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S触摸屏扎堆隐患 国内厂商升级待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多数大陆OGS触摸屏厂商还未量产的时候,台湾OGS厂商却已经走到了“薄利多销”的阶段。价格战的苗头逐渐显现,这样的环境更是让大陆OGS厂商的生存难题陡增。
除了产能过剩的风险之外,In-cell和on-cell等触控技术正在不断发展,OGS还面临着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窘境。
台湾率先降价
据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触控研发处副总经理李裕文透露,随着友达、群创等厂商量产OGS触摸屏,市场竞争开始变得日趋复杂。“一、二季度属于触摸屏市场的淡季,虽然供需仍能保持平衡,但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削价竞争的苗头;三季度是触摸屏市场的旺季,若是下游需求不如预期强烈,则很有可能引起价格战的爆发。”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期间,触摸屏紧缺、价格高昂,一直是OGS市场的主旋律。受此影响,触控笔记本电脑出货同样有限。半年多过去了,14英寸的OGS触摸屏价格,如今已经降至不足50美元,而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价格还曾高达70多美元,下滑幅度高达30%。
“产品出现大幅降价,只说明一个问题,如今不仅OGS触摸屏良率已经提高,而且产能也一定扩大了很多。” 对此,东莞朗尚光电总经理毛祖学表现得十分肯定。
2012年,触控笔记本电脑的渗透率是2.4%,总出货量是500万台。业内预计,2013年渗透率将突破11%,OGS触摸屏将面临供应量严重不足的境况。
宸鸿科技财务长刘诗亮表示,公司在去年年底扩建产能之前,OGS月产能仅有120万片,为了应对2013年供不应求的预期,必需要加紧扩充台中4.5代线,以及福建平潭的5.5代线。项目建成后,月产能将分别达到60万片和120万片,预计将在今年6月和9月陆续达产。
市场研究机构HIS Displaybank报告指出,2013年触控笔记本预计出货量将达到2400万台。据业内人士估算,若宸鸿科技OGS达产之后满载开工,以良率75%计算,全年就可贡献约1600万片。
值得注意的是,扩产OGS的不仅仅只有宸鸿,同样加入这场产能竞赛的,还有台湾厂商胜华、群创、友达等,而大陆则有莱宝高科、南玻等老牌企业。
HIS Displaybank预计,各家触控厂产能释放之后,触控面板的价格也会进一步走低,今年最低将降至35美元的水平。
大陆厂商升级大考
目前在触控笔记本市场,竞争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台湾厂商。大陆OGS厂商加入这场竞争,只是迟早的事情。”李裕文说到。
二级市场对此也显得蠢蠢欲动,南玻A的大涨,便是由于公司的OGS产品通过微软认证。5月24日至5月30日期间的4个交易日内,股价上涨25.83%,振幅高达31.71%。然而实际上,南玻A的触摸屏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不到6% 。
OGS触摸屏生产工序复杂,因此要保证高良率较为困难。以70%作为良率高低的标准线,是目前业界的一种共识,新进入者一般很难做到这个水平。
在价格竞争的大环境之下,大陆OGS厂商作为后进者,只有加快良率提升的步伐把价格不断做低,才有机会胜出。这也就意味着,从上马生产线的那一天起,大陆OGS厂商就注定了要加入这场价格战之中。
“降价是永恒持续的主题。”莱宝高科证券事务代表王行村说道,“台湾厂商能够到什么价格,我们莱宝也可以做到。”
实际上,在OGS触摸屏大热之前,这种持续降价的现象也在GG触摸屏市场上演过。2010年苹果iPhone大卖,催生了众多厂商对GG触摸屏的投资热情。截至2011年底,涌入GG触摸屏市场的厂商,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千家。但过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即在2011年底,产能过剩的危机就开始爆发,GG触摸屏价格一路下滑,关门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
“2012年大陆做GG触摸屏的厂商,剩下一百多家被挤到了低端的平板电脑市场,而且规模普遍较小,能够继续在手机市场生存下来的,也就欧菲光等少数大厂。”毛祖学说到。
国内知名投资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层告诉记者,触摸屏是一个重资产且同质化严重的行业,也许开始的时候很美好,但结局总是指向产能过剩。因为只有扩大产能,才能接到大客户的订单,并受益于规模效应,把成本控制下来,推出有价格优势的产品。
“就在这个扩产、降价的过程中,会淘汰掉一批又一批的厂商。无论是今天OGS还是曾经的GG,都不会有任何区别。”[!--empirenews.page--]
技术变革风险
产能过剩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一个OGS厂商的心头,除此之外,一旦技术出现更迭,所带来的冲击威力将更大、更迅速。虽然OGS是现下主要的触控技术之一,在中大尺寸领域甚至还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方案,但面对层出不穷的触控技术,OGS若不能在技术上有更高的突破,未来也将会面临技术被边缘化或淘汰的命运。
群益证券分析师陈奇表示,相对于欧菲光主导的薄膜式触摸屏、苹果的in-cell以及三星的on-cell触摸屏,OGS在中大尺寸上最具性价比,所以在触控笔记本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短期来看,今年OGS触摸屏的行情会比较火爆,但这轮景气周期会持续多长时间还很难判断,最终要取决于不同技术方案的性价比。
In-cell和on-cell两种技术是目前OGS最大的敌人。虽然in-cell和on-cell在技术成熟度方面,尚落后于OGS,但反观其背后的支持者,却分别是苹果和三星两大国际巨头,它们所拥有的强大研发能力毋庸置疑。一旦两项技术生产良率得以提高,OGS的产业链则将会面临崩盘的危险。
触控芯片厂商敦泰科技, 去年联合深天马A开始研发in-cell屏。今年5月,敦泰科技副总裁白培霖公开表示,公司所生产的in-cell触摸屏产品将在6月份面市。
深天马销售经理卢坚光表示,深天马是国内触摸屏行业的先行者之一。但面对近两年触摸屏市场的迅速扩张,公司始终没有扩充产能,也没有触及OGS触摸屏产品的研发。“这是因为公司认为,触摸屏技术变化太快,收回投资的压力太大。”
“in-cell技术走向成熟,慢的话两三年,快也就一年。投资其他的触摸屏技术,做也就是两三年,还要保证每年收益率达到30%以上,才可能赚钱。”卢坚光说到。
如果in-cell和on-cell发展起来,受到威胁的将不仅仅只是OGS触摸屏厂商,甚至连做薄膜式触摸屏的厂商也会遭殃。“In-cell和on-cell是将触控功能集成到液晶面板上,主导的厂商将不再是传统的触控模组厂,而是液晶面板厂。”应用材料公司销售经理方甦棣称。
“只有中国的触摸屏生产商才如此扎堆OGS触摸屏。”韩国济本株式会社业务部车成基笑称。而这笑容背后却暗示着,中国OGS触摸屏厂商将面临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