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三年“资本劫”:从非理性狂热到谨慎乐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14日报道2010年以来各路资本“卯足了劲”以砸钱之势冲进LED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理性谨慎是如今资本对待LED行业的态度。
“回报周期加长,不确定性增大,公司估值过高,投资商退出变难,说到底都是因为跟回报的预期有关系。”在深圳力合清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刘建云看来,资本对LED行业“理性谨慎”的态度跟预期回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事实上,在投资商眼里,能否通过IPO上市之后退出获取回报无疑是项目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刘建云坦言,如果上不了市,投资商会通过回购、并购退出。但回购退出,收益一般;并购退出,收益就得取决于项目的价值。
“现在资本对LED行业处于冷淡期,但其实质是处于反思、观察和等待期。应该看到,资本并没失去对LED行业的信心和兴趣,依然在等待和寻找,等待行业的相对规范有序,寻找其中可能的机会。”招商局银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威称。
从非理性狂热到谨慎乐观
面对前景可观的新能源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向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自2009年12月开始,LED板块逆势走强,几乎所有相关概念股股价均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创出历史新高。
LED曾经是资本垂涎的香饽饽。某LED产业研究所持续对LED产业规划投资的数据进行统计,2010年,中国LED产业签约计划投资额合计为2178.85亿元,同比增长248.6%。其中外延芯片投资额约1240亿元,占比56.9%;蓝宝石衬底投资额约227.2亿元,占比10.4%,成为投资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而在2009年该领域投资额占比不到1%。
2011年,中国LED产业签约规划投资额约为1945亿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外延芯片项目总规划投资额达890亿元左右,占比46%;蓝宝石衬底项目规划投资额达37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4%。
2012年,中国LED产业新增规划投资额约为1003亿元,同比下降48%。投资热点已经由前两年的上游蓝宝石衬底、外延芯片领域转移至下游应用照明领域,全年LED照明领域新增规划投资额为450亿元,占总新增规划投资额的45%。
对于LED阶段性的疯狂投资,卢振威认为,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势必追捧其认为的朝阳行业,但大部分的专业资本在此“盛宴”中其实相对理性,非理性狂热更多的来自于短期的逐利资本、部分地方政府和一些拟转型的行业企业。而这种非理性行为是体制、意识、发展压力、心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其必然性。
“获取经济效益是商业机构的第一主观动力。”卢振威表示,招商局银科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一直关注LED产业的原因也源自于此。但截至目前,尚未投资任何LED项目。
究其原因,卢振威表示:“初期是因为对LED行业、技术等情况了解掌握不够,不熟不做;中期也看中了若干LED企业,但因不认同企业家对企业发展过高预期、不认同对其公司估值过高预期,或因不愿意参与投资者之间非理性的对企业投资的争抢等原因,我们放弃了项目;后期是行业乱象、甚至是‘烂象’严重,我们保留多关注少行动的态度。”
与招商局银科不一样,深圳力合清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就陆续投资了包括茂硕电源、聚作照明、柏狮光电在内的4家LED企业,其中茂硕电源已经于年3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目前,力合清源创投对LED已经转为“短期谨慎”、但“长期看好”的阶段。“LED是万亿元规模的行业,目前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但市场空间巨大。”刘建云认为,“目前这个阶段,资本会相对理性、相对谨慎。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资本在LED所获得的回报暂时不乐观,回报期加长,不确定性增大,估值过高,退出变难,说到底都是跟回报的预期有关系。”
从上市狂欢到终止审查
对于拟筹集资本扩大地盘的LED企业而言,IPO上市已经成为企业进行融资和优化管理结构的重要渠道之一。
某LED产业研究所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成功登上资本市场的LED企业只有2家;2011年,这个数字刷新成7家;2012年,LED企业上市热度有增无减,以作为主营业务成功上市的企业有8家。同样是2012年,概念股迎来多事之秋,上市企业业绩变脸频频发生,让后续LED企业IPO之路增加了几分曲折。
据专业报刊记者调查,投资商目前对LED产业的态度基本上处于“暂时不再投资”、“持续关注不出手”的状态。而证监会对LED行业的态度,或许从几家LED拟上市企业被终止审查,可见一斑。
果不其然。2013年,LED概念遭遇寒流。记者从证监会官方网站统计发现,以LED相关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中,2013年度已终止审查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为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蓝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立翔艺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翠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6家LED公司。
在刘建云看来,LED领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第一波高潮已经过去。现在要等待第二波,等待企业自查、加强内部管理、消化市场、去除泡沫的阵痛期。
“未来决战还是在照明市场。”刘建云表示。
责编: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