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索尼走过的路:4K如何圆梦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索尼公司宣布,公司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这一举措“在8月29日前后正式完成,原因是现有交易量非常小。”索尼(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栗田伸树表示,索尼股票在伦敦证交所每年的交易额只有其在东京证交所交易额的1%,但每年维持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费用是1000万日元(约9.8万美元)以上。
栗田伸树于1979年加入索尼,那时还是Walkm an时代,是各类硬件产品在各自的领域线性发展的时代,而如今是互联网和智能时代,不同产品互连互通,能够给顾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在栗田看来,索尼拥有硬件、软件、内容的丰富资源,索尼的全产业链战略一直是区别于其他公司的显著特征。目前,索尼是用4K穿起自己的产业链,并希望以此确立竞争优势,推盒子、推游戏,最终往往都服从于4K战略。
最新的看头是,索尼推出了国内首台4K盒子,以及第二代弧面屏液晶电视。另外,索尼与小米合作,支持与小米盒子的无缝连接。栗田伸树笑容满面地说,“希望2014财年4K电视销售台数达到2013财年的四倍;从销售额上,2014财年,4K型号要达到总销售额的20%。”
中国是索尼包括电视业务都盈利的重要市场,尽管还要面对多元业务的融合挑战,但是栗田每次露面都显得很从容。栗田说,索尼与东方明珠的合资公司七月底在工商部门完成注册,游戏业务很可能会让年轻人重返客厅,重新激活家里的电视。
20毫秒的反应速度也常为索尼电视津津乐道。这次,索尼还赶时髦地推出了盒子,不过是4K盒子,价格3999元,价格的确高端。这是索尼、索尼影视与华数三家合作出品,用户可通过下载4K高品质原生电影,每部电影的价格是25元(下载后72小时可循环播放)。而在向年轻人靠拢的路线下,索尼还与许多互联网公司合作,比如百度、小米等。通过小米盒子和索尼电视的连接,小米就成为索尼电视U I内容的一部分。
栗田说,电视市场竞争很激烈,包括4K也有慢慢成为大众化产品的趋势。索尼的优势在于是真正的4K,致力于提供最好的画质和音质,“当然我们也希望在高品质和顾客可接受价格方面取得一个平衡,这包括一些高端型号中使用的技术也会逐渐向低端产品渗透。”
至于移动业务,栗田表示,虽然市场份额并没有明显增长,但中国手机市场有4.5亿的体量,会争取更大的份额。目前索尼退出一些业务,也进入一些新业务。在日本,索尼有金融业务,金融业务旗下有寿险、银行、商业险等业务。
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索尼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不仅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佼佼者,也是全球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此外,索尼影视娱乐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和音乐公司,先后合并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和贝塔斯曼音乐公司,并收购了百代的全部音乐版权业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及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索尼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成立于1945年的索尼公司的前身名为“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其创始人之一井深大将公司选址在东京日本桥地区的一处百货公司仓库中,最初的员工只有7人。不久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请之下加入共同经营,成为公司的另一创始人。
123下一页>>起初,索尼并没有具有优势的业务,其经营也无法稳定成长,这种状况持续了整整十年。直到1956年,索尼开始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并开发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一举获得成功,公司运营才渐入佳境,并取得了随后的巨大成就。
1958年,在索尼逐渐迈入国际化时,盛田昭夫感觉公司全名过于冗长,有碍国际化发展,于是希望能想出能够像IBM般相对好记又国际化的名称。盛田昭夫和井深大查遍英文词典,最后决定用拉丁文的“Sonus”(声音)、英文的“Sunney”(可爱的孩子)组合成“Sonny”,意指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的孩子。但“Sonny”在日文词汇里的发音是不吉祥的词汇,他们最后决定去掉其中一个字母“n”,“Sonny”变为“Sony”,成为一个日式的英文名字。改名之后的索尼正式成为国际巨星,上世纪60年代分别在欧洲多国、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开设分公司。
腾飞的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堪称索尼腾飞的时代,而索尼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年轻化”,即永远抓住年轻人的心。索尼设计的许多电子产品虽然如今看来早已过时,但在当时却成为引领时尚的风向标。
较为经典的一例是,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索尼音响部门把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新闻人”(Pressman)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在得到许多年轻消费者赞美后,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1979年7月索尼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盛田昭夫将Walkman定位于青少年市场,强调年轻、活力与时尚,并创造了耳机文化,1980年2月索尼开始在全世界销售Walkman,1980年11月全球开始统一使用“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文为品牌,到1998年“Walkman”在全球销售突破2.5亿台。
在当时,音乐和电影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索尼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惨败后,盛田昭夫也认为有必要将最高档的硬件与最先端的内容结合才能掌握市场。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日本索尼陆续并购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影与音乐部门,使它成为索尼影视娱乐(SPE)旗下的子公司。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索尼电影也因为票房不佳而惨赔数年,成为当时索尼获利的主要障碍,索尼整体高速腾飞时代也宣告结束。
业务一再收缩
进入21世纪后,索尼品牌虽然仍保持着知名度,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其在电子业务上开始出现疲态。与此同时,索尼开始不断收缩业务,希望集中精力发展更有优势或潜力的业务。
2013年3月,索尼公司先是以11亿美元将其美国总部大楼出售,一年后,为了配合业务重组,索尼又以161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东京的旧总部以及附近的一座大楼。
如果说出售总部大楼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索尼不断出售曾经的明星业务则更令市场关注。2014年5月,索尼出售其个人电脑(PC)业务和电子书业务。对于PC业务,索尼表示,由于全球PC产业发生巨变,其决定停止PC产品的计划、设计及开发,以集中精力发展包括手机和平板在内的移动产品线。卖掉PC业务后,索尼又宣布关闭电子书业务,将其出售给加拿大电子阅读器制造商Kobo公司。2004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采用“e-ink”显示器的批量生产电子阅读器,开启了电子书时代,但由于内容落后,业务难以为继。
<<上一页123下一页>>在索尼不断收缩业务的背后,是其疲软的业绩。2013财年(2013年4月—2014年3月),索尼出现高达1284亿日元(约合12.5亿美元)的净亏损,这已经是其近六年来的第五次净亏损。虽然索尼本财年第一财季财报(即2014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至268亿日元,好于市场预期,但除游戏和网络部门表现稍好外,利润增加主要与出售前总部大楼收入入账有关。
可见,从整体来看,索尼的业务并未真正复苏,其依然“自救乏术”。索尼预计2014财年仍将出现亏损,且由于市场不景气,索尼还下调了智能手机和电视的销量预期。索尼表示,由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已将全年智能手机销量预期从5000万部下调至4300万部,而手机业务此前一度被视作索尼未来的“救星”。同时,索尼还将电视机销量预期从1600万台下调至1550万台。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