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镇流荧光灯是继白炽灯后的重大光源革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半导体照明网讯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俗称“节能灯”,是指额定功率在60W以下、额定工作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在家庭和类似场合作为普通照明使用的光源产品。
自镇流荧光灯将灯头、电子镇流器和灯管集成一体,在不损坏其结构时不可拆卸。灯头形式有螺口式(如E27、E14)、卡口式(如B15、B22)和插脚式(如GU53、GZ10)。电子镇流器内置于灯体中,上、下端分别连接灯头和灯管。
自镇流荧光灯是继白炽灯之后的一次重大光源革命,通过自身功耗低的电子镇流器驱动,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将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光效大幅提高。另外,它还具有外形紧凑、寿命长、重量轻、无噪声、低电压启动性能好等优点。
常见的自镇流荧光灯产品外形包括U形、H形、螺旋形和蘑菇形,常见的发光颜色有日光色和暖白色,平均寿命可达6000小时以上,是普通白炽灯的6~8倍。
因节能效果明显,自镇流荧光灯大量取代白炽灯成为大力推广的绿色照明光源,广泛应用于宾馆、写字楼、商场和居家照明。
行业概况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自镇流荧光灯第一大生产国,年产量超过40亿只,其中60%以上出口到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产量的80%。我国自镇流荧光灯生产企业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民营企业多、中小企业多。苏、浙、闽、粤等地是生产集中地区,其中广东和浙江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企业。另外,北京、上海、山东、江西、安徽和成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虽然国内自镇流荧光灯企业数量众多,但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8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被欧司朗、飞利浦和GE等国际大品牌所占据。不过这些知名品牌的产品大部分由通士达、佛山照明和阳光等中国厂家代工。
发展历程
为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于1993年11月启动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并于1996年正式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相继制订了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性能、能效和安全国家标准,国家多个部委陆续采取了宣传、推广和规划等措施,支持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消费者使用高光效、长寿命的自镇流荧光灯。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参加节能认证,积极参与各地政府组织的招标采购活动,自镇流荧光灯行业迈入快速发展轨道。
随着自镇流荧光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规模大幅增长,自2007年澳大利亚政府率先宣布全面淘汰白炽灯开始,全球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了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计划。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为全面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提供了政策依据。
作为白炽灯的优先替代品,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推广应用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基础和社会氛围,越来越多的质优价廉产品通过推广活动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
监管情况
在自镇流荧光灯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问题也随之出现。随着产品标准的不断提高,大量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日趋狭窄,此时,他们往往通过恶意降低成本来占领政府监管相对薄弱的地区,比如农村市场。这些劣质产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阻碍了行业发展和市场规范。
为促进产品质量提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于1998~2013年在自镇流荧光灯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先后组织了13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通过加大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质量水平较抽查早期有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