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已然驶入崛起 LED尚未照亮未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周二新能源汽车新锐特斯拉股价收盘首次站上200美元大关,在过去的一年里,股价大涨400%多,更传出手持大笔现金的苹果有意收购的消息,可谓成功崛起,从地面飞向了天空。根据飞机起飞流程,首先要完成起飞准备,然后滑行到指定位置,开足马力向前,直到举力大于飞机的重力时,就可飞离地面。特斯拉显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完成了从滑行准备到飞跃崛起华丽转身,这对于还在努力滑行阶段的LED产业来说,既能看到了鼓舞人心的希望,也凸显了无法回避的挑战。
希望之一:创新模式可以超越传统模式的实例出现
半导体照明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即在传统技术产品和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身技术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来实现产业的颠覆性变革。这在理论上并无任何难以理解之处,但是要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也绝非易事。在实际成功案例出现之前,都难以消除人们的疑惑和担心。特斯拉的成功崛起证明了互联网的思维可以造汽车,硅谷的模式也可以造汽车,而且造出来的可以不仅仅是汽车,完全超越了底特律的思维和模式。半导体照明也可以大胆的用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模式,对传统照明和超越照明的新应用进行创新。
希望之二:技术产品不逊传统且超越传统
新兴产业在论证自身优越性时一般要满足两点:一是传统产品的功能和效果都能实现;二是具备超越传统的更新更好的功能和效果。特斯拉既实现了传统汽车对百米加速、行驶里程乃至于美观时尚等各种需求,还创造性的省略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简化和提升了驾控体验。半导体照明产业对此自己是信心满满,机遇多多,只需要把设计变成现实即可。
希望之三:国内创新型领军企业虚位以待
即使是高盛这样的资本巨头多次唱空的情况下,特斯拉依然扶摇直上,一旦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后人将难以超越,就像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与阿里巴巴一样。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虽然新星璀璨,但国内领军企业的宝座仍然空缺,这意味着每一个创新型企业都有成为巨头的机会,不用过于担心自己小有所成就被业内巨头利用优势地位瞬间鲸吞。
当然,一个新兴产业的成功并不能保证另一个新兴产业也会成功,半导体照明产业要实现飞跃,也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
挑战之一:思维与模式创新:一直在努力,尚未有超越
《本草纲目》有云:“故脑残者无药医也”。资金不足、技术瓶颈未突破都不是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首要挑战,思维的僵化与想象力的匮乏是致命的硬伤。非洲奥莫河边的部落居民即使进口了企业号这样大型高端设备,也只会开着它在茫茫宇宙里去打渔觅食;山西小煤窑的矿长,即使调到无限循环路1号当CEO,也只会首要关注如何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来提高产量的问题。半导体照明的技术创新之速度和深度从未令人怀疑,但思维和模式上的创新仍然没有能够亮瞎人们双眼的超越性成果出现。
挑战之二:产业整体营销渗透率低:LED那么好,你家里人知道么?
物理学中的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营销的效果跟付出了多少努力并不直接相关,如果没有扩大影响力,那么就像费了很大力气推一个箱子推了很久,但箱子并没有向前移动太多一样收效甚微。中国西部偏远小山村的农妇厨房里都安装着节能灯,北上广一线大城市的居民都很少有人能分清LED灯和紧凑型荧光灯,更有甚者连半导体照明与半导体收音机都分不清。产业实现颠覆必须在认知上实现充分的营销渗透,特斯拉的跑车充分利用了娱乐圈明星的强大媒体效应,特斯拉的老板自己也客串了电影《钢铁侠》的一个角色并被称为现实版的钢铁侠。国内娱乐圈和LED交集甚少,其中还不乏众多的负面新闻。如何让更多的公众充分的认知,是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另一大挑战。
挑战之三:国际巨头树大根深、脚踏两只船
中国虽有6000多家LED企业,上市公司不过20余家,2013年2500多亿的产值只比飞利浦一家的营收多500亿而已,此外三星、GE等国际巨头都已经在中国市场存在多年,而且脚踏着传统照明和半导体照明这两只船,在资金、技术、知识产权、人才、渠道、品牌、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特斯拉已经成功的把自己放在了奔驰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等高大上的段位上。中国半导体照明企业目前还很难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也不能一直抱着政策支持的奶瓶和相对低价的鸩酒来养活自己和发展壮大。
当然,国际巨头也并非不可战胜的神话,手机行业国际巨头诺基亚轰然倒塌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小米的崛起也是活生生的实例。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前途是一片光明还是黑暗无边,关键还要看产业自己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