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美鸿:全息显示将与iPhone6一较高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手机的70%来自中国,中国手机的70%来自深圳。目前深圳手机行业陷入沉闷且缺乏创新的局面。在各大手机厂商几乎黔驴技穷,只能在配置及价格上打起无可奈何的性价比战时,深圳亿思达集团钛客科技推出了takee全息手机。这一全息显示概念,在显示技术据说能与iPhone6一较高下,钛客科技的全息手机创新能否搅动手机市场引领创新之风,带领深圳手机业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有待市场检验。
7月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亿思达集团钛客科技正式召开了产品上市发布会,并在钛客科技官网接受消费者预定。经过6月17日媒体见面会的预热,takee全息手机已经攒足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在一篇欢呼的背后,takee全息手机是如何诞生的,又具备如何的创新之处?就此我们专访了亿思达集团董事长刘美鸿先生。
请问全息手机是什么时候开始立项开发的?
刘美鸿:公司从2010年就开始立项研发,但当时并不叫全息手机,而是裸眼3D手机。 立项原因首先是,3D显示移动终端市场容量足够大。亿思达从裸眼3D器件开始,做到模组、显示屏、摄像头,以及内部软件和算法等等,基本上囊括了3D手机制造的第一个环节。之所以所有环节都是公司自己来做,只因为当时市场只有亿思达一家在做裸眼3D手机,没有、也找不到合作伙伴。
2011年,我们给华为、中兴、OPPO和步步高等品牌手机厂家,制定了相应的裸眼3D手机方案,但没有一家敢尝试。 愿意尝试的,都是一些山寨厂商。我们为该公司提供了模组、屏和摄像头等等,他们刚开始也很有信心在做,但最后还是没成。
到2012年,裸眼3D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却缺乏3D应用。虽然当时跑遍了国内所有的手机厂家,但由于没有解决客户体验和应用太少的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当时那款3D手机的造价是多少?您似乎已成为3D手机的“独行侠”,后来是如何解决了客户体验和应用太少的难题?
刘美鸿:其实,价格从来不是亿思达的优先策略,因为我们的产品造价本来就不菲。问题出在商业模式和技术行不通。
原有的技术就是所谓的电子狭缝光栅技术,有其天生缺陷,当时生产工艺的精度无法达到。因为800*480或者720P以下的分辨率太低了,影像很模糊,显示效果很差。只有到了FULL HD才能解决影像模糊的难题,但这又成为原有技术的物理极限。
原先的生产线做不了,除非有公司愿意花多少个亿把生产线更换。所以到2012年时,技术已遇到个瓶颈,基本上到了要推倒重来。
其实,3D手机项目走到2012年时,公司已投入几千万元。光设备就一千多万元,后来全部变卖了,还有其他的开模费、员工工资投入等。
我开始思考:3D手机项目是否继续走下去?当时是绝望的,投入这么多,没想到最后到了瓶颈。
3D电视产业缔造者
我很好奇,亿思达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公司3D技术从哪里来的?
刘美鸿:今天大家只看到我们的全息手机,实际上亿思达是做显示科技的。十年来,一直专注特殊的、新型的,而非传统的显示科技。
2004年公司成立之初,就是国内最早的穿戴显示科技公司,当时叫头戴显示。亿思达是第一家把美国F16战机军用头盔显示器的技术,应用到个人娱乐上面。也是国内第一家把该技术用于观看电影的3D眼镜上。
到2007年,亿思达穿戴显示技术产品达到高峰,成为当时亚洲区最大的穿戴显示企业,在亚洲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二,产品全部出口。
1234下一页>>那时候公司的客户有哪些?
刘美鸿:当时最大的客户是美国Brookstone ,其模式类似于国内的酷动,主要定位于美国高端商场和机场商店。当还是苹果iPod时代,主要的手持终端是MP4,通过连接亿思达提供的视频眼镜,就等于把屏幕挂在了眼睛上,可以看到相当于在2米远的地方看50寸大电视的视觉效果。当时在这一领域,亿思达已做到行业第一。
2006年公司开始完成3D视频眼镜的研发,到2009年,在电脑上玩立体游戏流行起来。让我们看到3D技术在民用市场上的未来和趋势,公司就把眼镜应用到游戏,并向影视上靠拢。结果当年就研发出应用于电脑的3D技术。
换句话说,亿思达做出了3D电视的解决方案。而当时国内电视机厂商对3D电视毫无概念,直到年底《阿曼达》热映,三星第一款3D电视的推出,国内电视机行业才纷纷跟风3D技术。
今天国内六大电视机厂商就有四家,用的都是亿思达的3D眼镜标准协议。
能透露一下来自电视行业的收获有哪些?
刘美鸿:在国内的3D电视行业内,我们亿思达是第一家拥有3D快门眼镜技术的,做的是3D电视的解决方案。包括3D快门眼镜、电机内部的3D芯片和3D软件协议在内一整套软硬件解决方案。
2010年3月10号,亿思达与创维首次发布3D电视。当时,国内六大电视厂商都是亿思达的客户。
也就是说,亿思达在之前两三年的利润很可观?
刘美鸿:其实不能用赚不赚钱,来衡量亿思达这些年来的发展和成绩。从市场占有率来讲,公司做到了行业第一,公司品牌高度做出来了,赚钱只是顺带的。
亿思达从2010年开始就布局两条产品线 :一是全息,当时叫裸眼;二是激光,激光电视,对于你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但裸眼3D技术不能解决电视的需求。从技术上来讲,目前的3D裸眼技术没有办法做到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度都好的显示效果。
所以,我不看好裸眼3D电视,所以立项的时没有考虑电视,锁定了手持终端。因为手机是一个人看的,不需要考虑别人。
普遍缺乏工匠精神
现在看来无论是3D手机,还是全息手机,都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东西。请问全息手机是如何突破技术壁垒的?
刘美鸿:公司从2007年开始就引入了资本投资,很早就开始盈利了。
当时感到绝望并不是没有钱了,而是原有的技术走不下去了。我是浙江人,我的做事风格是要么不做,要做那我就会把这一件事做到底。当时的问题应该说是方法出错,但目标和方向没错。3D显示技术的市场前景是可以预料的,只是当时以传统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能成功。[!--empirenews.page--]
所以后来思考结果就是全息手机。全息手机,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全部的显示信息”,就是用手持终端来还原肉眼每天看到,而熟视无睹的全部显示信息。
其实,亿思达最有价值的就是团队,团队是延续性的。从3D裸眼到全息手机,目的是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就相当于手机从2G到3G,再到现在的4G。
同时,我们也发现寻求与其它厂家的商业合作模式,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亿思达才决定推出自有品牌全息手机。现在公司拥有二百多项专利,而全息手机从器件到应用软件也涵盖了几十项专利。
<<上一页1234下一页>>那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全息手机呢?
刘美鸿:其实,公司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研发全息手机了。为什么会选择做自有品牌呢?
从技术上来说,自己做品牌的技术投入和给别人做解决方案的技术投入相差无几。从行业上来说,全息手机市场很大,而亿思达有很好的平台,可以抓住这个市场机遇。
说实在的,我对行业内的一些手机厂商是看不上的,没有几家企业是真正把手机当成一个理想来追求的。他们谈的只是生意只是推出一款产品,造出一个噱头,赚点钱就走。没有几个人是真正想把手机做好、技术做到极致。
我个人觉得,中国手机厂商过分短视,普遍缺乏一种工匠的精神,只是充当一个搬运工的角色。越来越多的搬运工,只会拉低整个手机行业生态链的价值,对行业未来发展是毁灭性的。
现在的中国手机厂商一般都在跟风,苹果和三星公司没出的产品,他们就不敢先出,而是持观望态度。但亿思达的研发不断投入,产品不断进步,可是手机厂家还是不会考虑采用,等到产品更好一点、再好一点,永远在等。导致亿思达的研发投入产生不了效益。
所以,亿思达立志自己做品牌,要做价值不做价格,要做中国手机行业的一面旗帜,而不只是一个代工厂。
把技术变成品牌,通过公司品牌来实现价值。就不仅仅是卖产品,而是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这个战略转型必须要实现。有的人不看好亿思达的转型,的确也是一个挑战,风险和机遇并存。
布局全息生态链
有很多企业家都在学习乔布斯的演讲秀,比如雷军和罗永浩。我绝对相信您在技术上的专业度,可是你的品牌营销经验可能比不上他们,现在的市场环境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刘总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美鸿: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雷军、罗永浩都是营销高手,会造势,这是他们的优势。但市场比拼的本质,要靠技术和用户体验。
路遥知马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持撑,很难持久。在营销上,亿思达可能有不足的地方,营销手段也可以借鉴学习。但是我们会更加致力于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技术才是亿思达的杀手锏。营销我可能只有70~80分,但是技术上会追求100分的极致。
通俗点来说,亿思达做全息手机,有点“炒股炒成了股东”的味道。之前接触的义隆电子最早是做触控IC芯片,也没有没有客户,就自己做TP屏,然后又回过头去做解决方案、做芯片。那亿思达现在做出了全息手机,未来会不会给其它手机厂家提供全息手机解决方案?
刘美鸿:抱歉不能说太多,我做手机不是为了做手机。亿思达的目标不在终端,最终是为了做服务平台。换句话说,就是打造全息产业链。
现在的全息手机只是我们抛砖引玉的第一步,是亿思达的“样板房”。如果顺利,以后还会有第二代、第三代。也许业界会认为我在吹牛,但是我相信5年以后就会改观。
<<上一页1234下一页>>写在最后
“所有一切创新都是让让客户体验更好,更真实。”刘美鸿解释,创新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是创新的原动力,站在人的需求上去创意,去实现技术的变革。他自信地认为,继苹果之外,全息显示手机是第二次用户需求体验革命。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手机巨头在经过一番格斗之后重新优化组合,一些新面孔也都纷纷秣兵厉马横空出世。对用户和手机业界来说,亿思达takee 全息手机真正面世后能否成功,能否引领手机界创新突围,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亿思达全息钛客全息手机将主要线上购买,采用预订加预售的方式,定位为独特的、个性化的中高端手机。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