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中心移至大陆:各厂商战略调整分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面板市场发展至今,尤其近几年来,变化很大,日企的表现尤其明显。随着全球TFT产业重心转移到大陆,韩日台及大陆面板厂商竞相调整自身业务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全球面板市场状况。
日本面板厂商经历地震、亏损等内外因素的考验,液晶面板业务全面萎缩。经过分拆组合、并购合资等多种方式,以超大尺寸液晶面板为主的夏普和以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为主的JDI,两家企业把相关地优势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了拳头出击全球面板市场,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夏普也顺应时势与中电熊猫合作在南京建设8.5代液晶面板线,以取得市场主动权。
韩企三星、LGD自去年转移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到中国大陆后,把主要研发精力集中到AMOLED面板领域。三星5.5代AMOLED面板产线已经量产,8代AMOLED产线正试产;LGD8代AMOLED面板产线也将建立。两家企业近来先后推出55英寸的OLED电视,也推出曲面OLED电视面板;在小尺寸AMOLED面板领域,两家企业占据全球90%以上的份额。近来又先后推出柔性OLED面板,弯曲面板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产品上。
台湾以群创、友达为首的面板业者也停止了新产线建设,友达在大陆仅有的昆山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建设进程根本没有时间表,仍处于观望状态。随着大陆8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线相继投产和量产,在本土面板厂商和韩日面板厂商的夹击下,台湾面板厂商在大陆市场份额将会急剧萎缩。目前,台湾面板厂商已经放弃了32-46英寸之间的市场阵地,其46英寸以面板市场也将逐步被蚕食。
台湾面板厂商打法仍以技术优势取胜,在3D面板、4K2K面板等附加值大的面板领域优势明显,未来这一优势将保持多久,现在很难说。台面板厂商的LTPS、IGZO面板良品率低,产量不高,而在AMOLED面板技术领域已经落后与韩国和日本。当在大陆面板市场价格竞争不过本土厂商和韩企,又没有巨量出海口的台面板厂商,未来如何发展是他们亟待解决的大的战略问题。
大陆面板产能在未来几年将急剧飙升,本土面板厂商凭借各种利好获得丰厚的利润。但以规模取胜的本土企业相对于日韩台面板厂商在产业技术上处于弱势地位,面对着LTPS、IGZO、AMOLED等各种面板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跟随着的角色。虽然本土面板厂商在某一技术取得暂时
性的突破,但无法改变目前所处的地位。特别在AMOLED面板研发及量产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日韩台面板厂商。
近年来,全球面板市场格局的急剧改成,背后都是显示技术进步的结果。
大尺寸面板领域:大陆扩产TFT-LCD韩日台试水OLED
从2013年底到2015年,中国将陆续有8条本土8.5代TFT-LCD液晶面板产线进入生产,包括京东方合肥8代线、京东方重庆8代线、华星光电深圳8代新厂、中电熊猫南京8代线、三星苏州8代线、LGD广州8代线等,目标都是锁定中大尺寸及电视应用面板。
12345从全球面板产业格局看,在大尺寸TFT-LCD领域,只有大陆在增加产线,扩产产能,而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在做面板业务结构的调整,并且会根据全球面板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面板产能。彼消此长下,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占率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改变了全球面板产业格局。
据DisplaySearch预估,2015年第四季大陆面板厂在8代线市场占有率将从2013年第四季19%、增长到2015年第四季的39%,同期间韩国8代线产能市占率将从60%降到46%。韩国与中国大陆8代线面板产能合计市占率将达85%。而中国台湾8代线面板产能则从2013年12%降到8%。日本8代线面板以上产能则从2013年9%降到7%。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2015年韩国面板厂商在大尺寸面板市场仍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三星、LGD在韩国8代液晶面板工厂产能巨大,且产品多样化;而中国的8代厂尽管在近几年建造速度惊人,但仍处于早期阶段,且每单一工厂产能相对较小。
中国大陆本土面板厂商以规模和超低价不断蚕食原是韩日台的大尺寸面板市场份额。逼得日韩台面板厂商不得不调整原有业务结构加以应对。另外,从关税方面考虑,如果关税提高至8%,韩国、中国台湾的面板企业将无利可图,加上关税。其大尺寸面板价格将完全失去竞争力。
以三星、LGD为首的韩国面板厂商化被动为主动出击,两家积极在大陆建设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为节省成本,把韩国高世代面板工厂的设备转运到大陆生产,尽量减少固定资金的投入。未来大尺寸面板不足产能将从中国大陆华星光电、京东方以及台湾面板群创、友达处加以补充。三星在应对未来市场挑战方面加以布局,除在苏州建立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外,还入股大陆面板厂商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线、夏普10代液晶面板线等,扩大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来源渠道,这既节省了大规模扩充产线带来的资金负担与风险。
此外,三星和LGD在大陆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为避免和本土面板厂商正面交锋,将采取错位面板产品经营方式,着力生产高附加值面板产品。LGD广州高世代线也与创维等本土企业合资建设,以
分担资金压力。
三星、LGD所做着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集中优势资源研发和发展大尺寸AMOLED面板。两家建设的8代AMOLED面板产线,虽被推迟,但并没有放弃,一直在推进中,大尺寸OLED面板的电视样品已经推出,近期两家有先后推出曲面OLED电视新品。或许UHD、OLED和柔性屏幕是韩面板厂商未来主攻的三个方向。
日本拥有很多电视品牌,但其面板产业除夏普外,都以代工或者外采的方式从韩国、中国台湾获得。在夏普将龟山第2工厂(三重县龟山市)的8代面板产线转而生产智能手机用IGZO液晶面板后,只保留了位于大阪府堺市10代液晶面板线,由于产线产能开工不足三成,不得不吸收鸿海、三星、高通等企业入股,提高产能利用率,除自身用外,还供应三星、鸿海、LGD、大陆终端厂商等代工或整机厂商。当夏普看到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转移大陆趋势不可阻挡,手握液晶产业设备制造和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的夏普,开始与大陆面板企业中电熊猫接触,此次与上次卖给中电熊猫6代线设备作为处理落后产能不同。两者在南京兴建一座高世代液晶面板厂,夏普将提供最先进的IGZO面板技术,其不但可以获得数百亿日圆的技术费,又可乘机扩大大陆面板市场占有率,可以说一举多得。
但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如果把高世代液晶面板转移中国大陆,就近虑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接下里就是从组装企业、设备与材料供应商也要相应地转移过去,这对中国台湾经济无疑是伤筋动骨的事,并且会进一步加剧台湾经济空心化。日本转移液晶面板产业到大陆,手里还握有显示产业的设备制造以及上游原材料关键技术;韩国转移液晶面板产业,手里保留有AMOLED面板产业,并且这一产业已经产生巨大的效益;那么台湾转移面板产业到大陆,中国台湾还剩什么筹码呢?
未来的大陆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当日韩及大陆本土面板厂商激烈争夺时,台湾面板厂商只有看的份,这并不是什么耸人听闻,这将很快变成事实。
目前,台湾面板业者也认清了液晶产业发展趋势,正与日企联手,借助日本显示技术和台湾高效率产能,在AMOLED面板领域抗衡韩国面板企业,在液晶面板产业,以IGZO、LTPS等显示面板来抢占大陆市场,以技术优势取胜。当日韩在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厂投产后,这种优势将荡然无存。
所以台湾大尺寸面板在全球市场份额快速下降是不可避免。
中小尺寸面板领域:三国四地各有偏重
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日韩及中国台湾、大陆三国四地的发展各有偏重。日企利用LTPS、IGZO面板技术着力发展利润较大的高端中小尺寸面板,供货对象大多是苹果、三星、亚马孙等一线国际大厂;韩企垄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场,以小尺寸AMOLED面板量产优势,以先人一步攫取高额利润,韩企三星LGD合计拥有全球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场90%以上的份额;台湾中小尺寸面板业者特点就是出货量规模巨大,约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陆中小尺寸面板业者特点则以入门级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较大。
12345近年来,由于中小尺寸移动终端在全球市场持续火热,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各种因素刺激下,全球中小尺寸面板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2012年,中国大陆中小尺寸面板生产总值约为35.3亿美元,在全球市场所占的比例达到了11.9%。预计2013年的生产总值为4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球市场的10.9%。
由于全球及大陆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需求旺盛,台湾面板厂近年持续把产能转进中小尺寸面板领域。其中华映、彩晶的产能全数转进中小尺寸,而友达、群创也把5代线以下的产能大幅度转进中小尺寸面板。据台湾资策会MIC预估,2013年台湾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将达15.69亿片。
而大陆中小尺寸面板业者近几年也积极强进,与台湾业者直面竞争。据DIGITIMESResearch预估,2016年大陆中小尺寸TFT-LCD面板产能将占全球是35.7%份额。因为京东方、中电熊猫以及龙腾光电等,均将更多资源集中在中小尺寸应用上,产能也分别向中小尺寸面板产能转移,其中京东方把6代线及以下产线全部转投中小尺寸面板领域。未来台湾中小面板业者将受到大陆强有力的调整。如表2为大陆主要中小尺寸TFTLCD液晶面板产线产能情况。
大陆面板双雄京东方、天马微电子旗下5.5代LTPSTFT-LCD产线均可导入量产。对于起步相对较早的大陆面板厂,凭借掌握的资源丰富,拉升自家LTPSTFT-LCD战斗力。京东方旗下的8.5代线,仅有合肥厂仍将全数产能用以生产大尺寸面板,北京及重庆产线均将部分转向生产中小尺寸面板,且力图导入IGZO技术。到2015年,将京东方6代线及以下将全数生产中小尺寸面板。天马微电子已彻底转型,聚焦中小尺寸面板,产品包括低端STNLCD、中端a-SiTFTLCD、高端LTPSTFTLCD、AMOLED面板。深超光电深耕5.5代线以量产中小尺寸LTPSTFT-LCD面板。
日本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动作不小,除去年由索尼、东芝和日立小尺寸面板业务拆分后合并成立的公司JapanDisplay(JDI)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业者。JDI供应的中小尺寸面板也以LTPS技术为主,生产超高像素、高精细的面板。并且已研发出一款5.2英寸(解析度1920x1080)智能手机用Full-HDOLED面板,并计划于2-3年内进行量产,希望打破由三星独霸中小尺寸OLED面板局面。夏普也将8代及以下的面板产线全部转移生产中小尺寸面板领域,主要以高端中小尺寸IGZO面板为主。
由于日企和台湾面板业者在下游消费厂商层级不同,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形成了错位竞争。当台湾面板厂商如彩晶投入IGZO制程开发,2014年导入量产,将与日企直接竞争高端中小尺寸面板。不过,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尚未正式量产供货。目前,JDI全力冲刺中小尺寸应用,在全球市占居第一位,对台湾业者造成不小的压力。
目前,韩企三星、LGD以生产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为主,在中小尺寸TFT-LCD面板需求上,除了采购韩国本土面板业者,还大量采购日本、中国台湾两地的中小尺寸面板,以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而小尺寸AMOLED面板在量产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优先供应自身品牌的需求。当前三星拥有4.5、5.5代AMOLED面板产线各一条,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AMOLED面板的需要,欲建设AMOLED6代线,已处于与设备供货商洽谈阶段。
12345另外,三星、LGD在柔性AMOLED产品研发上也到了量产阶段。今年10月份,三星推出旗下首款配备5.7英寸弯曲的SuperAMOLED屏幕的智能手机GalaxyRound产品。同期,LGD也宣布针对智能手机推出的可弯曲柔性OLED面板,已经进入大量生产阶段。据悉LG所推出的柔性OLED面板是由塑料设计,并透过薄膜型封装技术将保护膜附着到面板背面,能有效提升其硬度及可弯曲性,该面板厚度只有0.44mm。
所以韩国业界认为,韩国显示器产业将进行结构重组,把研发和生产的重点转移至高像素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用显示器和UHD、OLED、柔性屏幕等高附加值产品上。
日韩及中国台湾、大陆三国四地虽在中小尺寸面板发展上各有偏重,但对高端面板如LTPS、IGZO、OLED及柔性OLED面板的争夺日趋激烈。随着300ppi以上高分辨率手机及平板电脑陆续上市且受消费者热捧。日韩及大陆各大面板厂均持续针对可用以生产高分辨率面板的LTPSTFTLCD进行扩产。其中,日韩厂商直接往6代线(1500mm×1800~1850mm)发展,而大陆京东方及天马微电子则皆拓展5.5代线(1300mm×1500mm)产能。除用以生产高分辨率TFTLCD面板外,因LTPSTFT适合作为驱动AMOLED面板之用,未来也有可能伺机转向AMOLED面板生产。在柔性OLED面板方面,今年维信诺发布3.5英寸单色柔性AMOLED显示器和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全球最薄并可大规模量产的柔性显示器背板;不久,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成功4.8英寸、厚度100微米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韩企三星、LGD也相继推出柔性OLED产品,并宣布今年下半年量产;日企凭借着自身先进的显示技术冲击柔性OLED领域。
相较于日韩及大陆厂商在高端中小面板领域积极扩产,台厂友达及群创针对LTPSTFT-LCD的扩产进程则相对保守。尽管DIGITIMESResearch预计到2016年,台湾中小尺寸TFT-LCD面板产能占全球仍将可达37.%,居全球之冠,但主要贡献仍来自6代a-SiTFT-LCD产线转产中小尺寸面板,以应大陆中低端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需求,在此类低端面板产品毛利率急速下滑且面临大陆厂商竞争状况下,台湾面板厂商因LTPSTFTLCD产能不足有陷于战略劣势的隐忧。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