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Watch创始人:可穿戴设备不淘汰智能手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视频文字实录:
可运行app、可打电话的手表
我是inWatch智能腕表的联合创始人李昂,在演讲前先让大家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我们所做的事情。正如大家所见,我们团队搞了一个可穿戴智能设备——inWatch智能腕表。去年年初,我的合伙人王小彬找到我说想搞一个可以上网、运行App、打电话的手表时,我脑补了一下这个手表的样子,感觉非常酷,于是我决定加入团队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在当时还没有智能穿戴的系统概念,我们的想法也仅仅是要把智能手机的功能加进去,同时又不能做得像手机。
我们的第一个原型机是用了1.7寸的屏幕,巨大无比,就像把一个iPhone5绑在了手腕上,很重、很大,糟糕极了,我们开会决定推倒一切重新做。我们和工业设计师达成了一致的想法是这个手表一定要让使用者感到舒适,不能有任何的违和感,不能让用户觉得戴我们的手表是个累赘。我们决定选择iPodNano大小的屏幕,就是现在我手上戴着的inWatchOne。
你们看我戴的样子,可能感觉这个手表还是很大,那是因为我比较瘦,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男子,戴着都会感觉到非常舒服,不会像我戴着感觉很大。
这款inWatchOne智能手表用了1.54寸大小的OLED彩色屏幕,240*240的分辨率、主频1.2G双核CPU、8G的存储空间、安卓4.2的操作系统,有云知声的语音控制、支持蓝牙功能、带有200W摄像头,更重要的是,这个小设备能够打电话。
可穿戴式设备不是为了淘汰智能手机
听了我这么一连串的配置介绍,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了这个小手表就可以淘汰手机了?
我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可穿戴设备不是要淘汰我们现有的智能手机,而是要弥补智能手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智能手机刚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预测它会不会淘汰PC?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PC依旧是PC,它没有消亡也不会消亡,只不过从第一屏退到了第二屏而已。同理,一个优秀的穿戴式设备必须知道如何同时跟多个设备互动,包括电脑、汽车、手机等等。如果一个智能穿戴设备不能很好地跟多个屏幕配合,那么这个可穿戴式设备未来一定不会有有任何发展空间。
我身边有些运动爱好者,他们在跑步时手臂上会绑上一个手机,一边听歌一边跑步。小一点的手机我看还好,但是前几天我在三里屯看到一个外国姐们绑了一个超大号的三星手机在胳膊上,我感觉很滑稽。现在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尚未普及,一旦技术成熟,我认为对运动爱好者是个好消息。你可以想像一个慢跑爱好者戴着一块智能手表,既可以精准的记录他跑的步数,又可以听着歌曲,还可以及时地接打电话,这难道不是一件令运动更快乐的事情吗?
以前这些功能全部是由超大号的手机来承载,现在仅需要一块智能手表就能解决这些事情。
我们来看一个穿戴式设备最佳的使用场景,这个图片一个自行车公路赛的照片。
12假设里面的自行车爱好者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骑车,在骑车的时候他用手机接电话是非常地不方便也不安全的,即使有蓝牙耳机,他也不能清楚地了解来电信息。假如他骑车的时候戴着智能眼镜或者智能手表,那么他就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处理这些信息,达到安全、高效、方便。
其实,智能穿戴设备也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我前几天看到一个消息,一个澳大利亚的团队做出了一个智能设备,它是智能尿布。如果我们有个婴儿,给他穿上智能尿布之后,一旦这个婴儿尿尿后,我们家长的手机就会立马接收到一条信息,我们就能立刻赶到婴儿身边去给他更换尿布,这样让婴儿舒服,也让家长去做得放心。同样优秀的产品,我还见到过能检测汗液的智能T恤、智能鞋子、智能袜子和智能裤衩,我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出现智能指甲油、智能牙齿什么的。
电池容量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阻碍
在智能穿戴的发展中,也受到了很大阻碍,其中最阻碍智能设备发展的是电池技术的落后。
就拿我们的inWatch智能手表和GoogleGlass来举例,我们两个设备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就是续航时间不够。以目前全球电池技术来看,都无法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像我们的inWatch,就采取了一个非常取巧的折中办法。我们用了无线充电,就是我们PPT中黑色的大家伙,当你晚上回到家睡觉的时候,只要把智能手表摘下来放在这个大家伙上,它就能充电。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它就是一个充满电的手表了,我认为这个创新是我们团队在最残忍的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
2007年1月9号,乔老爷子在硅谷发布了第一代iPhone,距离今天也不过仅仅过了2300多天,这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GoogleGlass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将会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
最后一张图片是我最喜欢的自由领导人民,寓意着即将到来的可穿戴智能时代会有更多我们想像不到的创新诞生,会有我们想像不到的技术革命发生,而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在这个领域,我们跟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外的创新团队都处于同一个起点上,我们用同样的技术。我们相信中国的可穿戴技术也会发展得非常迅猛,不落后于国外其他国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