施的《EU 874-2012》,提高了出口欧盟LED产品能效等级。新标准体系中,出口能效标签新标签比旧标签等级中少了F、G两级,多了A+、A++两级,并且提出年度能量消耗量。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未来需要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出光效率和降低产品的能耗。
图3:欧盟新能源标签示意图 数据来源:CSA Research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