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变革在即 详解数字电视技术发展历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数字电视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个春秋。2013年9月17日在IBC展上,DVB组织庆祝其成立20年。几乎同在9月份,在中国上演了一场场有关电视的大战,似乎冥冥中预示着电视行业将要发生什么大事。
当时在ICTC2013上,我国电视业也弥漫着需要变革的声音。但是,由于我国广电特殊的体制,数字电视的技术演进并不是走市场化道,本文详细梳理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帮助各个电视大佬们弄清将来的发展方向。
数字电视技术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电脑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数字视频信号显示处理部分开始的。2005年之后,全数字化的平板显示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增强图像显示效果的技术层出不穷,数字视频信号处理越来越复杂。比如,电视屏幕每秒显示的图像帧从60提升到了240,让人看上去很舒服,图像逼真度也大幅提高,现在的显示技术又迅速提升到了超高清。
机顶盒意义上的数字电视技术诞生的主要标志是MPEG-1标准。在1992年正式出版,标准编号为ISO/IEC11172。1993年9月,留美学者姜万勐、孙燕生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机,可见在数字电视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中国人。仅仅过了3年,采用MPEG-2的DVD就诞生了。从结构上,将现代意义上的机顶盒与DVD相比较,除了DVD的机械机芯和机顶盒的高频头及信道解码不同之外,其它部分并没有什么不同,核心的视频解码部分是一样的,甚至较早期的DVD和DVB主芯片都是一样的。接近20年过去了,同样连接电视机的DVD已经被淘汰了,而DVB机顶盒还在大行其道,人们看电视还是离不开它。
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各种智能化的互联网机顶盒为什么比广电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先进那么多?电视机早已经发展到了智能化时代,性能堪比电脑,为什么不把广电的机顶盒功能做进电视机里面?更多的人感觉用机顶盒看电视多此一举。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电视技术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过程中,培育出了一个利益集团,它们千方百计地阻碍将机顶盒功能做进电视机里,这还得从模拟电视说起。
在2003年之前,也就是我国开始数字化之时,传统的CRT模拟电视占据市场主流,全数字处理的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机开始起步,模拟的CRT电视机保有量巨大,采用机顶盒发展数字电视成为不二的选择,并且机顶盒由运营商采购,需要采用技术手段锁定机顶盒使用范围以保护资产,所以,通用的标准化的技术在广电运营商那里没有市场。
12下一页>>随着全数字化处理的液晶电视技术快速发展,自2008年开始,全数字处理的液晶电视开始具备机顶盒的功能,芯片厂家为了配合数字电视应用,开始采用高速的处理器,这时出现了能够支持广电数字电视功能的电视机,人们称之为数字电视一体机。这时,机顶盒利益持有者想方设法阻碍这种一体机的推广,多年过去了,电视机中的机顶盒功能基本被闲置。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和更基本的原因,那就是涉及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任田世宏曾提到,标准的制定要讲究科学性,考虑各个利益方面的诉求,以达成共赢。其中标准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简洁化和高效节约,而不是限定了条件以后,缺乏创新活力以阻碍发展。然而广电有线的实际行动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垄断机顶盒终端,刻意采用高度私有封闭的技术标准,在加强了垄断的同时,也让自己在三网融合过程中陷入被动。与数字电视同时诞生的2G移动通讯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G,并且开始着手5G标准的制定,而数字电视还是原地踏步。
在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再加上在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下,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数字电视产业开始走向衰退。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