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又到年终盘点时。即将过去的2002年,对各行各业来说应 是值得总结的一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随着世贸大门的洞开,我们与世界更为紧密地融为一体,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无论是商业、银行保险业、



又到年终盘点时。即将过去的2002年,对各行各业来说应
是值得总结的一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随着世贸大门的洞开,我们与世界更为紧密地融为一体,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无论是商业、银行保险业、电信业、 I T业……概莫能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此发表这组回顾与展望的报道,不仅是为了总结,更是为了提高和借鉴。
祝愿来年各行各业少忧多乐!


电信业:繁荣背后有隐忧


2002年是世界电信业日子最不好过的一年,也不可避免地
中国电信业带来影响。年底中国电信海外上市的坎坷经历,已给那些仍把电信业捧在神坛之上的
人们敲响了警钟。


运营业 用户越多话质越差


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移动电话
用户数一直保持了每月500万左右的高增长速度,11月底已突破2亿户,无论是网络的规模还是用
户量中国都跃居全球第一。与用户数节节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香港的股
价持续走低,反映盈利能力的 A RPU值(每用户贡献的平均收入)不断下滑。这表明我国移动电
话的营业收入增长空间正在缩小,盈利能力日趋削弱。


而固定电话运营商如中国电信则经历了一个寒冬,受南北
分拆、长途电话经营权的放开以及移动电话分流的影响,固定电话的业务收入急剧下滑,已步入
“增量不增收”的调整期。各大运营商纷纷在数据业务上寻找出路,移动开通 G PRS、联通 C
DMA网络升级、电信猛推 A DSL、网通宽带楼宇计划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在语音业务增长已日趋饱
和的情况下,数据业务将成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热点。


今年也是我国电信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最为活跃的一年,中
国电信终于成功在海外上市,中国联通今年已在国内 A股市场顺利登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
家移动运营商回购母公司的计划也已经接近完成。


手机业 国产品牌成亮点


各大运营商今年都大幅缩减投资规模,从信息产业部最新
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全年,整个通信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2641亿元,而今年前10个月只
完成不到去年的一半。与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全面萧条形成对比,国产品牌的手机,国产移动交
换机、基站等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中兴、金鹏等大批国产设备商都在联通 C
DMA二期工程中拿到订单。


2002年是国内手机厂商最喜笑颜开的一年。甚至比年初预
期的还好,国产手机实现群体性突破,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而且大多数的手机类上市公司收入
增长100%以上,利润率也有大幅度提高。


专家点评: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吕廷杰:今年通
信市场有两个趋势最明显:固定电话移动化、长途电话 I P化。今年通信市场暴露出的问题也很
多,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打低赢利能力,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其次是互联互通困难重重,表现在电信
与网通、移动与联通互相限制对方进入,跟国家实施不对称管制有关,我个人认为不适宜长期采用
这种体制。


今年外资进入电信没有多大动作,原因在于国外电信巨头
业绩不佳而自顾不暇、《电信法》没公布导致政策不透明、国内电信企业非理性竞争太多。今后电
信市场的走向围绕两个问题:电信企业要全业务经营、稳定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以行使有效监管。


银行业:中外资本大较劲


2002年,人行加快了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脚步,这使
得外资金融机构驶入中国的快车开始不断提速,同时为中资金融机构筑起了一座走向世界的桥
梁。


存款在降息声中猛增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人行相继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
存、贷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以及境内商业银行美元等六种外币
小额存款利率。不过,金融机构的存款却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今年前11个月,居民储蓄存款累计增
加12016亿元,同比增加3997亿元。


11月,美联储将银行隔夜拆借利息降至40年来新低,受全
球经济发展放缓影响,人民币“降息”声音又在年末复燃,看来,此话题所带来的热论将持续至来
年。



优质客户之争


无论是“爱立信事件”还是花旗收取账户管理费被状告,
本年度最引人争议的大事似乎都与中外资银行争抢高端客户有关。上述两大事件,引发了两股热
潮:一是中资银行竞相加大创新业务力度,“爱立信事件”之后不久,民生银行趁热打铁推出了
“无追索权保理”等几项新业务;二是中资银行相继效仿外资银行实行差别化和收费服务,例如跨
行 A TM收取手续费、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等。在全民参与的国情如何与国际接轨大讨论中,金融
业也掀起了一场“寻找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点”的反思风暴。


资本纽带牵动众中外银行


今年仅招行一家银行成功在国内上市,不免使许多去年预
测今年为“银行上市年”的人士失望,股市环境仍未走出冬天冷却了许多银行上市的热情。不过,
金融业资本运作的举措一刻也没有停止。中银香港在境外上市,西安市商业银行向外方招股,上海
浦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相继传出与跨国金融集团商洽入股事宜的消息。这为明年金融业爆发
重大资本运作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金融学系副主任牛鸿:今年发生的诸多大事中,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银行收费问题的争论。其实,银行服务收费是非常正常的。随着国内银行产
权改革的推进,政府逐步退出,银行自负盈亏,收费变得顺理成章,银行业必须走向市场化。


今年开始银行才频频提出对各项业务收费,是受到外资银
行收费的推动。尽管引起“全民讨论”,但通过争论,银行收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IT业:浮躁几消退殆尽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 I T行业将在2002年复苏”的美好
预言并未实现,中国乃至全球 I T行业在继续挤压泡沫中度过了艰难的一年,与两三年前相比, [!--empirenews.page--]
I T精英们身上的浮躁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


并购成为一大主题


过去的一年,并购成了 I T业的一大主题。惠普和康柏的
合并造就了全球 I T业的“巨无霸”, I BM收购普华永道后摇身成为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这股
并购风还刮到了中国,联想、神州数码、用友等都依靠并购大致完成了企业的转型和战略布局,对
电脑、软件领域而言,“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两三家领导厂商瓜分大部分市场的
新格局开始浮出水面。随着 W TO时代的来临,“在国际市场中重新定位”成了联想、用友这些行
业龙头企业开始思考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全球 I T制造业开始加速向中国转移。韩国
I T企业成为对华投资的主角。三星、 L G相继抛出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连一向保守的日本
企业如索尼、东芝、日立等也开始大规模地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而最先尝到了甜头的我国台湾地
区 I T企业在今年也掀起了投资祖国大陆的新一轮热潮,台积电、明基等甚至把价值数10亿美元
的芯片、 L CD生产线搬到了长江三角洲。除生产外,微软、英特尔、 I BM、 HP、三星等还在中
国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 I T企业重要的研发基
地。


中国加快技术追赶


过去的一年,中国的 I T企业加快了技术追赶的步伐。在
全球 I T产业链中,中国处于最下游,一直扮演着低级打工仔的角色。从市场方面而言,中国正
在成为一个全球 I T大国,但在技术上,中国正面临被全球 I T行业边缘化的危险。2002年10
月,中国历时10多年研发的“龙芯”终于问世,尽管该产品根本无法与英特尔、 A MD等国际巨头
的产品相比,但它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2002年12月,联想在中国企业中第一个举办国际
技术大会,联想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40亿人民币用于研发。当然,由于资金实力有限,我国
I T行业在技术追赶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是惟一惊喜


回首 I T业走过的一年,互联网成为了惟一的惊喜。最富
戏剧性的是网易,年初还在为摘牌而胆战心惊的丁磊做梦也不会想到,网易的股价在年底能够稳稳
地爬上8美元的高位。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中国概念股已经成为纳斯达克最风光的几只股
票,它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与其及时调整定位、潜心挖掘业务有直接关系。三大门户网站的经验
证明,洗掉了泡沫和浮躁之后的 I T业,仍然能够在全球经济的风口浪尖上起舞。经过三年的持
续降温, I T的泡沫和浮躁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亏损、裁员的阴影将从 I T业渐渐远去。


专家点评:


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今年全球 I T业仍然处于疲软状
态,前些年的过度投资正在慢慢消化。但中国市场整体来说表现不错,尽管不像前些年那样保持高
速增长,但日子过得还可以。拿 P C来说,整体增长率仍然维持在40%左右,这在国外是不可想
象的。展望新的一年, I T行业有望步上复苏的道路,但由于缺乏革命性技术的推动,出现爆炸
性增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摘自《广州日报》 2002年12月27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