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大招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信:“投资没有限制”
“电信要收购我们。有30%的成功可能性。”成都三讯数据通信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粱朝辉估
计,“要是收购价出到每户900元,我们就愿意卖了。”
粱朝辉说这话的当天,即4月19日,成都电信户线工程办公室里主任张新在当地扔出了一颗“炸
弹”,表示电信方面有意收购其他宽带网运营商的地盘,并公开提出“收购三原则”。这是自去年
底成都掀起社区宽带网圈地大战以来,业界第一次传出宽带网运营商之间进行购并的风声。
按照张新的阐述,“收购三原则”第一条就是宽带网的综合布线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一家具
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宽带网运营商大户,张新称其虽然掌握了几十万合同用户资源,但绝大部分线材
都只接到了小区楼道,没有真正布进居民家庭。“如果收购了这类宽带设施,电信还得进行二次建
设,实在划不来。电信不会考虑收购。”第二条原则是,收购价格不能超过电信自建网络的成本
价,据称,电信的宽带成本摊到用户大致是每家250—300元左右,如果加上昂贵的网络系统
设备,则在每户1000元左右。这意味着收购价不会超过1000元/户。
第三个原则是要求所收购对象拥有的社区的档次必须优良,一个衡量指标就是用户上网率,“达不
到10%以上,电信不会考虑。”
张新强调,目前电信还是以自建网络为主,对收购依然持谨慎态度。但是,对于社区宽带大战的后
来者中国电信来说,能够通过收购竞争对手已建好网络的地盘,从而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又何乐
而不为?
“对于宽带接入发展,电信的意见是,针对市场,有需求、有效益的地方,投资不会受到限制。”
张新专门向记者念了这样一段电信的内部文件,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被购方:“卡脖子的事不是没有”
“这个月有两家成都宽带网运营商的大户来找过我们,表示要卖手上的宽带用户。我们也在考虑收
购的可行性。”张新介绍,电信方面已经组成了专门小组,对转卖的宽带网络资产进行初步摸底评
估。
据称,其中一家宽带运营商“新秀”四川艾普网络,向电信方面象征性的抛出3000名用户,还
不到其已圈地盘的1/20。“主要还是来探探电信的口气,看自己能卖到多高的价格。”但电信
认为,由于艾普欲转让的部分集中在成都火车南站一带,居民消费能力不高,电信的收购兴趣不
大。
面对记者的采访,四川艾普网络负责人李嘉否认了自家公司曾探听过电信的收购价。但李嘉坦言,
自从像电信这类宽带运营巨头入局蓉城之后,非电信级宽带运营商的市场待遇就如同“小弟弟”一
样,“被卡脖子的事情不是没有,只是我们公司还没有碰上。”至于现在的竞争压力到底有多大,
李嘉很委婉地说道:“我相信市场上还是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另外一家待价而沽者是成都市搞社区宽带网建设的“元老”三讯数据(武侯广电),开出的条件是
以900万元的“盘子”转卖1万户已建好网络的宽带网运营权———其已经实际拥有的全部地
盘。
三讯数据副总经理粱朝辉承认,双方确实有过接触,“用外交辞令来说,我更愿意称是电信方面来
主动找我们谈。”据称收购谈判尚未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而能不能谈成,关键还要看三讯数据后期
融资情况进展如何。
这家由重庆的系统集成商与成都武侯区文广局合资构建的社区宽带运营商,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成都
武侯区圈地,已经先期投入100多万美元,目前合同用户达到4万,在已完成施工的1万户居民
中,近6000户已经开通宽带网,后一指标在成都各大宽带运营商中也属领先水平。但就在这
时,三讯数据却开始与电信洽谈收购,而且是将手中的地盘近乎全部转让,外界的说法是由于资金
瓶颈。
粱朝辉解释道,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现在还没有完全达到考验的关
头”。但他坦言,三讯数据的最高层领导从今年初开始就四处寻找新的战略投资伙伴,游说对象包
括上市公司,拟再融资200万美元左右,主要用于开通现有的合同用户。据称,三讯数据与小区
物管商之间签订的协议明确表明,半年内不开通宽带网,合同就将被中止,并被转让给其他宽带网
运营商,三讯数据显然有压力。
“只要年内能达到3000名上网交费用户规模,公司在帐面上就能收支平衡。”粱朝辉认为,以
现在的1000户上网交费者作为基础,加上“正露出眉目”的再融资,前途曙光在望。的确,要
让三讯数据就此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让,心中何甘?
目标:70%的市场
中国电信急急发出的收购信号,明白指向在成都宽带网市场上先行跑马圈地的边缘势力————非
电信级宽带运营商。
记者做了一项全方位的调查。目前在成都,共有11家宽带网运营商涉足社区宽带网市场,并以成
都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所圈到的合同用户已经达到将近90万人之巨。但其中,与电信、联通、
网通、吉通等4家电信级运营商相比,长城宽带、聚友网络、华宇、三讯数据、艾普网络、新龙、
普力等7家非电信级运营商,其势力范围的总和却已达到将近75万户,仅长城宽带一家,就有5
0万户。
这让去年因为政策限制迟迟没有进入小区宽带市场的中国电信看得眼红,并在今年3月作出了宽带
网市场上最大政策改变,从而真正开始涉足这块市场,拿电信人士的行话来说就是越过“红线”。
“现在,凡是小区内涉及到电信发展需要的数据线、语音线建设,都将由电信负责投资。”张新
称,这让电信与长城宽带等靠为小区免费铺设宽带网起家的“边缘力量”站到了一条起跑线上。[!--empirenews.page--]
成都电信提供了一个数据:从3月初到现在,不到2个月在成都签下了15万合同用户而成都长城
宽带一年内的施工数量也才10万户。据称,今年成都电信的市场规划是投资1·6个亿打造宽
带,年内建成10万个信息接点,拥有3·5万用户。在电信的内部文件中明确提出:“写字楼、
商住楼和效益好的企业都是中国电信今年在宽带接入发展上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在
这块市场上保持70%以上的份额。”
“圈地消化不良症”
在电信的凌厉攻势下,非电信级运营商此前在成都疯狂圈地的恶果开始充分暴露。这就是所谓的
“圈地消化不良症”————圈得多,但消化不了。钱烧得太快,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和支付
施工费,没有足够的施工力量尽快开通合同用户,即便开通了又没有足够的带宽出口支持。这很容
易出事。可以说,圈地后的后继建设乏力,是导致宽带运营商“卖单”的直接原因。
业界传闻的两件事似乎证实了这种观点。一件是,本来与成都长城宽带签定了合同的银都花园和成
都钢管厂“翻脸”,投向了电信的怀抱,理由是自己的宽带网迟迟开通不了。另一件是,一些宽带
运营商拖欠代理商和施工队的费用,加上由于电信许诺的布线到户返点奖励更有吸引力,先前跟着
“边缘力量”跑的“施工队”闹着要倒戈。据称,某宽带运营商下属的一个代理商就卷着上万户的
工程建设合同改投电信门下。现在,成都一些宽带运营商已向下属的代理商下发通知:停止接新
单,先把手上的合同用户尽快开通,否则将遭遇信任危机。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虽然成都7家非电信级宽带运营商的合同用户已达到将近75万户,但现在开
通宽带网的却只有2万多人,而其中,真正交费上网的却不到7000人。
电信的思路很明确,哪怕非电信级宽带运营商圈地再多,一旦不能及时开通,协议都有可能中止从
而转到自己手上,而一旦实力不济,宽带运营商就只有落到挥泪卖单的地步,届时自己就可以大捡
便宜。这就是所谓的“先行者落后”。以现在宽带大战呈现的豪赌局面,宽带运营商的实力很快就
会见出分晓。电信此次率先发出的收购信号,只不过宽带运营商之间上演兼并收购大戏的序幕。
网通跃跃欲试
“目前社区宽带大战的混乱局面就像以前的寻呼业,迟早要进行洗牌,最终由几家大户主宰宽带运
营市场。”针对电信发出的收购信号,中国网通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正深有同感,其实收购只
是市场进行优胜劣汰的正常行为,“中国网通此前就有类似的收购动作。”
李正称,尽管网通目前在四川尚未与其他宽带网运营商发生收购行为,但在外地却有过收购“宁波
信息港”的前例。尽管网通骨干网10月份左右才能铺进成都,之后才意味着开展大规模的小区宽
带接入工作,但李正表示并不排除在铺网的同时进行收购的可能性。“收购关键还是要看网络质量
和用户质量。”
今年春节,为争夺成都一家高档小区锦城苑的宽带建设工程,电信与联通起了正面冲突,电信开出
价128万元的收购价,以为胜券在握,不料网通半路杀出,以150万元硬是从电信口中夺下了
“肥肉”。这种竞争情况,今后是否会在争夺非电信级宽带运营商的地盘时重演?李正意味深长地
说道,相比其他老牌电信运营商,中国网通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创新,“这对于收购有什么好处,
你们自己去联想吧!”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