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供应链大起底:触摸屏主要由台湾提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期,苹果的各类新闻层出不穷,大家对新一代iPhone和造势已久的iWatch有着太多的期许,以至于产业链透露出的点点讯息都成为了爆点。的确以创新著称的苹果,始终引领着全球手机风潮,每个创新点都会成为跟风的对象。指纹识别、无线充电、NFC、移动支付、蓝宝石、各类传感器、金属加工、输入输出、可穿戴设备都有可能带来类似2010年触摸屏产业爆发的投资机会。
苹果新品的热点传闻
苹果的每一代产品推出之前,供应链端都会传出不少“流言”,近期,从iPhone6和iWatch 的供应链又传出了哪些消息?
传iPhone6售价将提高100美元
据报道,美国投资机构Jefferies 旗下分析师Peter Misek今天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苹果目前已经开始与美国地区的运营商就提升iPhone6售价一事进行商讨。据了解,苹果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将iPhone的价格增加100美元。也就是说,iPhone6在美国地区的合约价将有可能涨至299美元。
此前曾经有科技媒体预测,由于采用造价更高的蓝宝石玻璃材质,iPhone6将不会再保持之前的199美元(两年合约)的价格,而是会提升至299美元。另外,iPhone6的无锁裸机价格也将会有所提升。
假如消息属实,今年iPhone6在全球范围内的售价都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按照目前iPhone5s在中国地区的售价为5288元人民币的情况来看,iPhone6上架之后其售价或可能变为6000元人民币以上。
最为受益的应该就是苹果产业链上的各家公司了。
iPhone6传7月推出芯片已提前投产
最新消息指出,苹果iPhone 6传出将提前到第3季初推出,据供应链透露,包括20纳米A8应用处理器、指纹辨识传感器、手机基频芯片、电源管理IC、LCD驱动IC等iPhone 6内建芯片,已在2月下旬全面展开投片动作,台积电几乎拿下逻辑IC及电源管理IC代工订单成为大赢家。
苹果一季度出货量不佳,对安洁科技(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比50%以上)等对苹果订单依赖较大的产业链个股业绩影响较大,从而造成苹果供应链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回调。但伴随着一季度业绩的消化,以及iPhone 6、iWatch供应链的提前备货,相关个股的业绩暴发值得期待。
苹果拟推1000万部蓝宝石屏手机
苹果多家代工厂传出的消息显示,iPhone6将在正反两面同时使用蓝宝石,硬度约是目前iPhone机型盖板玻璃的三倍,使手机更加抗划抗磨更耐用。最新消息,有蓝宝石工厂表示,苹果已着手测试蓝宝石面板抛光加工,试样约1-2万支。苹果更有意推出限量1000万部蓝宝石屏幕高端机型,估算每月材料需求高达150-180万片(约当2寸产能)。
厂商指出,由于苹果玻璃屏幕供应链为蓝斯科技与伯恩光。若苹果iPhone6推出采用蓝宝石面板的高端机型,势必会因料源不足于市场上采购,蓝宝石厂表示,台厂极可能于市场上销售间接打入供应链。
iPhone6顺利采用蓝宝石面板将意味着苹果成功进入蓝宝石市场,这将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该行业的供需状况,之前产能过剩的局面有可能得以缓解。同时,苹果将带来强大的“跟风效应”,其它中高端智能终端未来也会将蓝宝石作为标配。由此看来,蓝宝石无疑也将成为今年电子市场的热点。
123苹果中国供应商再增20家
为了化解少数供应商独大和产业链过于集中的风险,目前,苹果已经开始采用分散供应商的策略,增加中小型厂商的数量。而中国供应商的数量同比增加了20家。
今年中国的供应商数量已达到351家。而2013年,这一数字是331家。仅向苹果供应电池等元件的中国企业数量就已从2011年的8家,翻倍至今年的16家。另外,据了解,苹果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将iPhone的价格增加100美元。假如消息属实,按照目前iPhone5s在中国地区的售价为5288元人民币的情况来看,iPhone6上架之后其售价或可能变为6000元人民币以上。
海通证券也在报告中指出,苹果产业链备货呈现提前趋势,无论是iPhone6还是iWatch,都比以往备货周期提前2个月。
苹果iPhone6今年出货量 估冲6800万部
苹果iPhone6最快可望于下半年问世,市场盛传将有4.7吋与5.5吋两种规格。分析师预期,4.7吋将是主力机种,5.5吋则定位为可能取代iPadmini的平板手机。
凯基投顾分析师郭明錤指出,由于采取窄边框,4.7吋的iPhone6仍可维持单手操作,将是苹果新手机的主力产品,预估自9月开始大量出货,全年出货量上看6,000万支。
至于5.5吋的iPhone6因单价较高(定位为平板手机,可能取代部分的iPadmini),加上推出时间会更晚,因此今年出货量预测仅880万支,预估今年iPhone6总出货量为6,880万部。
苹果全球供应链
苹果产品的成功,归功于乔布斯天才的领导和颠覆的创新,但没有一条强大供应链的保障,一切也只能是幻影。苹果公司拥有一条极佳的供应链体系,自2007年以来,苹果已连续6年成为Gartner评选的全球最佳供应链厂商。
其实,当你拿到苹果产品之前,它已经游历了大半个地球了:其产品设计在美国,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在日本,由韩国制造核心芯片和显示屏,再有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然后在深圳富士康的工厂内组装完成,最后卖到全球各地。
“苹果”里的中国制造
能够进入苹果的全球供应链,意味着将有机会从iPhone、iPad、iMac、iWatch等一系列明星产品的销售中,获得充足的订单和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是对企业自身产品品质、技术的认可。在苹果产业链光环带动下,A股市场也曾多次掀起“苹果概念股”的旋风。但一切真的那么美吗?
华泰联合证券对苹果利润研究报告显示,每部iPhone手机,苹果公司占据其58.5%的利润,韩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公司占据了约10%的利润,而中国大陆劳工成本只占了1.8%。同时在iPad的利润分配中,中国企业所得的利润占比也仅有2%。
对比上图不难发现,中国供应商虽然众多,却鲜有核心部件,参与部分往往都在供应链最底层,做着技术含量最低的人力组装工作,生产着可替代性最强的附属配件。如iPhone5的电池成本仅有3美元;而作为附件的耳机,采购成本价也没有超过10美元,至于手机组装工序,每部手机的生产人力成本,只有8美元。[!--empirenews.page--]
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革新也跟不上苹果的脚步,一些原本被纳入苹果供应链体系的中国公司,也面临着出局的命运。如之前为苹果提供触摸屏配件的莱宝高科,因无法为苹果提供更高要求的in-cell触屏,将难保在苹果产业链中的位置。
123再如近期,屡陷专利专利诉讼的歌尔声学,被尴尬的称作:市值大却只能做加工。正如陈大鹏所说:“核心芯片在国外,产品出口国外。表面上是一个市值很大的上市企业,但很大程度上做的却是来料加工。” 作为国内电声元器件龙头的歌尔声学,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索尼、微软等国际一流企业。因与这些大客户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虽然保证了歌尔声学业绩的持续增长,但智能手机高低端领域布局已逐渐饱和,如没有重大创新,将会面临增长瓶颈。
目前,无论有多少中国企业挤入苹果供应链,中国制造仍无法摆脱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当苹果等国际一流企业不仅仅因为廉价而重视来自中国企业的产品和供应时,就是“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之时。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