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在照明节能路艰难前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我在照明领域从事、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经多年,坦率地说,做成的项目屈指可数。这并不是因为我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业主不满意,而是这种模式的推广确实十分困难”。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的“抱怨”,从业人员急切而无奈的心情溢于言表。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其进入中国已经多年。然而,这个在国外非常风靡的节能改造模式在国内却始终摆脱不了艰难前行的窘境。而相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或者是政府办公建筑的整体节能改造,在照明领域,尤其是市政照明领域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节能改造更是难上加难。利益主体缺乏足够动力、产品更新换代极快、行业诚信环境堪忧等诸多问题同时摆在了业主和服务公司的面前,让市政照明的合同能源管理前行之路充满坎坷。
企业:在夹缝中前行
“去年,我计划接手某工业园区的照明节能改造,按照计划和初步测算,更换节能照明产品后每天可节省电费开支9800元。如此显著的节能效果完全出乎了业主的预料,相比之下,从中获得的节能分享额度又不能令其满意。于是他们决定不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我们公司共同分享节能利润,而是直接投入了一笔资金购买了我们的节能照明产品,自己完成了节能改造。”这是青岛法兰克微电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俭荣给记者讲的一个真实案例。
其实这个案例在行业里并非个案,几乎所有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实际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将一次性的风险投入变为长期的效益分享,但分享总额一定会高于一次性投入额。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资本的时间价值认识不充分,对于分享总额高于一次性投入额不认可,于是很多合作项目最终就这样“流产”。
当然对于节能服务企业而言,所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于此。韩俭荣认为,节能服务企业还承担了技术与资金两个方面的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在于照明节能项目所采用的产品如果不是节能服务企业的自主产品,那么其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品质可靠性一旦不过关,必然会直接影响改造效果和合同履行;而资金风险则主要取决于对实施照明节能项目的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誉度的判断,业主在获得节能收益后是否能诚信履约,按期支付节能收益,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对此,从事该行业多年的上海三基欧能市场部经理陈继民也深表赞同。他说,为避免风险,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用户的资信调查评估成为不可或缺的程序,但尽管花费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进行评估,也未必能够有效地防止违约或毁约。除此之外,他还表示,一些业主的财务体制问题也成为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原因。“如上海轨道交通的车站照明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电感式T8荧光灯,这类光源正是T6荧光灯的节能改造对象,项目评估也表明有着极佳的技术经济评价。但是采用收支两条线的财务体制却无法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节能效益作为节能改造投入的补偿支出。看着如此巨量的高耗能光源无法改造,却无可奈何。”
正是在这种诚信、资金、技术、体制的夹缝中,从事照明节能改造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举步维艰。
业主:顾虑重重
当然,业主也有业主的顾虑。“这几年,有不少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跟我们接触,希望能参与到北京市道路照明的节能改造中,但是我们都回绝了。毕竟,道路照明涉及到城市的形象以及车辆、行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大意不得。所以我们对此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在对一些新型的节能照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轻易进行节能改造。”北京市路灯处有关人士向记者道出了他们作为城市道路照明管理部门的顾虑。
而中国节能协会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主任侯健的话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据我们调查,现在各地对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市政照明节能改造都非常谨慎,尤其是整个城市道路照明全部参与节能改造的少之又少。现在,照明产品的更新速度极快,地方最大的顾虑就是提供改造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后期运行、维护等会遇到困难,存在一定的风险。”
事实上,实施照明改造的业主在享受零投资、高收益的同时,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那就是节能服务公司所提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以及公司的服务能力是否过硬。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节能项目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各种技术参数只是理论数据和实验室的产品,并没有经过现场的实际运行验证,或者产品并不是节能服务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那么,其产品的节能效果、运行可靠性和产品单元之间技术参数匹配的合理程度,以及一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时如何解决,都是业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期待共赢
尽管艰难,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仍然在照明领域努力推行着。
今年,在洛阳、合肥、昆明等地,已经纷纷有项目准备或已经上马,这些城市或选择了一定区域、或更换了部分照明灯具甚至只是一些配套装置,以审慎的态度,逐步推进。相信随着全国城市照明节能改造工作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展示的空间。
要想真正实现双方的共赢,其实还是需要业主与服务公司的共同努力。某位多次参与过节能改造的林姓工程师就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节能服务公司一定要具备专业性,不仅要熟练掌握现有的节能技术,还应了解市政照明相关标准、技术现状和运行特性。每个城市具体情况不同,提供改造的光源、供电方式、照明质量、照明复杂性、城市路灯运行管理要求等都不相同,这就对项目中节能方式的选用、投资控制、节电率、回报、项目年限等都会带来影响,只有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高效的节电方案,才能获得最佳节电效益和降低对运行的影响。
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城市的管理部门、尤其是道路照明管理部门在这其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于一些城市多年来旧有的路灯采购、维护等体制实际上形成了挑战,管理部门应本着既促进照明领域节能减排、又确保道路安全的理念,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适合该城市道路照明发展的方式。而一个城市的照明系统如果能够科学、高效、节能的运行,最终的受益者显然是国家和普通百姓。“曾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市政照明领域的推广只是看起来很美,但我们相信,只要有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其未来的发展一定会真的很美!”陈继民颇有感慨地表示。这是企业的信心,也是他们最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