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家谈怎样解决信息化五大瓶颈问题
时间:2003-01-22 10:04:00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罗之妮
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长苏金生曾指出,信息化发展
有五大瓶颈:通信企业服务信息化观念、信息化应用水平、全民信息化意识、有关信息化的政策法
规建设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那么,如何解
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长苏金生曾指出,信息化发展
有五大瓶颈:通信企业服务信息化观念、信息化应用水平、全民信息化意识、有关信息化的政策法
规建设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那么,如何解决信息化五大瓶颈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
题。日前,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焦燕冬博士。
记者:目前在信息的消费上普遍存在“免费有理”的误
区,那么您认为,应如何转变电信企业的观念,提升其消费理念,从而进一步普及全民的信息意
识?
焦燕冬:首先,在这里,我认为电信企业主要指的是电信
运营商。电信企业的观念应如何转变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其中包括许多内容。按照信息消费的主
题,电信企业的观念转变主要是指从网络运营商转变为服务运营商。
其次,我谈谈如何提高消费者的信息消费理念,普及全民
信息消费意识。网络内容与服务的公共产品特性使得“免费”在互联网中大行其道,那么,要想提
高信息消费理念,普及信息消费意识,就必须让消费者弄清其收费模式。目前互联网上充斥的信息
产品中,绝大部分仍属于原始信息产品:各网站提供的拷贝新闻、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用户社
区、软件下载等服务,往往大同小异,运用基本网络技术就可提供,缺乏专业化、深入的信息加工
以及充分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服务。再加上用户消费观念的转换需要一个过
程,从而“免费”也是无奈的现实。
由此可看出,“.com”们是在以免费内容、服务迅速吸引
了大量用户后,没有进一步深入开发各类增值信息与应用,无法提供众多个性化的深度内容与增值
服务。缺乏有价值的产品,用户当然不愿意付费,巨大的访问量也就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只有当
“.com”真正理解到“免费”与“收费”的关系,让消费者明白什么可以免费提供,什么需要收
费,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该信息,他们才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信息消费理念,才能利用“免
费”客户群实现“收费”目的,随着这一观念的传播,从而普及了信息消费意识。
记者:当前信息化应用在中国取得进展?但信息化整体应
用水平不高。您认为应如何提高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
焦燕冬:首先,我认为以信息化为焦点的新一轮国际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学习是培养人才的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和技术培训中心在制订教学计
划中要增加信息化的知识教学与技能培训。其次,要加强信息法规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对国家、
省、市、地区已设立的涉及信息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法规、办法、实施细则等,采取多种形
式和各种媒体宣传、指导,形成信息发展的法制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行业发展和基础设
施建设的有关规定,尽快修订发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以便实施。要制订设立有关信
息市场交易、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资源管理及使用等规范性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依法保护公开、
公平竞争,维护公众利益。第三,统一技术标准是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基础。贯彻执行国家信息
化的标准化体系,积极参加信息网络、软件、信息安全和重大信息应用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制
定工作。第四,国家和省、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领导职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整
体协调、促进发展的原则,协调全国、省、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信息工程项目及政府投资、
信息产业及信息人才培训等工作。第五,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建设需
要巨额投资,因此,在资金筹集方面要广开门路,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渠道国际化,产权关
系社会化的信息产业体系。第六,培育发展信息市场。在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快信息市场
的培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努力试办信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容
量大、覆盖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功能全、效益好的综合信息市场。第七,加强合作与交流。推进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的联合开发、经济信息的国际交换和联网,充
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发展信息业。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投资庞大、涉及
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记者:由于没有相应法规的保障,很多问题得不到合理解
决,反之又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虚拟的网上世界如没有完善的法制环境,互联网的发
展是不可能长久的。那么,应如何加快政策法规的步伐?
焦燕冬: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全和完善相关
的信息立法的重要和必要,这种共识,就要求我们必须先明确目前实践中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并
针对这些问题去对症下药,以求有的放矢。第一,为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专门的立法。专门立法的主
要内容取决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近年来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有
一些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也是制度的问题。因此,只有进行相关的立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由于立法应当针对现实问题,且应当预见到现实问题的发展,所以,现实问题实际上是推动立法发
展的重要动力。这在信息立法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第二,对信息资源管理立法的配套立法。在信
息以及相关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法律规制。例如,在信息源方面,如何保障信息内容的真是准
确;在信息取得和传输过程中,如何保障相关信息主体的知识产权;在保障系统、网络安全方面,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防治危害安全的违法行为,等等,都是需要相关的立法来予以保障的。
记者:“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统筹规划的信息化推
进和建设,导致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化价值大
打折扣。怎样才能消除“信息孤岛”,跨越“数字鸿沟”?
焦燕冬:首先要消除人们对“数字鸿沟”的认识误区。有[!--empirenews.page--]
人从纵向角度,比较乐观地认为,数字鸿沟现象在中国正在缩小。而有人通过横向比较,严肃地指
出,数字鸿沟正在进一步拉大。甚至不少人以为在信息化进程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
线上。其实,可观公正地来看,在传统大环境上,中国不仅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年,而且
差距还在以加速度拉大。因此,我们必须产生危机意识,这能鞭策我们去奋勇直追。
面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我国政府也正在采取一系
列措施,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弥合“数字鸿沟”。但在具体实施中还
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主要包括:加速政府信息化;加大学校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化;积极推进
农村的社区接入和设立普遍服务基金;加大西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填平“数字鸿沟”的关键还要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
度。目前信息技术的高端主要还是被发达国家所垄断,特别是美国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英特尔的芯
片、微软的操作系统、思科的路由器,无论从市场份额还是从技术发展上看它们都在全球起着主导
作用。中国要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缩小“数字鸿沟”就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民族信息产业,拥有
自己的核心技术,更进一步,就是知识产权问题。可以这么说,如果不对知识产权有透彻地了解,
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那么在谈判中就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就等于放弃了谈判的权力,这意味着
放弃发展,最终将会被无情地淘汰。
摘自《通信信息报》
href="http://www.c114.net/market/txxxb/TXXXB.HTM" target="_blank">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