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市场乍暖还寒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LED灯具市场爆发了吗?
进入2013年,LED照明灯具市场似乎有爆炸性的增长?
我们去灯饰市场看看,去年,卖灯具的店家备有LED灯具的还只有四分之一都不到,今年,几乎家家店铺都或多或少有了LED灯具了。有的干脆面貌一新,以LED灯饰为主力灯具不在少数。
市场认知度高速发展,是与LED民用灯具的价格高速大幅下降有直接的关系。
2011年,一条1.2米的的T8日光灯LED管子,大多需要一百多元才能买到,而今年,已经下降到数十元,(有些甚至低于50元)。而3w的球泡灯,二年前,也需要大几十元,如今,十几元便有交易,有些特价品做到了个位数。这样,民用的LED灯具便堂而皇之、理所当然地杀进了传统灯具市场了。
如今,对照明用户而言,对照明场所的管理者来说,对LED已经不再陌生。他们已经非常认同这一个照明灯具的新生事物。光效、光衰、色温、显指、寿命,这些只有LED照明才经常采用的行业述语,对用户来说也常常挂在口中了。
行业的快速进市,比预期要早了1-2年。原来预测要到2015年才会全面进入照明市场的LED灯具,非常明显地提早了。在二年前,笔者就做出预告,LED照明啥时可以进入千家万户,是取决与与传统的照明灯具价格的缩小。什么时候距离缩小了,进入市场的瓶颈就减小了,事实正如这样的预测在演变。但是,价格的差异化仍然存在,而且不是一点点。就户内LED灯具而言,价格有一到三倍的差异。而价格与质量并不一定成正比。这是LED灯具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有人说,任何货品,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规则,对LED灯具来说,并不附合。不懂技术而盲目购灯的用户,很多时候会买到贵价但质量并不领先的产品。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也导致了LED照明市场的混乱和无法标准化的原因。
二.价格的差异化是怎么形成的呢?
笔者在近期会出台另一篇专题文章:“LED灯具价格和质量体系的内在关系的剖析”详细分析LED灯具价格和质量的内在关系。
本文在此简单地论述一下这个问题的实质。
很简单地说,任何产品是由直接成本(材料成本),工费成本(加工成本)及间接成本(设备折旧+租金+管理成本+开发成本)组成。
也就是说成本分二大块,一块是直接的用在材料上的成本,另一块是非直接用在产品上,但又是必须配套的费用。
第一块材料成本,虽然也有差异(与采购水平有关)。但毕竟材料市场有价,在同样的时段内,价格差异不会很大。我们假设这一块的成本是基本一样的。
但第二块间接成本,差异就大了。稍有办厂知识的人士只要细心一想,便知道,这个间接的费用,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厂家,可以相差很多倍,而不是百分之几的问题。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一盏LED灯的直接成本是50元人民币,那么间接成本,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工厂规模不很大的,可以控制在20%以内,那就是10元左右,这样总成本就是60元人民币。而管理水平不高,但工厂规模又很大的厂,间接成本可以到达100%甚至以上,那就是需要50元或以上的间接成本,他们的总成本达到了100元人民币。
价格差异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且100成本的灯具质量并不一定比60元的好。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这个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包括灯具开发水平)。
价格差异及质量不成同步正比,是市场混乱和快速增长的严重瓶颈。在总体价格大幅下降的大形势下,在数千家LED企业求生存的努力下,LED灯具在今年大步伐进入了照明市场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上述的原因,观望的终端用户仍然很多很多,在混乱价格和无从适从的质量面前,用户不知道以什么标准来购买按装LED灯具,也不知道是否到时间可以换掉传统的节能灯了?是现在着手还是再等一等看一看。
三.真正的爆炸时期是没有的
LED的技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笔者二年前曾经在美国普瑞公司的技术总部学习时获悉,LED芯片的光效每年基本以15%的速度增加。市场流通的主流芯片,封装后的光效在8年前只有每15lm/w。到2010年,上升到70lm/w。2012年上升到110lm/w。还有多大空间?据悉。第一价段的上限是275lm/w。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还有5年左右,约一倍的上升空间。也就是说,LED灯具的全熟期,时间还很漫长。
技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价格也就伴随着有下降空间。有人一天到晚叫着说LED灯具怎么老是没有标准?一个还没有全熟的产品,你要他怎么定标准?今年定好标准,到明年就落后了。
由于标准难以制订。品牌也难以形成,价格更是难以统一。其实并不是这个行业有这样漫长的发展期,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是逐步逐步的。譬如电视机为例,1963年,中国只有第一代的9-14寸黑白电视机。时经50年到了现在,我们看到液晶等离子电视机比比皆是。由于价格是逐步下降的,技术水平也是逐步上升的,而并没有那一朝那一夕出现一个分界线,所以也不能期望那一天会出现爆炸期?
小结语:
我们不要等待并不存在的所谓爆炸期的到来,如果准备长期生存于这个行业,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内功:.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学习最新技术,节约间接成本,踏实开发市场。
期待在发展中的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这才是实际和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