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吸顶灯成古镇灯都的顽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策划意图
组装吸顶灯现象由来已久,并对古镇吸顶灯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常州、临沂、重庆等较大型灯饰卖场集中地,尤其是配件市场比较齐全的地区,“山寨版”组装低端吸顶灯的情况日益严重,对品牌吸顶灯生产企业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古镇生产整灯的企业客源大量流失,整体销量同比下降约三、四成。据专业人士分析,“加上古镇原有的五六百家作坊式的小厂低价倾销,粗略估计,去年金融危机至今,至少有接近两百家大大小小的吸顶灯厂倒闭或‘转行’”。
“山寨版”组装吸顶灯威力果真如此巨大?为探明真相,本报特组织全国各地笔者对当地的组装吸顶灯市场进行一番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重点的灯具批发市场如常州、成都等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山寨吸顶灯现象,它正不断蚕食品牌吸顶灯市场。山寨吸顶灯为何存在?其未来发展又当如何?本报一一为您揭晓。
从2001年开始就以做吸顶灯起家的普斯照明老板贺棠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郁闷过,如今到门市洽谈和到厂里考察的客户特别少。前不久一个宁波的老客户来厂洽谈,竟然只要他们以配件的形式发货。“还不是为了一个‘省’字。”贺棠说起这件事,又好气又好笑。“这样他能省下一些加工费,各种瓦数的环形灯管在宁波也是满坑满谷的,在那里采购又可省一笔。”
迫于无奈正规厂家也“作坊”
9个年头的摸爬滚打让贺棠看到太多吸顶灯企业的沉沉浮浮,同时也“培养”了普斯照明左右逢源的“圆滑个性”:三证齐全,质量体系初见规模;有能力开模设计,生产整灯;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但同时他也会为别人贴牌加工,甚至无牌加工。
“说得专业一点是兼营OEM,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钱就赚。”说这话的时候,贺棠一脸的生意经。然而,当被问及为什么今年生意特别淡时,贺棠煞有介事地说:“不光是我们生意不好,今年古镇像我们这样品牌不响、渠道不深,生产加工‘两栖’式的吸顶灯厂家日子都不好过。”
货款难收众多配件企业染指吸顶灯
这是一家位于古一配件城出口处的门市,吸顶灯、现代灯、壁灯、台灯、节能灯等等琳琅满目,位置不错,租金不菲。每月每平方米接近四百元的租金令人咋舌。所以这里“蜗居”着8家灯饰厂,平摊高昂的租金。其中半边墙壁所摆放的,是奇峰电子老板曾国强以每月8000元的租金租下来摆设去年下半年上马的吸顶灯。
奇峰电子位于古镇曹三工业区,三年来一直做镇流器,老板曾国强就是工程师出身,镇流器的每个部件和制造工艺流程都烂熟于胸。之所以尝试做吸顶灯有两大原因:一、市场容量大、门槛低;二、配件收款周期过长、竞争太激烈。从古镇配件市场买进原材料,然后利用原有的十多名工人组装吸顶灯,“因为掌握了镇流器这个灯具的心脏,接到订单就卖,接不到就等。至少没库存,见招拆招。”曾国强的回答有点随遇而安。金融风暴后,原材料价格动荡,下游厂家订单不继,配件回款周期越来越长,空头支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不少配件企业纷纷染指进入门槛低的整灯领域,除了节能灯外,市场容量还在上升的吸顶灯无疑是诱惑力巨大的。这类配件企业,实力厚点的就建渠道造品牌,实力弱点的则做空头广告吸纳OEM订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碰碰运气,有鱼没鱼先撒上一网。
你情我愿作坊厂家和配件门市“勾搭”
普斯照明电子的彩页说明书除了自己厂里,放得最多的就是那两家相熟且只生产底盘的五金配件门市。他和这些门市结成了“友好合作”关系:凡是上配件门市来询问吸顶灯组装事宜的客户,门市老板就“推荐”普斯。笔者根据贺棠所“透露”的信息,在靠近古一配件城的小巷里找到了这家面积不小的五金配件门市。看到笔者拿着一些吸顶灯的图纸,门市老板娘便心领神会,主动介绍:“你们是买配件组装吸顶灯的吧?我这里只有底盘,如果要面盘、光管和加工的话找这家。”她所说的“这家”果然就是普斯照明。“买镇流器的话这两家都不错。”她另外拿了两个不同的镇流器过来。笔者看到镇流器上连基本数据资料都印得歪斜模糊,其质量之差就可想而知了。然后,老板娘将两家镇流器厂家的手机号码随便写在她自己的名片上。
据了解,该门市也有在平面媒体做广告,所以虽然今年古镇生意不怎么好,但外部市场订单却有增无减。“应该是江浙一带的吸顶灯组装厂多了,那边的业务同比增长了三成多。”
当笔者问及价格的时候,她淡淡地说:“我们是既批发也零售,批发的话五千个底盘以上大概每个可以再便宜两三分钱。要不,你先回去考虑考虑,想好了就打我电话吧。”看到笔者采购欲并不强,她也没多挽留。笔者算了一笔账,品牌配件和杂牌配件组装的吸顶灯价格相差不止一半。
房东只租不管提供生存土壤
古镇本为偏居一隅的农村式小镇,灯饰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经济大环境的改变。本地人借助土地资源优势,始终占领着寻租事业的制高点,其中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而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令大部分本地商人缺乏起码的商海搏击力。出租厂房、门市,甚至自己组织一帮子亲戚朋友匿藏在某幢自建楼房中搞起组装“游击事业”。
前店后厂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但门市和厂家之间的微妙关系依旧保持着“货不对板”的传统。门市成了喂养作坊式吸顶灯的奶源。与普斯照明不同的是,有些配件企业转型的吸顶灯厂连3C等质量认证都还没办,就已经将灯具摆上门市销售了。“不是不想办,是暂时办不了,因为厂房和生产规模等硬件不过关。”现在纯粹就是打擦边球。“反正你按时足量缴纳租金就可以了,其他什么认证之类的谁理你啊?”而正是这一层“金色保护膜”,门市里有证的“掩护”了无证的,照样“合法”经营。
一旦工商等有关部门查证,就避下风头,风头一过再继续开门营业,更有甚者常年白天休息,晚上作业。何况这种情况遍地开花,要逮个正着,好比油手捉泥鳅那么难。
吸顶灯发展史
吸顶灯起源于1995年-1996年间,因为开始的形状形似太阳,故当时有“太阳灯”之称,而又因为其紧靠屋顶安装,像是吸附在屋顶上,所以又称为吸顶灯。其后,随着亚克力、铝材、玻璃等材料的不断渗入以及外形、做工、功能的不断增加,“吸顶灯”一词已逐渐过渡为更宽泛的“顶灯”。
2000年左右的吸顶灯款式单一、材料单一,大多采用中低档材料,并以电感吸顶灯为主,但因为新鲜上市,价格不低,利润较高。
2000年以来,吸顶灯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0至2003年,“市场销量大,生产跟不上”;2004至2007年“牌子已不少,各有各的份”;2007至今是“竞争更混乱,大家抢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