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苹果离曲面电视有多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三星、LG、索尼、长虹先后推出了曲面电视,三星、LG采用OLED方案,而索尼、长虹采用LED方案,虽然这四家厂商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共同给市场描绘的美好前景,譬如“沉浸式”体验、IMAX般的效果等等,无不让人觉得曲面电视才是电视的未来。
日前有设计师设计出了苹果电视iTV的概念图,采用的也是曲面屏的设计,虽然明知道这是假的,却还是让人忍不住去想,苹果什么时候会推出曲面电视?实际上在我看来,苹果离曲面电视的距离还很遥远,这其中有苹果自身的原因,也有曲面电视的原因。
苹果曲面电视概念设计图
曲面电视难有“沉浸式”体验
曲面电视为什么好?推出了曲面电视的厂商给出的答案是曲面电视可以给观看者“沉浸式”的体验,让观看者的观看过程更舒适。稍微详细一点说,就是人眼的视网膜是曲面的,平面图像经过视网膜传递到大脑的影像是扭曲的,而曲面电视是按照视网膜的角度来设计屏幕弯曲度,由此让人眼和电视画面“平行”,这样就会使更真实的画面通过视网膜传递到大脑。
索尼解释曲面电视为什么好
我们周围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平面的、曲面的、圆形的、方形的等等,看上去都没有什么不舒服感,这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就好像相机的镜头,是可以自动调焦的,通过屈光度的调节可以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只要在屈光度可调节范围内变化,人眼并不会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状态。人眼的结构相当于凸透镜,任何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什么画面人眼看到后都要经过大脑的处理,没有任何数据证明曲面在视网膜成像比平面在视网膜成像对人脑的压力更小,因此舒适不舒适之说不够切实。
1234任何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都是倒立缩小的像
还有一种说法,说人眼再看平面电视的时候,距离屏幕不同位置的距离是不同的,人眼晶状体需要不断调节屈光度会比较累,如果采用曲面,可以保证人眼距离屏幕不同位置的距离是相同的,晶状体不需要调节屈光度,会更有舒适感。实际上很多近视眼就是因为总盯着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屈光度得不到调节,最后导致疲劳所致,晶状体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内的调节对人体并无害处。此外,即便这种说法真的属实,也会出现只有一个位置能达到如此效果的情况,电视是全家共享的产品,到了曲面电视反倒要到“皇帝位”才能有好效果,这显然也是不妥的。
不过各大厂商所说的“沉浸式”体验也并非毫无根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观看者距离电视足够近或者电视足够大才能带来所谓的“沉浸式”体验,观看者才能有被画面包裹的感觉,目前的曲面电视只有65寸和55寸,这远达不到“沉浸式”体验的要求。我们稍微计算一下便知,55寸电视屏幕宽度大约为1.25m,而最佳观赏距离是4m,65寸电视屏幕宽度大约为1.45m,最佳观赏距离为5m,最佳观赏距离远大于屏幕的宽度,屏幕是曲面还是平面在人眼看来并无明显差异,这也就意味着,电视在屏幕无法足够大的情况下想带来IMAX般“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厂商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不然包括索尼在内的厂商也不会力推各式各样的头带显示器,索尼最近就推出了第三代头戴显示器产品,效果相当于20米观看750寸大屏幕,这才是“沉浸式”的体验,曲面电视比起来差的太多了。
没有超大屏幕难有“沉浸式”体验
两种曲面方案均不够成熟
目前曲面电视的实现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通过OLED屏幕来实现,一种是通过LED屏幕来实现,这也是时下曲面电视已经形成的两大阵营,但实际上这两种实现方案都存在不成熟的地方。
先说LED屏幕,LED屏幕本身的组成比较复杂,柔韧度也不够好,因此想做成理想的曲面屏并不容易。由于LED屏幕是由LED背光组件及LCD液晶面板两大部分组成,如果做成曲面的话很难保证亮度的均匀和较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屏幕边缘处还可能存在图像失真等问题,此外,曲面的LED背光组件抗冲击性可能也并不理想。索尼的曲面电视采用的就是LED的方案,它为了解决抗冲击性较差的问题,曲面电视实际上只有前面是曲面的,背面仍然是平面的,这样一来,机身的就变得比较厚了,达到了12cm出头,而索尼非曲面的电视厚度可以做到6cm到10cm左右。
1234LED方案相对比较复杂
OLED的优势在于自发光,这就可以在做成曲面的时候保证发光效率,也不会存在画面失真等问题,但OLED电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蓝色像素比红色像素和绿色像素寿命都要短,导致面板的寿面会低于LED电视。除此之外,OLED屏幕容易出现残影现象,存在烧屏的隐患。目前OLED曲面电视阵营的两大厂商为三星和LG,但是这两家的OLED标准还是不同的,三星使用的是RGBOLED技术,采用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与等离子和LED相似,LG则使用了WhiteOLED技术,增加了白色像素以提高亮度,两种技术谁优谁劣尚无定论。
OLED方案不稳定且标准不统一
OLED电视有烧屏隐患
1234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曲面电视的阵营已经初步形成,相对而言,LED阵营的方案成本更低,但是在效果方面不够理想,而OLED阵营的方案相对来更适合曲面电视的长期发展,但目前来看不稳定性是一个打问题,而且价格比较昂贵,达到9000美元到15000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5万5到9万之间,远高于普通LED电视的售价,甚至比相近规格的4K电视售价还要高。
曲面电视目前噱头意味更浓
对于目前已经推出曲面电视的厂商来说,也并不是看不到不同技术方案的缺陷,只不过电视这个产品已经大力炒了几个概念,从3D到4K再到智能,没有一个真正火起来,即便是目前各大厂商仍在热推的4K及智能,也顶多算是处于培育期,市场状态不温不火,因此大家亟需一个新概念来继续保持电视市场的热度,而曲面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吸引眼球的概念。以国产厂商长虹为例,据证券日报报道,长虹发布曲面电视后十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41%,不难看出,曲面电视在现阶段更大的意义在于吸引消费者以及资本市场的关注,短期内实用意义极为有限。
短期来看,曲面电视一方面是为了吸引眼球,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示实力,毕竟设计并制造曲面电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电视屏幕可弯曲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当屏幕真正的实现“柔性屏”,可以像画轴一样卷起来,也能够以任何需要的形态设置在任何需要的位置,这才是未来曲面电视应该做的事情。
苹果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并能引领行业的公司,但是苹果并不是一个激进型的公司,因此在曲面电视没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的时候苹果基本上不可能贸然跟进,况且,目前苹果连电视产品线还没有。虽然关于苹果电视的传闻四起,但还有消息称苹果因为iWatch而搁置了iTV的研发工作,做手表和做电视比起来,无论是产品的前景还是可操控性,都是手表要更突出一些,因此我个人也比较认可苹果先推只能穿戴设备后推电视的做法。
苹果离曲面电视有多远呢?我觉得还有很远很远。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