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GE照明王健:精耕垂直细分市场 服务本土客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GE照明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的策略可谓言简意赅——“In China,For China”,不仅将对本土化的重视跃然纸上,而且,提纲携领点出了外企本土化成功的关键——要落地就必须深挖本土市场,贴身服务本土客户。为了了解GE照明如何针对本土市场进行产品的开发,本土研发团队怎样去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定制化需求,记者走访了GE照明西安创新中心,并对GE照明亚洲区亚太技术总监王健进行了专访。
记者:GE在中国发展一直坚守本土化策略,1908年就在沈阳开设了第一家灯泡工厂。您怎么看待研发创新本土化的重要性?
王健:研发创新本土化的目的体现在两个不同维度,一是为挖掘本土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合本土市场的新品开发;其二,使用本地化团队为本地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将总部的资源和最新的技术落地。研发本土化重要就在于能够真正影响本土消费,帮助公司获得更大市场认可。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GE照明西安创新中心的功能。
王健:2012落成的GE西安创新中心不仅仅是一个研发中心。创新中心以LED科技研发为主要发展方向,拥有全方位的先进的照明实验室,包括安全性能测试实验室、光电性能测试实验室、光强分布测试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LED电子设计实验室、寿命测试实验室,等等。
创新中心同时配备有互动式的产品展示和实景模拟,建有中国首个照明体验中心,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模拟不同重点行业的LED绿色照明解决方案。所以,除了研发功能之外,这样一个创新中心还搭建了一个与本地客户进行无障碍沟通的桥梁。
考虑到中国西北部开发的国策,以及西部高密度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人才储备,我们希望能够把西安中心打造成一个本地化合作的综合平台。
记者:您认为国外大型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创新机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王健:其实,国外大型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最大的难点是对研发中心的明确定位。十年前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重心更多是为了出口,而现在则是怎样能够扩大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能力。
特别对外商投资大企业来说,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突破惯性上的很多条条框框,比如太多总部的指令、影响甚至约束。关注本地市场需要更多的自主决定权,更自主地来思考市场,自主制定策略,这应该是目前国内外企研发创新中心普遍受到的挑战。
记者:对研发团队来说,除了产品技术能力,还有什么最重要的要求?
王健:对工程师研发人员来说,目前特别需要的一点是突破自身的思维方式,并改变相应的工作方式。传统理解上研发人员大多数时间是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听取市场部信息做产品改良和研发。现在LED照明行业的业态和竞争要求企业更快地响应客户,因此,研发人员要花更多时间“走出去”与客户交流沟通,与市场部和产品经理一起来讨论产品和定位。未来,客户定制化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多,这是本地化过程中对研发人员和企业更大的一个挑战。
记者:本土创新和研发在“大GE”企业中的定位是什么?
王健:首先,我们不妨从整个大GE的角度看这个定位问题。其实,GE照明北美以外业务占的比重目前已经超过50%,这个比例还会更大,所以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大企业,成功的标志实际上是看本土化做得好不好。
反过来讲,独特的“大GE”优势能够为本土创新提供巨大的市场和技术资源的整合和支持。最近我与中国团队分享了这样一个信息——GE在硅谷有一个全球软件中心,从软件的实力排名来看,GE是能够排到全球十几名!第一次听到这个信息我也是非常吃惊。GE这样规模的企业,海量的市场信息和触角,能够进行非常有深度和广度的市场和客户分析。理解这一点只需要想象一下GE的大型设备和照明设施在全球安装的分布和点数,在全球未来大数据经济的趋势中,这无疑充满了商业机会,本土创新要与世界水平接轨,这才是真正必不可少的后备资源。
记者:能否具体阐述一下GE照明中国市场策略,并介绍西安创新中心如何发挥本土化作用,协助GE照明满足本地客户需求的?
王健:GE针对LED照明的策略可以归结为三点:绿色解决方案,精耕垂直市场,以及世界级的运作效率。中国政府及企业都在努力寻求发展与环保间的平衡,顺应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需求,以技术见长并拥有丰富海外照明环保转型发展经验的GE,能够为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引入诸多可借鉴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