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面板产能持续长 电视巨头站队显示技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经过2016年一整年的酝酿,OLED和柔性屏的概念普及度远高于产品。在2017年,OLED发展将持续加速,壁纸电视、柔性电视将相继亮相。
近日,IHS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将增长32%至192亿美元,OLED产品的出货量将上升22%至6.3亿台。
随着OLED渐受欢迎,拥有技术优势的韩国面板厂商出越发重视 OLED的出口。今年第三季度韩国液晶面板出口额为48.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8.3%。与此同时,OLED面板出口额比去年增张了15.8%至17亿美元。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台湾都在进入到OLED面板的领域,2016年全球OLED面板投资额高达3200亿元,但是产能的大规模释放还要等到2019年。”
OLED产业链积累
虽然OLED的投资热度不减,但目前众多产线还处在建设和积累阶段。
据悉,三星电子旗下的Samsung Display,今年斥资7.4兆韩元扩充 OLED面板生产,明年还将再投入5兆韩元;LGDisplay同样野心勃勃,计划投资6兆韩元,扩充大尺寸OLED面板的产能,2017年的目标产量增加至170万片。
就在本月,LG Display OLED事业部社长吕相德公开表示,2017年LGDisplay计划再建一条大尺寸OLED生产线,未来不排除在广州生产OLED。
国内面板商们亦争先恐后,京东方、和辉光电、鸿海、天马、信利、友达等都已经先后投资OLED面板生产线。其中,在大屏OLED方面,京东方率先突破,和创维、海思共同自主研发了OLED电视,下一站目标便是大规模量产,打破LG的垄断。京东方的OLED生产线由合肥的液晶生产线改变而来,一旦量产,将对国内的下游整机厂商带来巨大支持。
刘步尘谈道:“在前不久的OLED主题会议中,创维表示明年五一的销量预计是2016年的10倍,届时还将推出77英寸的壁纸电视;康佳和长虹也在会议上表示明年重点开发4K OLED电视。OLED是大势所趋,就中国市场的OLED电视销量来看,今年整体销量30万台左右,预计明年会超过100万台。”
依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 OLED显示产业白皮书》,2015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3.7亿片,同比增长54%;全球电视面板出货50万片,同比增长195%;今年随着LG Display的两条8.5代线能开出电视机面板150万片,将比去年增长3倍。
同时,刘步尘也指出,现在OLED整机选择自由度比较少、价格高,主要是因为面板供应链太少。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报告提出了同样的观点,OLED电视受制于面板供应端产能少,良率较低及成本高的影响,规模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扩大。
两大阵营
业内普遍认为OLED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但是并非所有电视品牌都一拥而上。坚定跟进OLED的公司有创维、康佳、长虹;海信和TCL重点推行的分别是激光电视和量子点电视。不难发现,在显示技术即将迎来更替的重要转换期,巨头纷纷站队。
OLED的特性在于自发光和柔性材质,让画质提升的同时,令电子产品更薄、更轻、更省电,并具备可弯曲的特性。当下的量子点技术,仍是在液晶基础上的改进,由于其实现了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突破,使得电视显示上有了更高色域;激光电视则是运用激光技术进行投影,不需要使用面板。
对于量子点技术,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数据显示,量子点电视推出市场两年来市场渗透率仍偏低,2016年全球量子点电视的市场规模预计为350万台,渗透率仅为1.5%。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市场垄断,供应商集中,由于全球量子点材料供应商局限为外资企业,其中以Nanoco、QDVision、Nanosys为垄断供应商,而量子膜更是只有3M一家独家供应,导致绝大部分品牌都很难量产或者大量销售量子点电视。由此带来第二个问题是成本过高。
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量子膜市场价格逐渐下降,终端售价也将随之大幅下降,进而刺激需求增长。群智咨询预测,2017年量子点背光电视市场规模将迎来增长。
虽然海信和TCL目前并没有生产OLED电视,但是TCL颇有曲线进入OLED市场的意图,一方面,今年开工的华星光电G11代线中有部分OLED的实验性生产线,另一方面,TCL一直在研究新型的面板印刷技术。
刘步尘向记者分析道:“TCL和海信还没有进入OLED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屏资源,海信和三星关系密切,而LG作为OLED电视面板的主要提供商,又和三星处于敌对关系,比较微妙。未来并不排除TCL和海信进入OLED领域的可能性,尤其是京东方的OLED屏量产后,各品牌都会采购。”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