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期出现的各种中国电信新的分拆和重组的传闻如果实现,中国
电信的数据业务会不会被划剥给中国网通?网通会不会联手广电网络资源,直接锁定有线用户?在
中国电信元气大伤的前提下,中国网通会不会因此成为新的电信“垄断”?或者说网通是下一个霸
主还是只不过是一个“棋子”,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老板(中国政府),八个皇子(电信运营商),十三亿“草
民”(消费者),构成了中国电信业的舞台。其破除垄断的改革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皇上重立太子
的运动。被一分为四后的中国电信,今年又被抬上了案板。传言在8月1日公布的中国电信再次切分
方案至今也没有出台。何时出台,目前尚不明朗。
拆分方案扑朔迷离
从表面分析来看,中国电信“皇太子”的地位正在被罢黜的过程
中。但从事情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会出现三种可能:一是这场反垄断的改革只不过是砍砍中国电
信的枝叶;二是放弃中国电信,确立新的垄断者;三是剔除垄断,完全竞争。
目前中国政府的官方旨意倒很明确:破除垄断,引入竞争。不
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业当前并未进入完全竞争,而
是“模拟竞争”,是建立在政府不对称管制之上的竞争。话费的降低,初装费的取消,不是竞争的
结果,在业务垄断的的状态下,这些举措依然带有鲜明的政府指令的特色。
韩德强教授“模拟竞争”的说法,其实有很好的佐证。1994年
为打击中国电信垄断而成立的联通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竞争者。1998年底,这
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余晓芒在接受《财经》记者的采访时曾表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是一个老板,
都是国有控股的电信企业。他说“这只是一种竞争的游戏,一种迎接外国竞争对手的热身赛”。
韩德强向记者表示他将中国电信业分为三大利益集团。中国电
信、中移动是第一集团,其他运营商是第二集团,老百姓(消费者)是第三集团。他认为,当前促
动电信进行分拆的动力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打着消费者大旗的第二集团的电信公司。“第二
集团要发展,必须要把中国电信大卸八块,这样它们才能成长起来。但中国电信大卸八块之后,不
见得会对消费者有好处。在这场利益斗争之中,老百姓显然是被某种力量裹挟了,被当作了人
质。”韩德强说。在他看来,这更像是一场“宫廷政变”。
主张拆分的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阚凯力认为:中国电信就
像一个连体婴儿,只能竖拆,否则不能存活。因此他主张将将中国电信按业务划分为本地、长途、
数据三大块,其中数据业务将整建制地划给中国网通。据记者了解,阚凯力的方案受到了政府高层
的重视,将很可能在将来公布的拆分方案中实现。另据记者了解,阚凯力已辞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的工作,而另一条尚未被证实的消息称他即将到信息产业部工作。外界业盛传阚凯力是网
通的独立董事,不过他向记者否认了这一说法。
针对阚凯力的主张,有网民在论坛上发帖子认为:将中国电信按
业务划分为本地、长途、数据三大块,这种切分方式虽然将中国电信的实力大大地削减,但是结果
无非是将一个大的垄断企业切分为几个小的垄断企业,对中国消费者不会有什么好处。而这确实是
非常有可能的一种方式,“原因是中国网通希望进行这样的切分,因为中国网通的如意算盘是将中
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整建制地划归中国网通,这种如意算盘将很可能实现”。
假如数据业务给了网通
分析中国电信上次被拆的结果,可以发现,移动业务的剥离对中
国电信重组时中国电信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中国电信十几年苦心经营的利润最高的移动业务被划
走,更为严重的是移动业务剥离的同时,却将十几年来移动业务的债务和退休人员全留了下来。分
析人士认为,在经历移动剥离这一致命打击之后,中国电信没有了发展方向,只好大规模部署数据
业务,对互联网进行大规模投资。现在中国电信基本上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互联网的接入任务。如
果这次将数据业务整建制地划给中国网通将对中国电信构成又一致命打击。
可以说,经过这次切分,中国电信将不再有什么元气。切分后,
中国电信市场的基本格局基本是:在移动通信方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占据垄断地位;在互联网通
信方面,中国网通将占据垄断地位;至于联通,可能就要看CDMA搞得怎么样了。
针对如此的诘问,阚凯力向记者表述的意思是,都是国家的业
务,放哪儿都一样。这一点,从他向记者说“如果数据业务划拨给网通,然后再借壳上市,网通还
是原来意义的网通吗?”中可以明确领会。而且他的潜台词也包含着网通已经蜕变为中国电信一部
分的意思。如果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那就是网通是不是正在取代中国电信成为“新的中国电
信”?
这决不是空穴来风。去年10月28日,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
CNCnet1开通并投入试运营时,就有信息产业部官员透露说,网通将会经营所有的电信业务。这似
乎与网通大力宣传自己要做“运营商的运营商”的定位相矛盾。但结合起来看,既是“运营商的运
营商”又是运营商,那岂不正是一个“新的中国电信”?2002年,网通的光纤骨干网将铺遍全
国,其37岁的年轻气盛的首席执行官田溯宁将之称为中国e时代的基础设施。海外媒体广泛认为,
网通是新的运营商中最具锋芒的公司。
田溯宁曾信誓旦旦地说,在2003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宽带数据服
务供应商吗?田溯宁也曾很明确地表述过自己的目标是战胜中国电信公司。他正在试图书写中国电
信业新的历史。在阚凯力看来,八家电信运营商中,只有网通总裁是职业经理人。“网通真正体现
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整个经营管理体系包括人事劳资制度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企业制度,
与国际接轨。这一点,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得到了高度的认可。”从管理体制上说,网通可以称为
“中国电信业的希望”。“联通1994年成立时,三家部委你派你的,我派我的,各自为阵,最终[!--empirenews.page--]
导致‘联通自己都不能联通’。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同背景的管理人都代表各自股东
的利益。”阚凯力说。
一旦解决了“七寸”
目前,对网通来说,最头疼的问题是,自己的“七寸”———最
后一公里,还捏在中国电信手里。阚凯力认为,网通不太可能租用中国电信“最后一公里”(市话
网)的接入服务,因为那对于中国电信而言,是与虎谋皮。
此次拆分,如果将中国电信的固话业务独立出去,“中国电信”
只保有长话业务,虽然市话的垄断性并没打破,但它们都将无法再与网通站在同一个重量级别了,
也不会对网通的发展构成大的威胁。
那网通将如何构建自己的接入网呢?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早就
明确说过,“允许网通建17个城市的宽带网,当然允许其接入用户,至于具体是搞宽带批发,还是
直接接入用户,那只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问题。”阚凯力认为,网通不会自己搞千家万户的接
入,因为成本太大。“以中国电信的成本计算,其一半以上的资产可能都在最后一公里上,现在数
额估计有几千亿,折旧前甚至有上万亿。”
于是,我们看到网通与拥有广电有线网络资源的广电总局走的很
近。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是网通的董事会成员。当记者问及张海涛,广电的有线网络组
建公司网通会否入股时,他回答说,“哪还分得清,反正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这种亲密关系,使人想到1998年6月24日,美国电信公司AT&T
以48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拥有1400万有线电视客户的全美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TCI,把自己变成了
一个“电信服务超级市场”。AT&T本身是长话公司,收购TCI后,介入有线电视业务,而且显示
的是长话、市话和有线三位一体的前景。AT&T虽然失败了。但这并不表示这个故事不会在中国上
演和成功。默多克领导下的新闻集团在今年入股网通,想必也窥到了其中的端倪。
而且今年广电还与网通在杭州成立了合资公司,搞接入服务。扩
大来看,当广电的有线网络公司组建完后,网通与其合资成立一家全国性的公司会怎样?广电借助
网通进入了电信业务领域,网通可以利用广电的网络资源,解决自己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可以
直接锁定9900万有线用户中潜在的数据业务。当其取得固话牌照后,这些已有和正在增加的有线
用户都将直接成为网通的用户。
另据记者了解,有一未被证实的消息说,网通公司内有一第三代
移动通信筹备办公室。网通早前也已申请移动牌照,分析人士认为,网通取得3G牌照的可能性很
大。到时,网通将成为名副其实经营全方位电信业务的运营商,而且通过与广电网的合作,得以巩
固自己“运营商的运营商”的地位,还可顺理成章地切入内容服务领域。
网通与广电的合作,并不一定意味着,形成新的垄断。但网通浮
出水面后的威力,还是应该引起警惕,要做“运营商的运营商”就应放弃经营其它电信服务。有成
为垄断新势力的公司,最好能回味一下一个失恋的人顿悟后说的一句话:“切勿使自己成为不可替
代的人———如果没人能取代你,你便无法得到提升。”
但近期出现的种种新的分拆和重组的传闻,又使得格局的发展更
加不确定。从目前公开的各种信息看,田溯宁对于中国电信数据业务划拨给网通的重组并不热衷,
甚至有些消极。这使得分析人士很迷惑,网通究竟是下一个霸主还是只不过是一个“棋子”?
摘自《数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