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称霸网通雄起 IDC“民营五强”夹缝中求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1年10月,虽然已是深秋,对于商用民营IDC(下文简称民营
IDC)来说,冬天已经过早地来临。
一个月前,号称民营IDC第一品牌世纪互联再一次融资失败,
100人的大裁员已经开始。清华万博转攻软件方向,2000平米的IDC机房仅剩几人留守。
263低调重组,IDC也由“下一个赢利重心”的战略地位淡化为
从属于ISP的一项增值服务。有电盈背景的中关村数据、有房地产背景的首创网络也纷纷向“应用
服务商”转型,不再以IDC自称。民营IDC“五虎将”颓势尽现。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北京东南郊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栋庞
大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它就是网通正在承建的超级互联网数据中心(SIDC),这个中心光是基础
建设投资就开支1个亿,一期设备购进又将花去几千万,在今年年底完工后,预计将成为目前世界
上单体最大的IDC。
如果说以前的IDC市场还有点群雄争霸的味道的话,这个秋天,
市场已经悄然变化,它标志着民营IDC没落,电信运营商开始全面主宰IDC市场。
夹缝中生存
对于民营IDC来说,最重要的是资源和资本。在中国,资源一直
被电信运营商所垄断。这个领域,民营企业曾经是播种概念和开拓市场的先行者,也一度成为市场
主流之一。然而,当拥有资源的电信由市场跟随者的角色觉醒后,它迅速树立了这个领域的实质垄
断--仅中国电信一家就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
纵观IDC在中国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一直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份
额。从1996年开始,北京电信开始承接国内ICP的主机托管起,中国电信的IDC服务就是大部分网
络公司的首选,原因很明显,电信拥有得天独厚的带宽资源,其庞大的接入用户群可以通过电信直
接登陆ICP的网站,而无需通过其他的IDC中转--众所周知,和中国电信骨干网络的互联互通一直
是个难题。
正因为在基础带宽和资金方面的优势,网通一直看好IDC的发
展,投巨资建设的亦庄SIDC最大设计面积为1万平方米,将成为网通宽带骨干网在北京最主要的节
点,承担起数据交换、数据备份、数据集中等多项业务,并且成为网通CNCnet国际出口局,将来
的规划是包括电子商务中心,金融认证中心,电子传媒中心,在线娱乐中心等多个中心在内的一个
综合性的多项行业平台。
反观商业IDC,却一直在夹缝中生存。
做IDC离不开电信,但世纪互联总裁陈升不愿成为受电信资源钳
制的被压迫者,他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个与电信平起平坐的“玩家”。
所以,2000年10月,也就是网通高速宽带网正式开通前的两个
月,世纪互联网通达成了网通8500公里2.5G骨干网的期限为15年的使用协议,合同总额接近5亿人
民币。起初,世纪互联在上海、广州等地设立的数据中心也都租用的是网通的机房。
“然而,不久我们就发现这种战略出了问题,因为你虽然与各个
运营商都连接起来了,但是他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不是我们能搞掂的。所以我们自己购买的网通骨
干网实际上根本没怎么用起来,在网通机房里的客户也无法与中国电信互联互通。在耗费时间与金
钱后,还是要追加成本与中国电信合作。”
同时,在电信也纷纷上马IDC项目后,作为客户的商业IDC,也
成了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对手。世纪互联与北京电信下的IDC北京通港,与网通的上海、广州IDC在
争取客户时均有撞车现象。
原瀛海威总裁张树新认为,中国的IDC业务可以用一个字来形
容,那就是“乱”。这个“乱”是指,本属于上游的电信运营商和下游的专业IDC公司的业务范围
界限不清,没有专业分工的结果是业务和市场混乱。
她说:“5年前,我就指出IDC就是一种电信业务,是传统电信
业务向新型的数据业务转型过程中的一种业务形态。既然是电信业务,在电信资源垄断的中国,民
营公司和同时也想吃这块蛋糕的电信,必然会有一些冲突。”
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高红冰说。现在的IDC还是一个灰
色地带,如果有一天电信认为这是基础业务,那么所有非电信企业的投资都将落空。
看来,在IDC尚缺乏一个政策上的明确归属。
路在增值服务?
“IDC的前途在哪里?”这是一个令中国所有商业IDC困惑的问
题。
高红冰对记者说:“专业IDC的出路在于增值服务,如安全性分
析、数据流分析、资源占用分析、存储备份等应用层面的服务。”
互联通在中国第一个提出租用电信的机房,在电信基础资源之上
挣应用服务的钱,做电信的代理商和运营商的横向IDC模式。高红冰表示,走横向路线既可以避免
与电信企业的竞争,又可以将资金、人员和技术集中在应用服务的提供和开发。现在,许多专业
IDC向服务转型,说明了在中国垂直IDC模式,即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增值服务通盘全包的模式走不
通。
几乎在同一时间,“服务”成了民营IDC的新招牌,“超级机
房”的口号换成了“超级服务”。263的IDC产品总监郑海明表示,263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其
中70%的服务电信提供不了。世纪互联副总裁吴泳涛也说:“电信缺乏专业的人员和经验,许多高
层的应用服务只有专业的IDC能提供。”
在向上层服务靠拢的突围队伍中,世纪互联另外有着与众不同的
执著追求。“我们希望能建一个私人的NAP(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点,就是做连接所有骨干网的数
据交换中心。”世纪互联相关人士介绍说:“我们的初步设想是,与拥有大量最终用户群的宽带运
营商与歌华有线、内容提供商如阳光卫视等联盟。等掌握一定数量级的流量和内容时,电信运营商
就会主动接入我们的交换中心。”尽管形势逼人,世纪互联还是在为自己“民营电信运营商”的理
想作最后的努力。
9月23日,在“中国加入WTO与电信增值服务”研讨会上传出的
信息给目前不景气的IDC带来一丝喜讯,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表示,中国将降低电信增值业务
市场准入门槛,积极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投资主体进入该市场。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周光斌研究
员同时指出,中国电信增值企业,尤其是中小以及民营增值电信企业,将有望成为外资进军中国电[!--empirenews.page--]
信业的“桥头堡”。
“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中关村数据的员工说:“作为已具一定
规模的为数不多的电信增值业务之一,中国数十亿的IDC市场无疑对希望进军中国外资电信具有很
强的吸引力。”
这个利好消息显然并不属于所有的IDC。因为,IDC的第一轮淘
汰赛已经开始,只有保持良好的盈亏平衡的小部分IDC能坚持到最后。而且,最终能得到外资电信
青睐的,肯定是这其中的相对较强的少数。
高红冰断然抹杀了某些IDC的新的寄托:“我觉得这个希望不
大。外资电信不会选择弱小的民营IDC,他们会跟同样有IDC业务的几大电信运营商合作。”显
然,对于外资电信来说,以增值服务为起点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直接合作,似乎能为日后染指基础
电信做一个更好的铺垫。
与外资电信有密切接触的世纪互联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世纪互
联副总裁吴泳涛说:“就我们的经验来看,外资电信并不像从前那样只要能跨进中国的门槛就好,
现在他们更侧重于投资收益的评估。能融的早就融了,信产部的这个政策对IDC行业的引资短期内
不会有太大效果。”从今年年初开始数次融资未果的世纪互联,似乎对整个局势比其他还有期望的
IDC要看得更清楚。
有人说,IDC是一个开放的垄断市场。增值电信市场欢迎进入的
鼓励,能否给民营IDC带来春天,这是个问题。
世纪互联的困境
1999年9月,中国老牌民营ISP北京统一网络系统有限公司(A-
1.net),在中国市场首家推出电信级商业IDC数据中心服务。2000年6月,北京统一网络公司在投
资银行及产业基金的帮助下,进行了战略重组,成立世纪互联公司并专门从事数据中心服务。完成
业务重组后的两家公司结成紧密型战略联盟,在全国统一使用“世纪互联”(2lViaNet)的注册商
标及服务品牌。
世纪互联是首家获信息产业部批准接入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
(NAP)的专业数据中心。截止2001年4月,根据中国电信网管提供的数据表明:世纪互联已经成为
中国电信最大的国内互联网流量供应商及带宽租用的战略合作伙伴。
随着IDC整体市场的下滑,昔日的甜蜜岁月已经过去。但是,世
纪互联已经铺了一个平均月支出一千多万的大摊子。虽然世纪五联副总裁吴泳涛表示,到今年5、6
月间世纪互联的销售额已近600万人民币,而现在这个数字增至800万以上。原世纪互联员工陆先
生说,按此推算,世纪互联每月至少存在400-500万人民币的缺口,这让其到今年7月还剩的7000
多万人民币有了数得出的燃烧期限。
“除非陈升(现任世纪互联总裁)能再融来6000万美金,不然就
是死路一条。资本要的是100%的回报率,就象要求飞机垂直上升一样,否则就让你掉下来摔
死!”自信深谙资本意志的263数据港总监郑先生说他在去年8月离开世纪互联时就如此预言。有
人说,外资意识到中国电信资源的垄断天性,必然会日渐挤压民营1DC的盈利空间,由此导致盈利
率远远偏离预期且日趋下降。这是外资不继续青睐中国民营IDC的原因。
摘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