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技术开启显示新时代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还记得3D电影《阿凡达》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吗?设想一下,摘下3D眼镜,用手机来观看3D电影,让电影走下银幕,在立体三维空间中上演,在完美体验逼真现场的同时,不再有眩晕、视角窄等问题。随着全息技术的进步,这一切或许将不再是神话。
全息手机重磅来袭
全息手机的概念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一个名为“takee手机”的网站上,全息手机的预订正在火热进行。与此同时,围绕着全息手机的讨论也在业界持续升温。
何为全息手机?或许要从全息技术讲起。这是一种通过探测波与参考波之间的相互干涉,而把探测波振幅和相应携带的有关探查物结构的全部信息提取与再现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提取和再现技术。
据takee手机官方网站信息,该手机通过内置500万超广角前置摄像头,可以迅速捕捉到眼球,并随着眼球的移动自动配适画面,随后基于全息图像数据模型计算出实际的全息图像,再通过特殊的指向性显示屏幕将左右眼的立体图像精准投射到人眼视网膜中,从而使人眼产生和实际环境感觉一样的视觉效果。换句话说,随视角的变化,你看到的是影像的不同侧面,就如同观看现实生活里的真实体一样。
区别于裸眼3D技术,全息显示技术无视角限制,可以动态全息显示。专家曹良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息三维显示是颇具有现实感的下一代三维显示技术。实际上全息技术此前也有应用先例。2010年,日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初音未来的感谢祭”全息投影演唱会,全场座无虚席。此前,轰动一时的邓丽君和周杰伦隔空对唱,采用的也是全息投影技术。等到全息电视走入千万普通家庭后,观众们甚至可以体验到在守门员“身旁”观看比赛的刺激场景。
据报道,该全息手机实现了所谓的空中人机交互方式。据体验者描述,该手机配备了类似于“太空眼”的配件。“太空眼”上有四个感应摄像头,可以捕捉到用户对手机的操控。简单来说,它可以显示立体画面,也可以通过屏幕正面的摄像头定位,实现用户对手机的立体操纵。比如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可以用手指翻动具有立体效果的货物,就像拿在手中一样从各个角度查看细节,体验到接近真实商品的感觉。驾车的时候,手机导航不必触控屏幕,只需手势即能操作,可以对复杂的交通情况一目了然。
把显示和操作用立体形式呈现出来,打破屏幕的二维局限,这是质的变化。针对手持终端的全息显示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全新体验。
123下一页>>全息技术应用广泛
事实上,全息技术不仅被应用于手机,而且也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在投影方面,全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一切需要展示的东西都可以用到全息投影。如在舞美中可以产生立体幻象;在服务业和销售业可以创造不一样的消费体验。想象一下搭载了全息技术的飞机座椅吧!国外已有设计师将全息技术安装在座椅的靠背上,可为乘客提供点餐、通信以及环境三维图像等信息。
全息技术的应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人民币的防伪水印就是全息防伪,也称激光全息防伪。这是一种立体照相技术,能记录物体的明暗变化和空间变化。第一个全息模压防伪标识是1980年在美国生产的。防伪领域广泛,常见的有信用卡、驾照、护照等。甚至在服装行业,全息防伪技术也成为了设计师的宠儿。“我2013年春夏系列的部分作品,设计理念就来自于废弃钞票。”新锐设计师玛丽·卡特兰楚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设法模仿全息技术的各个细节以抵制印花仿制。”
时装界和全息技术的结合不仅体现在防伪上。2006年一场秋冬季时装发布会上,亚历山大?麦奎展示了一幅凯特·莫斯的全息照片,如梦如幻。此后秀场上全息技术大行其道。2011年巴宝莉北京全息动感时装秀引得现场尖叫声连连,之后巴宝莉推出了金属色彩和高光泽的全息服装。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全息技术而获得2012年度施华洛世奇奖学金的设计师露西·奥芬说:“我深深地迷上了克里斯·莱文所创作的那幅伊丽莎白女王全息照片:从不同角度看这张照片,女王的眼睛也随之移动,酷极了。”全息压模给服装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正如全息技术本身一样“酷炫”。
全息技术在军事、医疗、教育等方面也大有可为。比如全息透镜——依据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制成的透镜。全息透镜有许多优点,它重量轻、造价低、制造快、易于复制、能多重记录以及便于分割。军事侦察和监察方面,全息照相能提供目标的立体形象。医疗方面,全息技术的研究投入早已开始——2012年,加拿大皇后大学人类媒体研究室成功研发3D全息投影设备以辅助远程医疗,甚至还有国外科技公司开发了3D全息可视心脏,以供外科医生练习操刀手术。
<<上一页123下一页>>全息时代悄然来临
全息技术的进步能否带来显示界的革命?相关媒体和业界可谓见仁见智。
据相关专家介绍,随着全息手机的问世,全息时代的到来也许会加速。据了解,iPhone6的宣传片中已出现了此项技术。有意思的是,政界也开启了全息“酷炫风”。今年5月,印度总理竞选中,莫迪使用全息技术让自己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拉票演讲。从1948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斯盖伯提出全息概念开始,对全息技术的研究发展经历了66年,优势与现实的需要使之应用广泛,这将对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全息技术提出了一些挑战。
大数据为全息技术开拓了广阔应用空间。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说,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具体到全息技术来说,在大数据时代,卫星数据、气象数据、医学数据、个人数据等海量数据需要存储,信息显示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跨越,都需要全息储存技术提供支持。存储容量大、冗余度高、数据读取速率高、并行读取等优势让它很有可能替代磁盘和光盘。据相关专家介绍,全息存储在存储容量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全息光盘可达TB量级,数据传输速度可达1 Gbp/s,而且由于全息存储具有很大的冗余性,在存储介质受到损伤时并不会引起信息丢失。
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对全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相关专家指出,当前信息网络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挑战,尤其是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全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全息存储问题,无疑也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全息技术仍有部分专业技术瓶颈未得到解决。光学专家谢敬辉曾表示,研制像素数更多、分辨率更高的器件,开发工作电压更低、灵敏度更高、刷新速度更快、衍射效率更高的实时光折变聚合物材料等,都是全息技术亟需解决的障碍。此外,全息技术还要面对的一个挑战就是信号的干扰问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全息驱动器对于光和声音比较敏感。
由于全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上述难题,全息手机概念一出现就受到质疑。7月30日,中国3D产业联盟发布联合声明指出:“全球全息技术尚处于实验室基础研究阶段,产业化尚未启动,中国也处于这个阶段,所谓‘个人全息或智能全息’技术为核心的‘全息手机’并不存在。”但在takee手机研发商亿思达公司看来,上述声明是“不实言论和恶意攻击”,并表示将启动法律程序进行追责。上述争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全息技术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中的现状和前景,关乎日常生活的选择。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