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屏幕频现瑕疵 快速扩张考验供应链能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凭借高性价比及高研发能力,华为及旗下荣耀手机占据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然而在“短、平、快”生产模式下,产品细节却屡遭诟病。近日,消费者张伟(化名)向《财经》新媒体记者爆料称,其购买的一款荣耀V20手机,前置开孔摄像头四周屏幕出现泛黄情况,而华为以正常现象为由拒绝其因质量问题退货请求。与此同时,在华为花粉俱乐部、虎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多个平台上,均有用户反映该款手机出现不同程度泛黄现象,甚至部分手机屏幕下方有漏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产手机生命周期较短,且创新幅度较大,背后供应链在产品生产前期或面临供给不足的局面,导致新品手机常常出现限量抢购、一机难求的状况。有市场声音认为,昔日造成华为Mate 20 Pro大面积缺货的主要诱因在于屏幕供应量不足,特别是大范围爆发绿屏问题后,其屏幕依靠供应链厂家仅剩京东方一家,而京东方产能短期无法快速跟进,进而影响供货。
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以华为等品牌为代表的手机品牌在未来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受益于机海战术及技术创新,华为等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然而部分品牌销量却呈现出不增反降的窘态。未来,伴随5G技术进入应用阶段,手机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洗牌,但在5G未正式普及前,各品牌厂商为抢占份额或继续从硬件方面进行改良创新。
屡现细节瑕疵遭吐槽 或与品控相关
荣耀V20手机凭借其麒麟980芯片及高性价比备受消费者关注。然而,在实体手机开始陆续发货后,关于手机屏幕的细节瑕疵却被消费者频繁吐槽。
张伟介绍称,由于此前使用华为手机体验感极佳,所以在此次更换手机时依旧选择了荣耀品牌,同时正是看中LCD屏幕特性,才于2月8日在天猫商城抢购V20型号手机。
然而,在收到货后却发现,前置摄像头开孔附近屏幕出现了肉眼清晰可见的黄斑,当询问华为客服此现象是否属于质量问题时,客服却以特殊结构设计和光学效果为由,称此问题为正常现象。这一处理结果令其感到颇为不满。
在张伟看来,3499元价位的手机却出现这类小问题让人难以接受。与此同时,其朋友在过年后购买的同款手机没有出现屏幕问题更让其感到不平衡,最终选择退货处理。
然而,当张伟选择因质量问题退货时,华为方面却表示拒绝并让其去线下检测,最后,在线下人员的建议下,张伟以7天无理由退货为由才得以成功退货。
无独有偶,在华为花粉俱乐部、虎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多个平台上,均有用户反映该款手机出现不同程度泛黄现象,甚至部分手机屏幕下方有漏光问题。
对此,《财经》新媒体记者致电华为方面,其回应称,前置摄像头开孔处周围屏幕出现泛黄问题属于正常现象,用户可自行调节色温改善此问题。同时,用户也可以选择进行质量检测,如有问题可进行退换。
不过,相关技术分析人士杞鋂认为,由于挖孔部位是直接拼合,所以在贴合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挖孔部位会造成应力残留在贴合面上,而LCD面接收到应力不均后,会进一步挤压到液晶,使得LCD屏局部间隙发生变化,在肉眼上是没法辨别。但显示效果却了一目了然,则会有局部发黄或棕色的现象,即在挖孔屏周围出现黄斑。如果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择开孔或缓冲胶圈。
事实上,这并非华为旗下产品首次出现此类细节问题。
仅在几个月前,华为Mate 20 Pro型号产品同样出现大规模屏幕两侧泛绿的绿屏现象。巧合的是,在诸多消费者测试后发现,出现绿屏问题的手机,OLED屏幕供应商多数来自LG。
消费者李悦(化名)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该款手机在上市初期由于限量很难购买,最终在双十一促销期间于华为天猫旗舰店预定购入,然而收到货后却发现屏幕两侧出现严重的泛绿情况。按照网上教程,检测手机屏幕供应商的确为LG。尽管由于OLED屏幕特性导致亮度过暗时可能出现此类问题,但同款手机由京东方供货的产品却没有出现此现象,同等价格却买到细节存在瑕疵的产品让他颇感不快。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这类小瑕疵不影响用户使用,但也反映出厂家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测试方面或存在缺陷,此外品控问题也是大面积爆发屏幕细节瑕疵的主要诱因。
限量抢购饱受诟病 供应链供给能力不足是主因
除了细节瑕疵外,限量抢购方式也饱受外界诟病。消费者将这类产量低、购买困难并需要抢购的手机戏称为PPT手机。
张伟介绍道,在其购买荣耀V20时,各平台都需限量抢购,然而在友商宣布即将发布新产品时便大面积铺开现货。以往电商平台中加价售卖的商家普遍降价,降价幅度相对官方定价约为100元左右。短短数日从限量跌落到降价,速度之快不免让人恼火。
记者了解到,除荣耀V20外,华为旗下多款手机在上市初期均采用了预约抢购售货方式。例如荣耀X1、华为P20、华为Mate10等型号产品。
事实上,除了华为,国内不少品牌均采取该种销售模式。在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研究经理黄郁琁看来,新产品的抢购状况应该偏向品牌行销策略。现在由于智能手机创新幅度逐渐收敛,但消费者的胃口越来越大,所以手机热卖期已从过去的一年逐渐缩短至6个月左右。因此品牌才会希望借由一系列的变革来创造新鲜感。
然而,《财经》新媒体记者注意到,以作为华为旗舰机型Mate 20 Pro,无论是华为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网络店铺曾均一度陷入全面缺货的处境。有市场声音认为,造成其缺货的主要诱因在于屏幕供应量不足。特别是大范围爆发绿屏问题后,其屏幕依靠供应链厂家仅剩京东方一家,而京东方产能短期无法快速跟进,造成供给不足。
对此,《财经》新媒体记者致电京东方总部试图了解事件真实情况,截止发稿时,尚未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
不过,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财经》新媒体记者说道:“厂家选择限量抢购的真实原因是,其背后供应链厂商在产品生产售卖初期的供应能力不足。”
孙燕飚进一步解释道,“在整个2018年中,华为、OPPO、VIVO、小米在科技创新层面采用了‘短、平、快’的打法。一方面与苹果早期对供应链的管理类似,另一方面,在第一手单的采购量方面与苹果又有很大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机产品的创新是手机厂家与供应链共同的创新。以荣耀产品中滑盖手机为例,由于产品创新来自供应链,而厂家又希望快速推陈出新,那么,第一批产品的零部件良品率其实是有限的。此时,厂家就会以限量版的营销模式‘掩盖’供应链的不足。“
孙燕飚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供应链快速发力时,需要通过技术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以丰富产品生产经验。所以,当新产品生产后三个月左右,供应链良品率在原有工艺上大幅提升,这就造成了所谓限量发售的情况。
而针对产品在大面积铺货后价格快速下跌问题,孙燕飚指出,不仅华为一家厂商,仅以VIVO等品牌某些机型中使用的升降机为例,该部件主要构成是一个减速传动模组,起初这个模组由日本厂家生产,所以产能不足。但到今年一月份时,该模组成本已控制到初始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这是现在整个手机供应链的普遍情况。
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 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4G的大规模应用,智能手机在2015年开始出货量加速攀升,然而,伴随着制造模式走向平稳,创新点不断减少,导致2018年国内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再次整体下降。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智能手机38993万部,相较2017年减少15.48%。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4.14亿部,同比下降15.6%。
鉴于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产品差异化空间越来越小。手机厂商开始寻求创新点以抢占市场,就目前情况来看,折叠式手机、5G等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手机发展重点。
近日,三星发布折叠屏手机,而华为也即将发布其品牌旗下首款折叠屏产品。根据预告视频显示,华为的折叠屏手机采用了向外翻折的设计,配合中部的铰链实现折叠效果。
不过,WitsView研究协理范博毓指出,折叠式手机虽然是市场瞩目焦点,但目前仍处在产品发展初期,势必需要持续改善设计形态。内折式设计,需要增加外屏幕,因此内外屏幕在模式切换时的界面优化将是使用者在使用上能否顺手的关键。同时,产品的厚度与边框、电池的续航力等都还有改进的空间。而外折式设计涉及到保护膜或保护玻璃的强度、厚度与可挠性如何兼顾的问题。另外,面板内部各材料在折叠状态下的延展性与信赖性如何提升也将是一大考验。
对于华为等品牌而言,对内,需要不断创新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销量缩水的情况下,各品牌间竞争日益加剧。仅在2019年开年,三星推出的galaxy系列便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而与荣耀V20对标的小米9手机发布后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调查指出,受益于产品线布局完整、海外市场开发见效等因素,华为预估第一季生产数量将达到4600万只,较去年同期成长近10%。然而,由于国际因素影响,华为在全球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但在黄郁琁看来,目前各大智能手机品牌在技术上都有一定水平,也各有拥护者,所以品牌的未来发展主要还是视消费者喜好和需求而定。
不容忽视的是,在当前全球手机出货量都出现下滑的情况时,国产品牌手机虽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整体销量却没有出现明显增长。所以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走出国门,比如将中低端产品引入印度市场,将高端产品发至欧洲市场。
孙燕飚认为,今天的中国手机供应链已经非常强大,只要提出需求,三、四个月的时间便可以达到供给充足,继而推动整个供应链持续向前发展。如今,华为等品牌已经占据了约80%的中国市场,其背后产品的生命周期维持在7个月左右,而苹果、三星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一年。如果加上对全球消费能力的考量,每一款创新产品的快速出现,市场热度仅能维持4个月左右。此外,手机厂家产品线多数都从高、中、低端共同出发,市场上经常会出现某一厂家这个月发布高端旗舰级、下个月发布中端旗舰、而后发布低端产品等交替行为,也正是这一行为让手机厂家的市场热度持续不减。
孙燕飚进一步表示,对于国产品牌手机而言,未来的市场前景既乐观却也充满了挑战。全球销量下滑是不争事实,然而众厂家利用‘短、平、快’打法,苹果、三星几乎无还手之力。从目前各厂家制定的2019年全年销量计划来看,仅有华为提升了销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