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灯饰帮:期待“工业精神”到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总面积仅有47.8平方公里的中山古镇,登记注册工商企业1500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灯饰照明企业和个体户。灯饰产业还向周边扩张,形成了国内最具集中度的产业集群,生产全国60%以上的灯饰照明产品。
然而,如此庞大的产业集群,20多年的创业积累,至今却未出现产值超过20亿元的巨型企业。众多从业者解释称,灯饰行业没法做出大象级的企业,是行业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真正束缚这些企业主扩张步伐的,是从业者的经营理念,在商业精神的泛滥之下,无法回归工业精神。
一块适合长草的地方,要长出大树,须寻求“基因突变”,这或许是灯饰商帮实现成长突破的最佳路径。
王建平这样的创业故事,在古镇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分裂与克隆
在古镇,尽管灯饰行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现在仍然有不少年轻人准备创业,希望能白手起家。供职于某灯饰企业的电子工程师李万祥(化名)就是准备出来创业的其中一位。
李万祥准备创业的打算,目前的老板并不知道。但类似的情况在古镇却已司空见惯。奔走于街头的许多年轻老板,有不少就是从工厂里出来的——只要掌握了产品供应渠道并且有条件找到客户,就能做属于自己的生意。把生意做得有头有脸,有声有色,资金门槛不高,只需5万元或者更低。
新出现的创业者,很可能会沿着原雇主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做得好,不出三五年,便克隆出一家类似的公司。于是,短短20多年,古镇的灯饰企业从寥寥数家,不断“繁殖”到现在的1万多家。
“如果是做销售的话,你可以尝试着接单,然后让生产厂家去做。如果你不懂生产这一环节的话,这样做是比较安全的经营手法。”李万祥介绍说,他在古镇看到了很多创业者就是这样发家的。
发端于《古镇灯饰报》的兴邦产业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对灯饰行业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该公司报刊管理中心副主编詹小乐这样介绍当地的创业状况:从事这一行的门槛之低,只要有那么一点人脉资源,就算是只做螺丝钉,也能赚到钱。
古镇灯饰产业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有太多的成功案例刺激着一群有财富梦想的年轻人。古镇某灯饰厂总经理王建平(化名)就是按照李万祥所说的经营方式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老板之一。
王建平2000年大学毕业后,先在中山沙溪某企业担任外贸跟单员,后来从事电脑销售,攒到6万元后,便转行做灯饰产品。市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起初的创业充满了竞争的艰辛。王建平在古镇邮局旁边租了一面10米长的墙壁,用来挂样品。因为新入行,对生产技术不太懂,便从结构比较简单的台灯做起。
2004年,王建平完成了第一笔订单,自此生意走上正轨。5年以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已拥有自己的工厂,雇员40多名,年销售额600余万元。
可以肯定的是,自1985年起,类似王建平这样的创业故事,在古镇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区别仅在于,创业者出身于什么职业,处于产业链中的哪个环节,选择经营什么产品……不断地分裂或者克隆,从五金原料到成品装配,再到销售终端,每个环节上都不断涌入新的从业者。不排除有许多创业者在市场中折戟沉沙,但最终在行业立足甚至扩张规模的往往居多数。
于是,庞大的创业者队伍源源不断地加入古镇的灯饰产业集群,年复一年地膨胀壮大。据统计,目前在古镇,已登记注册工商企业15000多家,本地人口参与创业的户数达50%以上。以古镇为核心,向周边横栏、小榄、东升、港口等镇(区)延伸,形成了一个产值近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到了这个层面,就不想去冒险了。
3000万瓶颈
20多年的创业史,积累了上百家千万元规模的老板,但业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古镇的大多数企业似乎触到了“天花板”,体现为“3000万瓶颈”。也就是说,有相当数量的创业者将企业的规模做到3000万到5000万元后,再想进一步扩张就变得尤其困难。
对此,古镇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纯粹做灯饰,能超过一亿元的不多,做到3000万元的时候,管理上的难度就明显增加了,老板自身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他到了这个层面,就不想去冒险了。”这导致古镇规模在3000万到5000万元区间的企业堆扎严重。
业内人士解释,灯饰产品不以功能性为主导,而是以外观设计为主导,这种行业特点决定了灯饰产品的生产是“多品种,少批量”,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导致产品换新率太快,生产管理复杂度高,规模难以突破,所以出现“3000万瓶颈”。而照明产品则在品类上相对少一些,“瓶颈额度”也高一些。
不过,20多年的创业史,同样成就了华艺、欧普、开元等少数龙头企业,它们的规模突破了“3000万瓶颈”,个别企业年产值已过10亿元。
然而,古镇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老板,有没有企业家?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华人企业研究所所长苏启林博士回答说:“应该没有。”即便是龙头企业,同样面临“成长的天花板”。
苏启林于2007年带领研究小组在中山古镇等地,进行了一次题为《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的课题研究。6万余字的研究报告,背后是对当地产业、企业的大量调查工作。不可回避的是,讨论古镇老板的成长问题,是关注古镇现象的专家眼中的重要命题。
与苏启林博士的观点一致的不乏其人,古镇商会一位工作人员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与美的、格力这些企业的老板相比,古镇的老板比较确切的叫法应该是企业主,叫企业家还嫌不够份儿。”
兴邦产业报刊管理中心总编蔡洪波认为:“古镇知名企业并不多,真正的龙头企业也不多,即使有个别龙头企业,做着做着也‘不务正业’了……古镇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没几个。”
蔡洪波所谓的“不务正业”,是指部分龙头企业在资本达到一定规模后,不是进一步将品牌做大做强,成为企业中的“巨人”,而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润的其他行业,如房地产、餐饮服务业等。“实际上,灯饰照明行业的大企业并不在古镇。”
据调查,作为行业龙头的华艺灯饰,原本坚持走“优质”、“专业”路线为口号,并因此成为业界享誉盛名的灯饰品牌,然而,自2008年以来,该公司将位于外海桥的部分地皮用于开发房地产,这部分储备土地原本用于未来的项目扩张;胜球灯饰也在当地开发了胜球阳光花园,目前正待交房;另据了解,还有部分大老板悄悄通过投资工业用地,或批量购买房产等方式,投资赚钱。
草本变木本的“突变基因”,就是“工业精神”。
等待基因突变
早在2007年春季,古镇镇委书记吴润富就曾指出,古镇灯饰企业中,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仍然偏少,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在出口贸易方面,绝大多数是贴牌生产,极少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在某些出口国家,存在低价竞争,有引发价格战的危险。
吴润富所述情况,从事实上印证了格力集团创始人董明珠关于“商业精神”的观点: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长期用“商业精神”来指导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用利润的标尺来衡量企业发展。但这把“利润的尺子”把企业推向了追逐利润的沼泽,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等都是“商业精神”带给中国制造企业无法逃避的后遗症。
董明珠提出了“工业精神”这一概念,有业内人士将这个概念理解为“将一个行业作为事业来做,对产品的质量精益求精”,并与古镇一些企业家和业内人士进行了讨论。王建平是其中一位代表,不过,他并不认为灯饰行业需要这种精神。
“我就不会有这个‘工业精神’,灯饰行业大多是一个感性消费,外观更重要,品质是没有标准的东西。如果让我选择别的行业,比如空调,或指甲钳,我可能会讲,会把它做透,做成一个品牌,做到1000元一个。”王建平表示,如果将来企业做大了,他可能与华艺灯饰一样,同样会用雄厚的资金去做更赚钱的行业。
按照王建平的说法,不讲求“工业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灯饰企业连生存都很困难,没有讲工业精神的条件,正如“降龙十八掌”,没有修炼出相应的内力,根本就打不出威力,反被对手打死。
然而,已修炼出相当“内力”的龙头企业也并未打出“降龙十八掌”。有消息称,作为龙头企业的欧普照明和华艺灯饰,2009年正在酝酿上市。一位观察人士表示,“让人担忧的情况是,上市如果演变成商人行为,一旦有钱了,就资本运作,不是真正做企业,裂变成资本家,同样没有企业家精神。”
爱的华照明电器老板华云光所进行的战略调整或许代表了古镇企业主的思考和突围:2008年,该公司品牌战略从以往的营销主导,转变为质量主导,希望通过产品品质来取胜。这与古镇为数不多的出口欧美的企业战略比较相似。
华云光认为:“古镇这地方就像是一块适合长草的地方,具有草根精神。而类似杂生的草,是一群小企业甚至作坊组成的集合,洒下草种的土壤,便构成所谓产业集群,草本植物的特点便是一岁一枯荣,但会留下肥料,土壤的肥料积累得够多的时候,这块地上就能长出大树来。”
而草本变木本的“突变基因”,就是工业精神,当它在这个商帮里得到广泛认同时,这里就会出现巨头型企业。
刘翱铭、陈秀丽、安志林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