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产业热现状冷思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长远来看,可持续的低碳和绿色经济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这无疑为LED照明等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以绿色生态照明为核心的新兴LED照明产业如今正在国内加速发展。一方面,我国政府正在加快实施助推这一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国内外企业也在加紧布局。多方合力将有助于我国LED照明产业突破障碍,迈上更高的台阶。
现状篇
千亿元产业受热捧
4月1日,东芝集团宣告进入中国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市场,其所属企业东芝照明(福州)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亮度相当于40瓦白炽灯的5.5瓦LED灯。此前的3月17日,东芝集团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终止了普通白炽灯的生产业务。作为东芝业务发祥之一的白炽灯产品在走过了120年辉煌历程后,退出历史舞台。
东芝集团全力“淘金”LED产业只是国内外照明企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照明企业都开始涉及LED照明产品,但还没有出现一家真正的龙头企业;国外照明企业也看到了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机遇,动作频繁,但尚未出现称霸一方的局面。可以说LED照明产业正处在市场酝酿和整合的前夜。
产业“蛋糕”快速做大
由于LED照明产品的节能优势,在一系列政策护航之下,其市场需求巨大。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指出,推动LED照明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自3个方面:户外照明、显示器和汽车照明。
在照明领域,2008年年底科技部、财政部启动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简称“十城万盏”)试点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10-20个城市推广30万盏以上LED市政照明灯具。据窦林平介绍,LED照明应用除路灯外,户外工程项目、大型活动等对LED照明产品也有大量需求。仅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给LED照明产业带来了50亿元的商机,上海世博会在LED照明上的投入高达10亿元。此外,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项目都给LED照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最快在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20%,带动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中国将进入全球LED照明市场前三强。
据了解,在打造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的思路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蛋糕”正快速做大。相关机构分析,2010年,中国LED照明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较2008年翻倍。
政策推动绿色照明
随着低碳经济的全面推动,绿色照明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9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提出明确目标: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功能性照明达到20%左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3-5家;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拥有自主品牌、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10家左右;实现年节电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4000万吨。
据悉,我国先后启动了绿色照明工程、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专项、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中也分别设立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LED照明产业链。
同时,我国LED照明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LED照明产业内的规模化企业数量和业绩显著提升。总体来看,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已达到规模化水平,重点技术产品发展比较成熟,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有了显著提升。
国外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单看中国的民用照明,就存在一个价值约400亿元的市场。”飞利浦照明(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毕柏翎透露了一个诱人的数据。在国外照明企业看来,中国的LED照明市场是一块值得竞逐的乐土。
“尽管停止白炽灯的生产销售短期内会对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影响,但我们已经开始在LED照明产品上发力。不久后,LED照明产品这一新业务会推动我们的业绩更好的提升。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未来的机会很大。”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田中孝明向记者表示,在全球节能的大趋势下,2009年东芝集团增强了全球营销体系建设力度,在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新设立了营业网点,计划到2015年,东芝全球LED照明业务达到3500亿日元,2020年达到1万亿日元。
国外照明企业的信心源于我国政府对LED照明产业的态度和LED照明产品本身强大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白炽灯淘汰计划,包括LED照明在内的节能灯产品获得强力扶持。此外,国内大型公用设施建设相继上马,加大了对LED照明产品的需求。
LED照明产品的节能优势则预示了其不可撼动的未来行业龙头地位。据业内人士介绍,1只11瓦优质节能灯在6000小时的寿命期内,比具有相同效果的60瓦白炽灯少耗电294千瓦时,节约支出160多元。
我国政府正实施“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项目,但相关的白炽灯淘汰路线图尚未制定完成,目前主要做法是国家发改委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向城市居民发售价格便宜的节能灯。对于国外LED照明产品而言,要想在中国市场实现规模化上量,价格成为最关键的因素。同时,短期内能否获得中国政府的支持也非常关键。
国内企业加紧布局
“照明企业如果不涉足LED照明,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达国内企业对LED照明的执著和偏爱。
据悉,国内照明企业如佛山照明、雪莱特、浙江晨辉、浙江阳光等一直在拓展LED照明业务。今年以来,重庆四联集团、台湾联电集团等企业的动作也十分引人注目。
记者从重庆四联集团获悉,该集团计划未来几年在重庆打造一条国内最大的百亿元规模LED产业链。根据总体发展规划,2012年重庆四联集团将进入百亿元集团行列,到2015年预计产值达200亿元,核心产业跻身全球自动化仪表前五强。
据了解,自2009年先后收购法国汤姆逊半导体公司、美国霍尼韦尔蓝宝石业务后,重庆四联集团目前拥有一座年产50万片蓝宝石基片的海外工厂,以及连通欧司朗、飞利浦等世界顶级照明器材制造商的市场渠道,拥有霍尼韦尔独有的世界一流蓝宝石生产与加工核心技术。
2010年年初,台湾联电集团在山东济宁的绿能事业投资持续扩大,开发成立联电济宁科技园。据透露,在针对LED及太阳能电池等生产链各环节进行的投资中,冠铨光电、联盛光电、联相光电、宝霖科技、永盛能源等共9家台湾联电集团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企业已入驻该园区。
据悉,2009年以来,台湾联电集团与山东省达成了新光源新能源产业战略合作框架,以济宁为投资载体,设立LED和新能源高新技术项目,预计5年内建成LED外延片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先期将重点放在LED基板、外延片、封装、产品应用上,打造LED完整的产业链。
济宁方面表示,未来联电济宁科技园将逐步建成完整的配套产业群,将成为国内大型的LED产品研发、制造、供给基地。预计这9家企业的全部项目完全投产后,联电济宁科技园年销售额有望超过100亿元。
记者还获悉,创维集团也将进入照明产业。今年1月,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照明筹备组到广东省中山市考察照明企业,欲寻找机会切入LED照明产业。筹备组首站考察了LED商业照明领域的领导企业中山市银星雨照明有限公司。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照明筹备组负责人表示,LED照明作为新兴朝阳产业,蕴涵了巨大的市场能量。创维集团经过20多年的奋斗,已从一个生产遥控器的小厂,跻身世界十大彩电品牌和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所以进入LED照明产业,创维看重的是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创维集团的产业链。
思考篇
创新能力不足待突破
“国内LED照明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的三大问题不容忽视,一是LED照明产业过热,二是LED照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三是LED照明产品在研发和推广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近日,在谈到国内LED照明产业发展现状时,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不无忧虑。
机遇与挑战并存
LED照明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安全照明、特种照明和普通照明光源等领域,其市场潜力超过千亿元。市场咨询机构锦秋财智分析认为,我国LED照明产业正在进入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未来5-10年将形成500亿-10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业内人士大多看好LED照明产业的前途,认为新光源将掀起一场替代运动,并最终以半导体照明灯具全面替代传统的荧光灯和白炽灯为此画上句号。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LED路灯节能一项,每年就能为我国节省就一座三峡大坝所发的电力。由于LED照明所具有的节能、环保优势,近年来,其全球产值年增长率都保持在20%以上,国内LED照明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也取得了强劲发展。在各级政府部门和诸多企业的努力下,我国LED照明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东南地区、北京与大连等北方地区四大区域,每个区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此外,各路资本也积极投资LED照明产业,投资规模增长迅速,仅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上马的LED项目总投资预算就已超过200亿元。
LED照明被看好,是因为其具有长寿命、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等优点。但从目前来看,LED照明产业由于成本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其应用还存在推广瓶颈。
窦林平认为,尽管目前国内LED产业投资和产能扩充不断加快,LED照明生产企业超过3000家,但其中70%集中于下游的集成应用环节,缺乏上游核心技术。而且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及标准缺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LED照明企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有效提升国内LED照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之中,是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大短板成国产LED瓶颈
尽管国内LED照明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其面临的短板也日渐凸显。
窦林平表示,LED照明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具有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而中下游的应用进入壁垒很低,缺乏核心技术。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LED封装约占10%-20%,LED应用约占10%-20%。从全球LED产业格局来看,美国和日本企业在技术、设备方面具有垄断优势,欧洲企业在应用技术领域优势突出。而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主要侧重发展封装和组装环节,产量占据世界第一,产值位居全球第二。
窦林平认为,我国LED照明产业主要存在三大发展瓶颈:第一,在核心技术(主要是芯片制造)方面与国外巨头差距较大,主要专利都掌握在飞利浦、通用电气等国外巨头手中。第二,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主要集中在利润率低的下游封装、组装环节,没有建立自己的标准和检测体系。第三,低水平盲目投资现象严重,容易出现恶性竞争。
“仅仅从配套环节来看,我国LED照明企业使用的辅助材料,如硅胶、贴片银浆、锡膏等,基本上都是进口,一些专用的测试仪器和生产工具也都依赖进口。显然,我们在这些环节上都需要补课。”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苏州纳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秉文指出,我国LED照明产业潜力巨大,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才奇缺、产品标准检测监督严重滞后、市场透明度不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优质资本及投资人以及国外公司到国内投资设厂加剧竞争等。
市场接受度令人堪忧
佛山市禅城区作为广东省LED节能路灯及亮化工程试点区,已于近日完成了大部分路段的路灯转换工作。但附近居民反映,安装LED路灯后,道路明显变暗,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专家分析,目前LED照明实现白光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红、绿、蓝三基色多芯片组合合成白光;二是使用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由LED蓝光和荧光粉发出的黄绿光合成白光,为改善显色特性还可加入适量红、绿荧光粉;三是采用紫外光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合成白光。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路灯以高压钠灯为主,居民普遍适应了黄色的照明路灯,接受白光的LED路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深圳翰田科技公司董事长巫振乐认为,这与LED照明产业缺乏上游核心技术有很大关系。据他介绍,由于缺乏上游核心技术,再加上LED照明产业进入门槛低,很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由于标准的缺失,目前市场上的LED照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照明效果。
窦林平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LED照明的普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首先,目前LED照明产品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虽然LED照明产品从长远角度来说具有节能特点,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和企业用户仍对其持观望态度。LED照明产品现阶段主要用于高档居室办公照明、汽车照明、政府采购等应用领域,平民化发展趋势较慢。
其次,LED照明上下游产品主要专利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国内市场上,欧司朗、飞利浦等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国外大企业对国内企业构筑起的“专利包围圈”,成为国内LED照明企业发展瓶颈。
虽然国内LED照明市场前景喜人,但国内企业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市民的接受程度、价格及技术因素的制约都是挡在LED照明企业面前的“高墙”。因此,LED照明在国内的推广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力度。
业界期待国标早日出台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教授刘木清认为,市场竞争在所难免,目前LED照明产品需要解决的是性能和价格问题。据介绍,受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影响,尽管价格上不占优势,但LED照明产品整体市场的扩大让行业看到了未来产业升级的前景。
事实上,国内照明行业目前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飞利浦、雷士照明、佛山照明、富士康等排名国内市场前十位的企业,其市场份额总量不到市场总容量的13%。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没有国家标准,LED照明现在是各自为政。珠三角地区有2000多家企业,但真正能够做到产品稳定、按订单生产的企业连一半都不到。刘木清认为,如果国家标准尽早出台,将有助于解决这个行业难题。
窦林平介绍,我国产品的国家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安全标准,属强制性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国际标准;另一类是应用及性能标准,属推荐性标准。“目前业内有一种误解,认为LED照明产品没有标准,其实这不太准确。前端如芯片、封装好的管子等确实没有标准,但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了十几项有关LED检测方法及模块的标准。”窦林平表示。
此外,鉴于LED的发光特性与传统光源不同,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灯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今年上报了几项LED照明产品的性能标准计划,其中包括LED道路灯具性能标准、LED射灯性能标准。今后还将视市场及产品发展状况,随时制定相关的LED照明产品性能标准。但按规定这类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窦林平强调,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今年及未来几年将以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为大纲,加强与相关单位及检测部门的合作,引导LED照明企业科学、合理、适时地研发和推出LED照明产品,促进LED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
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