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像素密度研究:iPad Air显示面积缩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真所谓著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本来是想着研究一下新的iPadAir与老款iPad2在显示方面的差别,却没想到无意间深层次领悟到苹果与微软之间本质的理念、或者说是做事逻辑的不同。作为开场白,我想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iPadAir相比iPad2来说,屏幕尺寸同为9.7英寸不变,屏幕分辨率翻了一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向两个设备中导入同一个分辨率的视频,实际播放时的可视面积(不包括上下两条黑边)会不会有差别呢?如果你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犹豫了,那就说明你和笔者一样,忽视掉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逻辑像素密度。
为什么分辨率提升一倍,显示面积却没变小?
我们该如何找到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呢?很简单,实测!笔者共选择了3个视频文件,分别覆盖720P(1280*720)、1080P(1920*1080)、以及4K(3840*2160)三种分辨率(宽高比均为16:9、格式均为MP4)。
如果以比例(16:9)计算的话,iPadAir屏幕分辨率为2048*1536,那么以横向像素数为基准,其纵向有效视频显示像素数实际为1152,于是能够推算出此时的对角线像素数为2349个。iPadAir本身对角线长9.7英寸,对应像素数为2560(根据2048*1536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出),最终我们可以得出iPadAir当播放16:9高清视频的时候,实际显示有效可视尺寸为8.9英寸,iPad2也是相同的计算结果。
iPadAir当播放16:9高清视频的时候,实际显示有效可视尺寸为8.9英寸
现在,问题来了:按照刚刚我们算出的8.9英寸来说事儿的话,假设现在刚好有一部适合在iPad2上播放的16:9视频(分辨率1024*576),同样还是这段视频放到iPadAir上来播放,可视面积会不会不同?iPadAir会不会出现自动拉伸或自动缩小的情况?刚刚提到的3段视频实测证明:iPadAir并不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情况。相反,在显示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还要高于iPad2,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和我们在Windows系统方面的“常识”有出入呢?
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统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哪种形态的PC,无论你运行的是什么系统,在我们改变屏幕显示分辨率的时候,系统的图标就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观移动终端则完全不同,屏幕分辨率是固定的,那么为什么不足或是超出屏幕分辨率的视频文件,也能够正常地、完整地显示播放呢?
12在PC端,我们常常说的屏幕分辨率,其实并不是屏幕自身的物理分辨率,而是操作系统所认为的逻辑分辨率。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同样一块金砖,打一个金戒指和打一条金项链,它们单位体积的含金量肯定是不一样的。相同的逻辑套用到iPad身上,相同的屏幕尺寸,针对Retina分辨率重新优化的图标,单位面积所容纳的像素点更多、像素密度更高,这就直接导致了画面的更加细腻。
至于播放视频也是同样的道理,更高的像素密度带来了更精细的画质,系统只需要知道屏幕显示的逻辑像素密度就可以了,这无论是对于显示本身、还是App的延续性,都是很有好处的。也就是说,如果以iPad2的物理分辨率1024*768为例,按照16:9来计算的话,其屏幕横向逻辑像素密度即为1024÷16=64dpi。即便是iPadAir的物理分辨率双倍升级,只要重新定义dpi这个接口,系统就能够轻松应付图片显示、视频播放、App运行等操作,这也正是PC端与移动端的核心区别。
网页浏览200%放大对比
乔布斯的控制欲,导致了苹果的产品几乎都力求完美;盖茨与乔布斯在商业化模式上的差异,导致了Windows系统虽基本统治了全球的个人电脑,但从未与品质、品味、精致有关联。iPhone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移动互联网,iPhone、iPad的几次换代,让我们看到了苹果相对更有逻辑性的长期演进路线,看似已经被超越的屏幕分辨率,实际上是在酝酿更长远的规划,相比之下Android与WindowsPhone移动终端,在硬件方面就有点儿缺乏延续性,缺乏与App之间的软硬齐头并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