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逝的记忆:等离子显示之路走到尽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全球等离子显示巨头松下正准备在2014年3月份正式停产等离子产品。松下中国公司,在此后的采访中,虽然表示“这不是松下官方的消息”,但是也并未明确否认该消息的真实性!
松下是全球等离子显示领域的第一巨头和行业主导者:在产能上,06年以来松下一直维持全球市场5、6成,甚至更高的占有率;在技术指标上,06年以来松下等离子彩电占据了彩电市场突出技术创新产品的8成左右;在制造工艺上,松下是唯一实现12面取技术的等离子厂商;同时,尼崎第3工厂是全球等离子行业最大和最先进的生产线。
在松下放弃等离子产品消息发出之前,等离子阵营的主要从业企业就已经在放弃和淡化等离子电视产品。比如,先锋和日立先后放弃了等离子电视产品,三星和LG五年前就已经开始消减等离子产业的投入和产能。2011年,松下尼崎第3工厂投产后仅两年时间,这座全球最先进的等离子工厂就被迫“时不时”的停产,以消化库存……
等离子显示阵营的衰落,主要源于液晶技术和产品应用的进步。在显示产业中,等离子和液晶是同时代成长起来的平板型显示技术,这也注定了二者必然成为竞争对手。在与液晶的竞争中,等离子主要面临的技术和行业问题包括:不可能彻底改变的烧屏问题、功耗无法达到液晶的高效程度、在像素密度上提升困难、产品超薄化和轻巧化落后于液晶产品、等离子适应的应用类型和领域较少、产品市场的投资支持者和投资规模不如液晶、市场宣传落后于液晶产品、在同尺寸产品成本上,液晶已经追赶上等离子,甚至降低到了更低的水平……
等离子显示技术和液晶比较,仅有的优点是产品色彩和灰度表现更好。这一唯的优势难以抵消等离子产品的众多劣势,并最终造成了等离子产品逐渐在平板显示领域边缘化,甚至最终死亡的局面。
松下,作为全球等离子之王,放弃等离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2014年3月这个时间节点来的比此前的评估更早了一些。实际上,在2007年松下开始投资8代线液晶面板(这条面板线在2010年4月正式投产)的时候,松下就已经意识到等离子产品线面临的问题。在2012年松下已经将技术研发的重点转向未来的OLED技术。2014年,规划中的三星和LG的OLED8.5代适量量产线即将投入使用。在2012年二者已经推出了自己的OLED电视产品。这使得等离子面临前有液晶堵截,后有OLED追兵的不利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又适逢松下面临着金融危机、日圆升值、福岛地震等不利影响,等离子产品线巨额亏损,松下选择及早关闭,本已经没有前途可言的等离子产品线,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123456不过,分析也认为,松下官方正式承认此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这不是一件好事,同时,即便生产线关停之后,松下还面临这些等离子线的处置问题和已经制造的库存等离子产品的销售问题。基于这样的立场,可以做出如下设想:对于放弃等离子一说,松下只要不极力反驳,则已经是“事实”。
一、老大投弃权票,等离子专显市场势衰
作为全球等离子市场的老大和标杆,松下放弃等离子产品线,必然显著影响全球等离子彩电市场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在新型OLED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夹击之下,等离子电视必然进入“快速告别”市场的通道。
但是,与消费市场对产品技术风向的快速转变不同,一惯注重产品连续性的专业市场,对松下告别等离子产业的反应将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在专业等离子显示器市场,松下一直是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即便松下选择以下的策略:放弃等离子民用市场,但保留一部分商用产品线,等离子商用市场也会受到来自于“品牌的消极策略”的影响。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将持续下滑。同时,等离子产品在专业显示上和液晶产品没有显著的应用差异,而液晶可选择的式样、价格区间和品牌范围都更为丰富。因此,松下放弃等离子的消息,将必然使得等离子专业显示器产品市场萎缩。
第二,在等离子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领域,等离子拼接市场,松下放弃等离子的影响将主要是间接的。因为,松下并不提供这种特殊的产品。等离子拼接产品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LG和欧丽安两家韩国企业。
因为松下并不从事等离子专业拼接产品市场的供给,同时也由于该领域的市场需求总量颇小,业界不会担心因为松下的退出,而导致等离子产业上游供应链的中断。但是,作为等离子显示行业内的第一品牌,松下的放弃,对于等离子拼接的市场口碑必然有着负面的影响。不过,对于等离子拼接产业的从业者,这一影响远没有液晶拼接的兴起更为深刻。
实际上,国内等离子拼接产业的领导者,欧丽安的独家代理商德浩科技已经在今年开始加强液晶产品线的开拓。液晶拼接产品的主要优势是价格低廉、产品类型丰富、上游供给也丰富,同时,整个液晶拼接产业的投入投资规模也远大于等离子产品。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拼接产品市场,液晶逐渐做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
另一方面,随着2011年以来,拼接行业对前瞻性的OLED技术的评估的日益增多,更多的行业人士已经认定OLED显示技术将是最好的“平板拼接”解决方案。OLED的技术特点决定了,这种产品一旦大规模量产,并进入拼接市场,除了早期价格上不能媲美液晶产品外,将在其他技术指标上超过或者不逊色于DLP、液晶和等离子三种拼接显示技术的任何一个。
123456所以,未来的拼接市场会属于OLED和液晶的高低搭配。而最终,OLED成本不断下降,很可能成为唯一主流的拼接显示技术。
按以上的逻辑判断,可以看到等离子拼接自身的生命力将在可预见的三五年内消耗殆尽。。目前,松下退出等离子行业的消息,只不过是令这一趋势雪上加霜而已。
与民用彩电市场,等离子电视会在松下放弃之后加速退出不同,专业领域的等离子产品消亡的速度肯定是缓慢的。这就引发了依靠自身技术进步和专业市场支持,等离子产品能否焕发“第二春”的思考。不过,可惜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必将是否定的。
二、残存的专业市场,不会是等离子的出路
在等离子产业,有一个特殊的企业,他就是欧丽安。欧丽安仅仅是依靠等离子拼接,这一专业显示应用领域,就实现了企业的生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它等离子显示企业都以民用彩电市场为主要发展方向。
欧丽安仅仅依赖于专显市场就能成功生存的例子,是很多人认为专业显示产业可以给予等离子显示技术第二春的最主要理由。但是,这一逻辑忽略了两个问题:
第一, 欧丽安之所以进入专业拼接市场,在等离子产业发展道路上另辟蹊径,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实力进入投资规模巨大、竞争压力巨大的民用彩电市场。欧丽安选择这条与众不同的路,不是自己最希望的选择,而是在自身实力限制下无奈的选择。
第二, 欧丽安等离子拼接产品能够兴起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该公司等离子拼接产品推出的时候,平板拼接领域还无竞争压力。全球仅此一家的特点,使得他一开始就具有独大的基础。但是,目前液晶拼接已经做大做强,等离子拼接也有LG为首的另一个阵营的竞争,未来OLED也将进入拼接产品市场。类似于欧丽安等离子拼接独大的,这类情景发生的市场条件已经不存在。
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昔日欧丽安的成功例子已经不可能被复制。依赖于专业显示领域支撑,进而使得等离子显示技术独立发展和存在的设想不能以欧丽安的成功作为基本论据。更为重要的是,欧丽安等离子拼接的主要代理商和销售商,德浩科技、长虹等也已经发展了液晶等其它技术形态的产品,不再专注支持这一独特技术——这更加能说明欧丽安的例子已经失去代表性。
实际上,等离子显示技术单独依赖专业领域生存发展的核心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竞争问题。来自液晶、DLP和未来的OLED的竞争,使得等离子拼接产业不仅势单力孤、同时也没有任何明确的技术、市场优势可言。这一点上文已经多次提到。
123456第二,等离子显示技术是一个单体投资较大、研发投入不菲的领域。仅仅依靠专业显示领域的市场规模,难以支持等离子显示产业不断发展的资金需求。专业显示市场自身规模过小的特点,还会使得,假设中,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等离子技术“成本显著高于”,有广大民用市场支持的液晶、DLP和OLED显示技术。
欧丽安等离子拼接产品,是以一条试验线的模式在生产。如果等离子显示仅仅在专业领域生存,欧丽安的特例就会成为行业的基本面。这与液晶行业、OLED行业动辄几十亿美元一条的生产线投入能力相比,在研发、规模、宣传和最终成本上都不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如果离开了民用市场、彩电市场的大力支持,仅仅依赖狭小的专业产品市场,等离子很难保障足够的上游研发和制造投入能力。即便有企业愿意大力投资专业等离子显示产品的上游,专业显示市场也无力消耗由此形成的巨大产能(所以,松下是放弃等离子技术,而不是由民用领域转向专业领域)。专业显示产品和产业,作为依附于民用的大规模显示制造业的附属型、特殊性的应用行业,只能是随着民用市场的转变而转变,不可能独立挑起等离子生存的大梁。在专业市场残存的等离子技术将失去向前发展的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活力,最终走向灭亡。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全球产能规模第一的松下,放弃等离子技术、放弃民用市场,就已经等于宣布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死刑。只不过这一死刑的执行过程,在专业领域要缓慢一些。
三、等离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为等离子电视(PDP电视)的最后坚守者,日本方面近日传来消息,松下拟在2013年度末完全停止等离子电视面板生产,并准备出售等离子电视的生产基地,从而彻底退出等离子产业;而最新的情况显示,不光是PDP电视整机,松下方面很可能将在明年3月底前正式退出等离子面板业务。
尽管这一消息尚未得到松下方面官方的正式确认,但从市场现状到产业链上游的各种迹象表明,等离子电视很可能像此前的显像管CRT电视、背投电视一样,成为下一个即将“寿终正寝”的电子产品。
1、过去时:曾经与液晶分庭抗礼
在十年前左右平板电视开始兴起之际,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LCD电视)曾经是两大堪称势均力敌的阵营。在2005年到2006年期间,PDP与LCD的市场份额大致相等,拥有多尺寸优势的液晶电视略占上风。
相比之下,PDP的优势在于42英寸以上大尺寸,画面无拖尾,适合观看动态画面,缺点则是画质相对粗糙,颗粒感强;而LCD的优势则在于32、37、40英寸等小尺寸,画质细腻,但缺点是存在较为严重的“拖尾”现象。
当时每逢“五一”、“十一”黄金周,“PDP与LCD之争”就曾经是市场上永不停歇的一个话题,等离子电视在2006年前后一度占据约30%-4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掌握面板资源,日系的松下、日立成为主导品牌,而“豪赌”等离子的国产品牌长虹成为代表者。此外,LG、三星、海信、康佳等其它品牌,推出过少量等离子产品。
1234562、现在时:一线市场难觅踪迹
但时过境迁,等离子电视如今已经大不如前。记者近日在广百电器、国美、苏宁等主要卖场走访时发现,等离子电视除了只有松下、长虹的几款产品之外,其它一线品牌几乎看不到等离子电视的踪影。广百天河店某电视机品牌销售员介绍说:“现在等离子电视已经都没什么人买了,还是买液晶的居多。”
根据三大卖场的粗略统计,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甚至被压缩到2%左右。包括主要等离子品牌松下和长虹,自身柜台内的等离子电视也不占主导份额。
究其原因,液晶电视的逐步升级、产品更受欢迎导致了等离子电视的滑落。尤其在2010年前后,LCD电视开始向发光二极管LED电视升级之后,LCD电视逐渐解决了“拖尾”等弊端,反而更突显其画质细腻的特点,深受市场热捧;而以往认为的“液晶电视只能做小尺寸”的理念也在逐渐突破,如今液晶电视从42英寸起步,从52到65英寸,再到最大84英寸型号已经在市场上崛起。
反观等离子电视,除了大尺寸唯一的优点之外,其它方面乏善可陈。面对液晶电视在市场上的咄咄逼人,等离子电视也只能节节败退。日系两大PDP品牌之一的日立,在2009年前后已经开始转手给松下,使得松下成为等离子电视的唯一主导势力。
3、将来时:等离子或销声匿迹
国际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发布的第二季度全球电视出货调查报告,2013年第二季全球电视出货较去年同期下滑3%,但其中液晶电视较去年同期增长4%,等离子电视则按年下滑了19%。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液晶电视已经“一统天下”。目前市场上流行产品,发光二极管LED电视以及最新出炉的OLED电视,实际上都是液晶电视的升级换代产品。等离子电视要想在市场上东山再起,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知情人士传言,松下公司已经确定在2014年3月底前正式退出等离子面板业务。由于较为敏感的原因,此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以目前的市场现状看,松下放弃等离子已经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作为等离子阵营的最后一根支柱,松下如果退出等离子电视,以及等离子面板业务,那么也就意味着等离子电视离最后的倒下已经为期不远。
家电观察者、夸父咨询机构资深董事刘步尘认为,日系企业在近一两年受产业链调整的影响,3S阵营——夏普、松下、索尼在电视机主营业务上业绩不佳,松下扔掉在市场上毫无起色、已经拖后腿的等离子电视,无异于甩掉一块“包袱”。
123456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电视机
1、显像管CRT电视
显像管CRT电视是国人最早认识的电视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广泛普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像管CRT电视发展到29英寸左右的大尺寸之后,已经很难再向上升级。在等离子以及液晶电视等新型平板电视出现之后,CRT电视开始萎缩。
目前,在广州等一线城市卖场已经很难再见到显像管电视的踪影,在三、四线城市仍然可以见到部分显像管CRT电视,但总体市场份额已经在逐步萎缩。部分电视机品牌已经停止了CRT电视的生产。
2、背投电视
背投电视出现在CRT电视之后、平板电视之前。由于“身躯庞大”,显得高端、大气,曾经被视作为“土豪级”的产品。尤其是在很多乡村等家庭空间比较大的地区,比较受欢迎。
但背投电视始终无法解决成像颗粒粗糙的问题,“身板太大”与现有市场消费趋势不吻合,因此在等离子、液晶等平板电视崛起之后,等离子电视也在市场上逐渐销声匿迹。时至今日,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乡镇市场,背投电视都很难再有销售。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