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角400多人:欧菲光和莱宝被指抢单又抢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大陆业者来台高薪挖角、低价抢单又一桩!对岸触控面板厂欧菲光今年来台挖墙脚,向宸鸿、接口、洋华等台厂大举挖角,人数高达400多人,祭出薪水平移(数字不变,币值变人民币),也就是台湾薪水的4~5倍。
另一方面还大动作抢单,拓展台湾触控笔记本市场,以低于市价约5~10%的报价,拿下双A平板计算机和触控笔记本订单,对于台湾触控面板厂造成威胁。
大陆厂商来台挖角已经不是新鲜事,只要是大陆正在发展、而台湾又有的产业,大陆人往往祭出高薪策略挖角,而且经常是整个团队挖过去,立刻可以上线,TFT面板如此,LED、太阳能亦然,现在又重现在触控面板产业。
今年快速扩张的欧菲光也大动作来台挖角,同样祭出薪水平移的策略,也就是在台湾拿多少薪水,跳槽之后同样的数字以人民币计价,换算下来约是台湾薪水的4~5倍。市场传出欧菲光来台挖角,不仅锁定研发人员、工程师、甚至还包括业务人员,人数高达400人。
对此,触控面板厂商表示,不清楚挖角的事,而且人员流动率也属正常。
WitsView研究协理邱宇彬表示,欧菲光、莱宝高科等大陆触控厂为了争取台湾市场,在台湾设有办事处,招募业务和工程师,来台挖角目的不仅是为取得技术人才,同时找业务人员也是为了直接抢攻台湾市场,就近争取双A、宏达电等品牌大厂订单。
欧菲光目前在触控笔记本上最主要的推广技术为GFF双层薄膜,不过今年来台抢滩,针对台湾双A两大品牌,主打最新金属网格技术,目前触控面板并已打入双A供应链,供货产品包括平板计算机、触控笔记本。
至于莱宝高科则是压宝OGS单片式触控面板。邱宇彬指出,大陆触控面板厂报价相当积极,欧菲光触控笔记本面板报价策略贴近现行的GFF薄膜触控,相比目前触控笔记本主流产品OGS面板报价还低了5~10%以上,很有价格竞争力。欧菲光今年已经陆续拿到三星、索尼等一线手机品牌大厂的薄膜式触控面板订单,瓜分洋华、接口的市场,对于台湾触控面板厂形成强大的威胁。
欧菲光低价抢单被指破坏触控面板行情
大陆触控面板厂欧菲光大举入侵,是触控面板市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翻盘的一大主因。
欧菲光是大陆品牌大厂联想扶持的触控厂,联想是欧菲光最大客户,并拿下华为、中兴与小米等大陆品牌手机与平板厂订单,欧菲光挟资金、产能等优势,大举低价抢单,颠覆市场秩序。
随着订单源源不绝而来,欧菲光股价今年以来飙涨超过1.7倍,也让现年41岁的董事长蔡荣军一夕暴富。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7月时统计,持有欧菲光22%股权的蔡荣军身家净值达10亿美元(约新台币294亿元),首度挤身亿万富豪俱乐部。
从大陆崛起的欧菲光,积极拓展海外客户,成功拿下三星与索尼订单。今年欧菲光还跨海来台,直接在台湾设立办公室,抢下宏碁与华硕等台系笔电品牌的订单,让台湾触控厂尝到苦果。
欧菲光快速崛起,早已让触控龙头F-TPK宸鸿董事长江朝瑞备感威胁,宸鸿今年初先声夺人,在厦门控告欧菲光侵权,希望能阻止欧菲光坐大,但并未奏效。
1234欧菲光:量产纳米银触摸屏 供货全球前六大PC品牌
目前,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宏基、三星等全球前六大PC品牌,合计已经有超过60款机型在本公司开样,并开始部分批量生产。
纳米银金属网栅透明导电膜触摸屏相比较其他同类技术路线的触摸屏有较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触控感应层超低方阻(阻抗低),触摸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覆盖触摸屏的尺寸大,从5-65吋全覆盖。
2、触摸屏强度优于OGS产品。
3、纳米银金属网栅透明导电膜触摸屏具有良好的成本优势,材料成本低,制程工艺简单,流程短,生产线弹性高。
4、纳米银金属网栅透明导电膜触摸屏产品柔性好,可弯曲,可完全支持即将到来的柔性显示触控一体化的新型消费电子产业的需求。
莱宝高科:押宝OGS触控技术
随着竞争加剧,曾经的触控龙头莱宝高科因GG(Glass-Glass)产品被更具成本优势的GFF(Glass-Film-Film)产品替代而日渐衰落。为谋求再崛起,公司押宝OGS(One Glass Solution)技术,向下游一体化战略转型。
目前,莱宝高科的OGS产品已投产,但良率仅有75%,仍需提高。那么,随着OGS产品产能急剧扩张,尤其是重庆莱宝的投产,良率的提升,莱宝高科可否重新夺回曾经的荣光,实现业绩翻身呢?
为此,10月10日,在深交所举办的“践行中国梦-走进上市公司”系列活动中,证券时报网记者和投资者走进了莱宝高科的光明厂区。
GG产品被GFF产品替代
曾经,凭借着触控技术的领先优势,莱宝高科在业内一度没有竞争对手,并成为苹果手机的触摸屏单元供应商。然而,随着触控技术的演进,公司的GG产品被更具成本优势的GFF产品逐步替代。在GFF产品结构中,以更具有材料成本优势的PETfilm替代GG产品的Sensor Glass。
在GFF产品的竞争下,莱宝高科GG产品量价齐跌,产能利用率不足,业绩连续大幅下跌。
1234财报数据显示,莱宝高科净利润2011年达到阶段高点,随后持续下滑。2012年,莱宝高科实现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69%。2013年中期,公司业绩依然无起色,仅实现净利润2640万元,同比下降67%。与此同时,公司预计2013年前三季度继续同比下降50%至70%。
同时,莱宝高科毛利率也在下降。2013年中期,公司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8.37个百分点,其中,GG产品毛利率更大幅下降12.13个百分点。
押宝OGS技术
在此背景下,莱宝高科寻求技术升级,押宝OGS技术,谋求再次崛起。2011年,莱宝高科开始研发OGS技术,并取得相关专利及掌握制作工艺。目前,公司光明工厂有100万块/月产能。
莱宝高科认为,触控技术将从GG、GFF、G1F技术,向OGS、on-cell、in-cell技术演进,而公司倾向于使用OGS方案。据悉,OGS方案减少了一片玻璃基板,更轻更薄,透光性更好,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随着OGS产品的成本的下降,以及良率的提高,将越加具有优势。
不过,由于良率较低,相对GFF产品而言,OGS产品具有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因良率还在爬升,OGS产品毛利率较低,莱宝高科2013年中期增收不增利。财报显示,报告期,公司OGS产品占营业收入的27%,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但净利润仍在下滑。
目前,莱宝高科OGS产品整体良率为75%以上。董事长臧卫东表示,该良率为直通良率,较为保守。事实上,公司部分产品良率已经超过80%,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公司认为,目前采取2.5及3代线生产OGS产品是良率不高的原因,随着重庆基地5代线的投产,良率有望提升。另外,公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未熟悉,也是良率低的原因。由于公司向下游一体化转型,从研发型企业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管理上需要提升。
公司副总经理王士敏表示,未来良率有望提升到80%以上。据悉,目前国内OGS厂商信利光电良率已经提升到85%以上,从而实现比GFF产品更低的报价。
除了良率提升外,产能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公司OGS产品主要产能为光明厂区100万块/月产能。2011年10月,莱宝高科定增募集22.7亿元投资建设OGS重庆项目,预计年产能为小尺寸OGS 3300万块,中尺寸OGS 1100万块。9月底,该项目已经开始试运行,预计2014年三季度将全面投产。
据公司董秘杜小华介绍,截至10月份,公司OGS产品订单比较乐观。因此,公司不得不加大员工招聘。在产能充分释放前提下,希望公司业绩有所提升。
OGS技术的挑战
虽然莱宝高科看好OGS技术的前景,但该行业厂商较多,且在大陆厂商量产前,台湾厂商早已量产并逐步打起价格战。OGS产品或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
目前,除了上市公司超声电子、宇顺电子、欧菲光、南玻A瞄准OGS技术外,信利光电OGS产品早已投产。而台湾产商宸鸿、友达、群创等也已量产OGS产品。价格战初现端倪,今年以来,原本紧俏的OGS触摸屏价格已大幅下跌。
对于价格战,莱宝高科似乎早有预期。公司强调,在OGS产品上,公司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是重庆项目采用的是二手线。据王士敏透露,全新的5代线成本是二手线的4-5倍,而公司近年来在二手线上的投资占到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1234此外,虽然OGS产商企图通过更具成本优势来替代GFF产品,但GFF技术的改良产品G1F技术由于减少使用一片薄膜,成本甚至低于OGS产品。分析认为,在传统触控技术上,G1F技术将是OGS技术的重要竞争对手。
虽然董事长臧卫东认为,苹果使用的in-cell技术和OGS技术并无本质的差异。但分析认为,in-cell技术或是触控技术的终极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为苹果主导的触控技术。与之对应的是on-cell技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方法,为三星主导的触控技术。
分析认为,虽然上述两者与OGS技术同为一体化解决方案,但in-cell将使得产业的主导者从触控产商转到液晶显示产商。而此前,触控产业由触控产商主导。臧卫东称,由于公司没有显示屏技术,所以无法生产in-cell产品,因而无法成为Iphone5的供应商。此前,Iphone1至Iphone4都是采取莱宝高科的触控单元。
由于in-cell技术更为复杂,目前良率更低,据了解或仅为50%。一旦in-cell良率大幅提升,在苹果的主导下,或许整个触控行业都将有重大影响。
目前,OGS产品较适合在中大尺寸上运用,主要运用于超级本等。而超级本的渗透率不高也是投资者担心的问题。券商认为,如果超级本的渗透率低于预期,那么以现在的产能看,OGS产业或面临产能过剩的拐点。
然而,近年来,为了谋求竞争优势,触控行业各大产商加大一体化垂直整合,布局全产业链,谋求规模效应。臧卫东认为,触控行业应是研发和产能双轮驱动才足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追求适度的规模,以获得成本优势。然而,这势必加剧全行业产能过剩。同时,还使得公司在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日益高涨的劳动力价格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管理难题。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