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运营商结束低级较量进入实力竞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日前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
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电信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双方就中国联通公司的CDMA和GSM网络与中国移动
的GSM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结算方式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规范。该协议的签订为两网之间的互联互
通奠定了基础,更为中国联通CDMA网络今年底或明年初放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证。
CDMA倾力打基础但道路还漫长
在CDMA一期网络设备招标工作完成后,中国联通在香港CDMA大
会上与13家国际CDMA运营商悄悄签署14方漫游协议。这个全球CDMA阵营首次实现的大规模联盟,
不仅确立了中国联通在CDMA市场呼风唤雨的领导者地位,更为中国联通CDMA网的未来运营提供了
首要保证;不久前中国联通又与美国TSI公司签订合同,TSI公司将为中国联通CDMA用户提供无缝
国际漫游业务。此次合同的签订将使中国联通的用户使用单一手机和移动号码在整个亚太地区、北
美和拉美的多个CDMA网上拨打和接收电话,这是在中国联通与14家运营商签署漫游协议后在全球
漫游问题上取得的更为实质的进展,使中国联通能够兑现CDMA运营之日就能解决全球漫游的非正
式承诺。
在CDMA业务国际漫游问题有步骤推进的同时,国内网间的互
联、漫游问题也开始步步落实。9月底,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国
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信网网间互联及结算框架协议》、《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
司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固定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IP电话网
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此次签订的两份协议对双方网间互联原则、互联技术要求、网间通话费结
算、互联工程及费用分摊、争议处理等事宜进行了规范,使中国联通不仅解决了固网之间的互联问
题,更解决了CDMA网与固网之间的互联问题,为中国联通CDMA网的顺利开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
此次在与中国移动签订了电信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后,中国联通至少在形式上初步完成了CDMA网
与国内主要电信网的互联互通工作。
事实上,协议的签署并不能代表中国联通CDMA的问题已经结
束,也许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毕竟这些都还是协议,层层落实到基层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令
人头疼的问题等待中国联通去解决。尤其是在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已经被国际电信界视为代表世界
移动通信两大阵营,并以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中国这个最有潜力的通信市场上演龙争虎斗的状况
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双方还有待进一步磨合。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交锋未从间断过,在双寡头
垄断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割利益至少可以尽量避免过分残酷并丧失理性。
得市场的不是技术不是标准是运营手段
中国联通CDMA网放号的那一天,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之间的真
正较量才刚刚开始,此前双方之间的所有市场争夺将成为小儿科般的历史结束,而进入新的竞争阶
段,单纯的价格诱惑也将不能成为吸引购买的主要手段,运营商的综合实力将得到全面体现。
中国联通一期网络招标似乎标志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竞争开
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竞争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不同于以往竞争的是双方不再从价格上比
新低,而是在GSM、CDMA两种技术、两种标准孰优孰劣上较劲。也许身在其中便很难不陷进误区,
但是比起技术和标准,消费者更关心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谁能把自己最想要的送到手里。如果卖
肉的不吆喝肉好非要讲猪是怎么长大的,消费者可能并不会买账吧!
作为两个心里都发虚的运营商,中国移动本来占据绝对用户优
势,并拥有极具消费潜力的高端用户,相信在向未来3G演进中,这些用户同样是数据消费的最大市
场;中国联通虽然攻城略地颇有建树,但是用户以消费能力不高的低端用户为多,建设运营CDMA
网,理论上手中多了一张牌,但想打好也不容易。
竞争但不牺牲合作的利润
此次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签署网间互联协议,可以想象中国联通
的喜悦和中国移动的担忧,但是中国移动此举却值得称道,代表着中国移动在进行着理性竞争的同
时也在进行着理性的合作。作为拥有大量CDMA数据业务要争夺的高端用户的中国移动,能和中国
联通达成互联协议,移动公司表现了足够的高姿态。无论谁在网间互联中获利最多,竞争也总不应
该牺牲合作的利润。
人们据此推理,一直不能互联互通的短消息业务也许将很快得到
解决,但此次协议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更没有透露是否在短消息上双方也将解决互联互通的问
题。
最新调查表明,欧洲每天发送的短消息为2000万条?全球运营
商每月在短消息方面获得的利润更是高达2.5亿欧元。而在北京申奥成功的当天,北京地区短消息
服务量已超过1000万条/小时,如果按每条短消息一角钱来计算,移动通信网络中一小时内便产
生了100万元的营业收入。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短消息在铃声下载、图片传播、手机银行、手
机炒股等方面的应用还能招引大批崇尚潮流的年轻用户。在青睐短消息的欧洲,GSM运营商8%至
20%的收入来自短消息,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努力拓展自身短消息市场的同时,却不为互发短
消息这一眼皮底下生意所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总数已逾1亿,哪怕只有几分之一的人
“跨网”互发短消息收益都非常可观。不是设备不能互通,不是业务量少不值得互通,也许是至少
一方相信一旦互通,短消息业务的收益可能不及失去新用户、语音业务减少及用户倒戈转网的损
失,或者认为互通给对方带来的收益更大些。其实,对新用户来说,选择移动还是选择联通,决定
因素并非短消息服务。相当一些联通用户转网到中国移动,一个原因是因为其大部分联络对象使用
的是中国移动的手机,无法用短信息便宜而又快捷地沟通。同样当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转网到中国
联通时,他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手机之间不能相互发短消息是一大局限,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消息消费。
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