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再次被危机:OLED供不应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面板业再次“被”危机。日前有说法称面板企业两大增长引擎消失,液晶面板需求量不足,OLED产业无法迅速量产,面板业陷入青黄不接、拉动力不足的局面。而国内面板企业高管否认了这一说法,称供需持平,即便彩电市场需求下滑,也可以通过出售其他终端进行调节。
业内这样的担忧源自一份预测数据,日前,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平板电视消费者需求分析及市场预测》数据显示,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液晶电视需求已趋向顶峰,达到4500万台。未来几年销量增长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预计2014年市场需求将下降到4400万台。
这一数据向业内传递了一个悲观的信号,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不仅是彩电企业受影响,上游面板企业的出货量也将下滑,供过于求的局面将再次出现。
不过,对于这样的说法京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宇并不认可,他指出行业情况不能看单一数据坐标,一定要全面综合。彩电需求整体下滑并不意味着各尺寸区间都下滑,上升的尺寸区间可能就是盈利点。即便整体面板市场需求下滑,也并非单家企业的出货量一定下滑。此外,电视用面板下滑,可以通过其他终端产品的需求提升做补偿。华星光电CEO薄连明则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总的供求关系来看。每年面板的增长除了台数增长之外,尺寸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去的增长大致是每年长1英寸,现在是每年长1.5-2英寸,现在越来越往大尺寸方向发展。如果从目前全球电视机生产情况来看,如果电视面板面积平均尺寸增长1英寸,几乎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8.5代线工厂的产能,因为面板厂就像纺织企业一样,是按面积来算。此外,在电视机需求不旺的时候,面板就多切割显示器、监视器等小尺寸产品,所以看整个行业的情况不能只看彩电用面板的需求变化。
面板企业加紧推动新型产品量产,也被视为分散压力、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目前,LGDisplay在去年量产84英寸超高清电视面板的基础上,今年二季度开始量产65英寸和55英寸超高清面板。而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面板厂商也于2013年下半年纷纷开始加大高世代线的投入。
随着生产规模的提升,以及超高清与全高清产品价格差距的缩小,数据预计2014年4K电视销量将达到400万台。
此外,京东方在鄂尔多斯的5.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已于上个月正式投产。这意味着OLED面板市场将正式出现国产品牌的身影,成为中国面板品牌打破该领域外资品牌垄断的开端。不过,受限于4K技术导入和成本过高以及良品率等问题,OLED产业发展尚未进入成熟阶段。某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称,目前这两种产品良品率极低,尤其是OLED,良品率不足10%。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对未来的彩电发展趋势也做出研判,他认为未来在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推动下,OLED等新型技术的电视的导入期将缩短。而终端平板电视消费需求可能趋向于智能、高清、OLED等多功能的叠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