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可穿戴设备市场繁荣的三大前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9日百度和360公司同日推出各自的可穿戴设备,百度网站显示,两款百度云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和inWatch已经推出,而360首款可穿戴设备“360儿童卫士”手环也揭开了神秘面纱。
说到“可穿戴设备”,首先得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麻省理工学院就提出了“可穿戴技术”的概念,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衣着中,能够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
而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可穿戴设备当属谷歌推出的Google Glass,这款产品结合了声控、导航、照相与视频聊天功能,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另外一款是三星公司推出的Galaxy Gear,该款设备拥有一块1.63英寸的AMOLED显示屏,蓝牙以及摄像头。与此同时,苹果的iWatch也备受关注,有媒体猜测iWatch将于2014年推出。
可穿戴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分析称,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在2017年时突破6400万台,是2012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830万台的8倍以上。
现在是科技拥抱体验的时代,可穿戴设备根植于物联网,产品范围从智能设备到健康与行为感应器应有尽有。有专家预测,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普及,几年后可穿戴设备的日常使用量将达到人均10台。今天我们还很难想象,每个人身上穿戴10几台高科技装备是什么感觉,所以,用户体验的优劣将会对产品起到决定性作用。
当然,也有人对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前景表达担忧,第一点是实际续航能力问题,第二点是可穿戴设备尚无杀手级应用出现,第三点是价格过高,性价比问题。比如,现在的谷歌眼镜,其电池无法维持一天,交互方面主要依赖语音交互,一旦在无法说话的场合便无法使用此功能。
12事实上,比以上提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伦理和隐私问题。按照相关技术的设计,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时,使用者的言行表情,甚至一些身体指标都有可能被记录下来。有学者就指出,如果未来智能设备无处不在,交谈双方都会担心自己的通话被记录成为证据。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已经有商家打出了“Google Glass禁入”的标示,诸如咖啡店或者电影院,与之紧密相关的就是政策的完善和标准的制定。
除此之外,面部识别技术也成为一大担忧,因为这种技术有可能会成为变态跟踪狂的利器。当然,技术的进步永远都会带来类似的困扰,就像很多人批评微信、陌陌一样,不过,在难以控制隐私泄露风险的条件下,我们还是应该对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隐患做出全面判断。
就在这个月,发改委发布了4G产业化专项通知,其中就提到了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百度、360等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进展值得肯定,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进来;然而,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繁荣,还要保证三个前提条件:用户体验的水平、隐私保护的能力以及配套政策的完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