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情照明行业:珠三角企业的“是”与“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珠三角的照明企业,在面临国外照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步步紧逼和国内混乱不堪的竞争市场格局的大是大非面前,仍然表现出昂扬奋进的乐观和激情。2013年的珠三角照明企业,虽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各家自有各家愁,但马年的蹄声似乎踏响了行业新一年的振奋和欢愉,照明企业家们戎马一生的辛酸似乎也都寄托在这一年来个回马枪,打几场翻身仗。
成长历程:英雄不问出处
谈及珠三角地区照明企业的成长史,起跑线上的表现确实良莠不齐,而谈及这一特殊情况的原因又往往让人百口莫辩。或许照明公司的这种逆势生长、土豪表现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照明企业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成长方式。在珠三角众多的照明企业当中,不论是光电企业大家孵化的“富二代”还是土豪发育的后起之秀,一旦成功挤进这片未来一片光明的天地,基本就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经济价值的“时势英雄”之举。
惠州起家的雷士照明,称得上是照明行业的大佬,从雷士照明当时艰苦的创业环境和处境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标榜特权或者雄厚资金实力的护身符作为支撑,雷士照明的这种疯狂成长也恰恰反映了中国照明行业一夜牡丹开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在行业利好势头强盛的照明行业的甜蜜期时期,源源不断的资本和企业纷纷向照明行业进军,照明行业一片欣欣向荣,展现出兵强马壮的景象。
珠三角照明行业的成长经历用很好的事实印证了照明企业家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迈气概,虽然输赢不一定表现在起跑线上,但是英雄之伍辈出,免不了在这照明行业内“煮酒论英雄”,来一番轰轰烈烈的资金和技术的大博弈。不论哪路好汉,只要具备照明行业投资的高瞻眼光,就免不了深入照明行业的“江湖”。
市场竞争:不只是你来我往
谈及照明行业的发展历程,行业人士不应该只是以看客身份自居。当前的照明市场所处的竞争局势可谓百象丛生,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资金以及上游供应链的竞争、营销渠道的竞争,种种礼尚往来之下都掩藏不了照明企业之间竞争的蛛丝马迹。
照明企业之间人才的竞争并不是为了“赚人吆喝”而大举举贤纳士的招牌。一方面照明企业的人才流失比较频繁,其间形成的无形损失也不言而喻。照明企业赢得人才的竞争,不仅赢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为企业赢得无形资产,济济一堂而来的行业人才更是企业后续发展的备用驱动器。
资金、技术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各种渠道,不用明说自是企业揽金取胜的关键所在。流通意味着各项资源优势的整合、交流融通,是企业协作发展的润滑剂,这种润滑剂却不只是中国国情下的礼尚往来,酒席间的觥筹交错。竞争也不只是针锋相对,照明企业市场的竞争不一定要像茹毛饮血的原始战争那样血腥与残酷。照明企业之间的竞争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但是谈笑间没有竞争优势的照明企业灰飞烟灭的事情也不少发生。竞争的是照明行业优势资源的重新配给和重组,资源占优势的企业在运筹帷幄间谈论着“治小国如烹小鲜”的策划谋略,处于低端资源优势的企业却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但不管怎样,似乎存在即是合理,竞争是一种天性,企业总要活着,梦想依然站在那里,路途还很遥远。
珠三角是中国照明企业的摇篮之地。从中山古镇的灯饰灯具生产厂家开始,节能灯、LED灯生产厂家随着时间推动的脚步而开遍了珠三角。一是产业利好,房地产业的长期兴盛催生了市场潜能,其次是政策推动,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应的亮度提升整体的形象,再次就是居民消费水平和家居环境要求的提高,这些都是大量资本和企业纵身投入照明行业的外在动力。他们选择了为同一头鹿而追逐不惜,也势必考虑了某天被同伴遗弃或者分不到食物而忍饥挨饿的可能。盈利造就了企业竞争的本能,却也是生存的无奈之举,没有谁能诗意的栖居在森林法则盛行的大地之上。
政策风向:有奶不一定是娘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市场是最重要的风向标。但对于中国的照明企业来说,政策的春风似乎远比市场的风吹得让人舒畅。照明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光的城市和乡村夜晚肯定无法让人想象。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一直在推动着照明企业的发展,因为照明企业关涉到太多行业的发展,供应着生活、工业、医疗、办公、娱乐等行业对于照明的基本需求。但是国家政策在照明企业和照明产品方面也是有收有放,并不是有奶便是娘。
对于大多数的LED照明企业来说,国家规定的多项政策法规以及各项财政补贴无疑让各界认为LED照明企业是“嫡传长子”,而按照照明企业的成长时间和成长历程来说,LED照明企业只不过是初出茅庐、屋檐下打灯笼的最次子,而作为最先在珠三角成家立足的白炽灯企业来说,国家的节能政策规定,莫不让其家中揭不开锅、最终要另谋出路。当然这是历史和科技进步的使然,谁能乖乖地听话,多省些事,多创造些社会价值,政策和社会的呼声自然会偏向谁。当然,并不是说照明企业一味地讨好卖乖就能够政策恩惠,而确实要看产业和产品是否吻合政策补贴的条款规定,能够在创造自身利益价值的同时创造出多少社会价值。
节能照明企业的政策补贴和光污染相关的产品标准限制规定并不能反映照明企业经营的整体状况,照明企业也不能因为政策补贴和产品标准限制而坐享其成或者画地为牢,而是要将政策的风向视作前行的指示牌和动力,自力更生、改革创新。
价格竞争:一面挡风的旗
众所周知,2013年的照明企业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事件。LED照明企业倒闭、老板跑路、市场价格竞争引发的法律纠纷,资金链问题造成的上市跟风热潮,似乎负面消息一夜之间就累积在了照明企业的光环之上,沉重的抹去了一抹亮色。LED照明企业在排队上市,难道只有上市才能解决资金问题?真的是价格竞争让LED照明企业需要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经营者们抱怨“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是否属实?价格竞争是否真的成为了照明企业“成也萧何败萧何”的一面挡风的旗?
照明企业的原始动力来自于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下,上行的成本价格和下行的产品价格无异于让企业在本来惶惑的道路上遭到了迎面的当头棒喝。有些企业被打醒,有些企业则步入更深的昏迷,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的价格规范,恰恰成了照明企业昂首上眺的一面旗帜,呼啦啦的挡风飘扬却又望尘莫及。
企业合并:是出路还是意外
照明行业的并购案例似乎并不多见,事实上照明企业之间的整合并购对行业的发展是一种优势利导。照明企业的并购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于当前的无序竞争起到良好的规范引导作用,大企业能够免去“树大招风”的麻烦,少受诟病,小企业也不必因为自身的各种“短板效应”而苦求出路。
照明企业的合并反应了企业家们的一种心态,即是利益的共赢。所以照明企业的合并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还是对于社会来说,只有局部利益的得与失,而没有大局势中的损与辱,是出路而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