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擎中天--记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领头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李志石
"人是企业的灵魂",这是被无数成功企业反复验证了的真理。对于依靠技术和创新
的科技企业,人才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在中国知名企业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支富有创新精神,愿为中
国光缆事业奉献智慧的人才队伍。他们宛如擎天巨柱,撑起了中天和中国光缆行业的一片天
空。
中国海缆第一人
最近编写的《中国海底通信系统发展史》,详尽地叙述了中国第一代海缆设计人员
的为中国海底通信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其中,就有现任中天科技副董事长、总工程师、教
授级高工陆国梁。
自从1956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缆技术专业学习,陆国梁就开始了长达46年的海底
通信技术研究开发。作为电子工业部23所的高工,陆国梁最初的研究方向是海底电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光缆技术在国际通信市场的应用,陆国梁转入了对海底光
缆的研究。由他主持的"水下测试系统"项目、"电力系统用卷绕光缆"、"ST松套光缆"等项
目,先后获得了电子工业部及省级科研奖项。
作为海底通信领域的资深专家,陆国梁从1981年开始担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专
业委员会委员,并成为仅有的连任六届的两位委员之一。
1992年,中天科技开始生产光缆。作为中天的技术支持,电子部23所指定陆国梁作
为这一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自此,陆国梁与中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两次被覆光纤到层绞式光缆,从几芯光缆发展到960芯带状光缆,从电信用户使
用的光缆到电力、铁道等用户使用的特种光缆,从陆地敷设的光缆到海底光缆。10年间,中
天崛起为中国十大光通信企业之一。作为学科带头人和中天的技术主力,陆国梁是当之无愧
的功臣。
普通光缆一般只有2至3公里的制造长度,而海底光缆的长度一般要达到几十公里甚
至上百公里,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在陆国梁的带领下,中天的科技人员奇迹般
地攻克了这个令国内外同行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最终使中天成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海缆批量生产企业。
电力系统用ADSS光缆的研制开发,也凝聚了陆国梁的心血。陆国梁每年都要带领几
个小组,到全国各地做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访问客户工作,直接听取用户的意见,回来后组
织科研人员进行改进,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使产品更符合用户需要。ADSS光缆一般线路使用
比较容易,而在大跨距、高压等级线路使用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解决的。陆国梁带领工程技术
人员记得苦攻关,终于在全国几十条线路上成功应用。ADSS光缆的芳纶绞合不过关,就容易
造成机械强度不能满足用户要求。陆国梁凭着他的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了最为先进的
设计方案,一举解决了这一难题。他还采用AT护套的应用、科学挂点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确
保中天科技ADSS光缆使用寿命在25年以上,全国内同行赞叹。
2002年10月中旬,陆国梁在美国杜邦公司全球线缆市场策略研讨会作的"ADSS研发
与应用技术"学术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强烈反响。
中国电力特种光缆--全介质自承式架空光缆(ADSS)的大量使用受到了美国杜邦公
司的密切关注,杜邦公司生产的芳纶纱是ADSS光缆最关键非金属加强材料,中天科技是杜邦
在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中天科技作为中国光纤光缆具有领导地位的专业制造商,在国内电
力特种光缆研发与市场开拓方面具影响力。中国ADSS应用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
借鉴意义,杜邦公司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主管出席了本次在上海举行的研讨会,江
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的嘉宾代表应邀参加。
目前美国杜邦公司与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紧密型的战略联盟,表示要
精诚合作,更好地为中国通信事业服务。
如今,海底光缆和ADSS等主力产品,奠定了中天在国内光通信制造业的地位。
"对于一家光缆制造企业来说,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并不难,难的是对引进的东西进
行消化和吸收,形成我们自己的技术,使其发挥其最佳的效益。"正是怀着这样朴素的想
法,陆国梁为中天,为中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和经验。
对于中天科技海缆分公司总经理王刚来说,中天自行研制生产的海底光缆第一次国
际招标中成功中标,是最令他难忘的一段经历。
2001年8月,中国网通APCNⅡ登陆延伸段工程招标。这段海缆长20公里,将从崇明
岛铺设至上海浦东。当时参与招标的共有4家企业,其中包括国内第一家专业生产海缆的合
资企业上海阿尔卡特光缆有限公司,以及来自德国的知名光缆制造商NSW。
当时网通并不看好没有背景的中天。出于公平原则,网通派代表到中天设在南通的
生产基地进行了考察。结果出人意料,网通代表给中天的结论是技术标准与阿尔卡特并列,
商务标准在几家竞标企业中名列第一。
作为商务总协调的王刚,和陆国梁、张建明两位光缆专家等组成了投标小组。他们
详细分析了对手的情况,对主要竞争者上海阿尔卡特的投标价格进行了预测,并在投标前一
天以此为依据确定了中天的投标价格。事后证明,他们的预测与实际价格完全一致。
依靠实力和诚意,中天又获得了成功--网通从北京发来了中标通知书,合同总额为
500多万元。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2001年年底的"舟山普陀广电、联通、移动光缆干线联岛"工程投
标中。客户代表赴中天考察前,也曾对其持怀疑的态度。或许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们
给了中天一个参与投标的机会。
对于王刚来说,每一个机会都是中天海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聘请了国内海缆建设
工程方面的权威人士,分别为客户提供施工和制造方面的咨询服务。他们的细心甚至包括了[!--empirenews.page--]
提供海缆上岸后如何建造水线房等方面的技术咨询。中天的诚意和过得硬的产品打动了客
户。在最后的答辩中,客户对中天出具了客观的评价:技术上与其他对手一致,在某些方面
优于其他对手。
"在知名度和客户资源方面,中天在国内海缆市场并不占优势,我们的成功基于扬
长避短,以诚待人。"王刚说,中天的海底光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在不锈钢管等核
心技术方面,因此可以确保交货期,这是中天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最大的长处。
由于中天打破了过去国内海缆市场由进口及合资企业产品垄断的局面,国内海缆的
价格已从原先的每公里30万元下降至目前的20万元左右。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天在国内海底
光缆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不仅如此,还多次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一级
干线中标。
今年1月7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粤海铁路通道盛大的通车庆典仪式,王刚和广大
建设者一样在现场分享胜利的欢乐,因为中天科技为这条通道提供了全部的海底光缆。
和中天许多科技人员一样,王刚加入中天之前曾在国有企业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职
业。渴望挑战的王刚最终选择了中天,选择了海底光缆这个新兴的事业。
最近,他十分动情地写下了数千字的关于中天科技战略发展的思考,更多地谈到作
为管理者更应多一些忧患意识,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中天给了我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我不图别的,图的就是成就感,"王刚说,他的目标是在国内海底光缆市场上,让
中天始终保持一半以上的占有率。
今年42岁的张建明,是中天科技与日本日立电线株式会社合资的中天日立光缆有限
公司总经理,也是一位有着20多年专业经历的"老光缆"。
20年前,张建明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电缆厂工作。当时的上海电缆
厂,是国内唯一可批量生产小铜轴、中铜轴电缆的企业。在那里,张建明为日后的光缆研制
完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原始积累"。
在高级工程师范思俊的带领下,张建明参与了在安徽芜湖的中国第一条水底光缆的
铺设。他至今仍记得那时的情形。在科研经费相当紧张的前提下,技术人员和工人用老式设
备制造出了技术要求很高的光缆。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张建明他们三天都不曾走出车间的大
门。
虽然那并不是一条真正的海底光缆,长度也仅为2公里左右,但它毕竟是中国人向
着海底光缆技术迈出的第一步。也正是这一次尝试,在张建明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梦--要设计
生产中国人自己的海底光缆!
20年的职业生涯中,张建明始终没有离开自己所钟爱的光缆行业。无论是在日本住
友电气株式会社学习和工作的两年,还是进入合资企业上海阿尔卡特光缆有限公司的四年。
2000年2月,张建明受聘担任中天日立光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由中外两大光缆
企业结盟而成的合资企业,引进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和专利技术,形成了国内首条完
整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生产线。
今天,中天日立的OPGW在广东电力主干线、广西电力、新疆电力托-库线、陕西、
江苏、浙江、江西、辽宁、内蒙、山东、云贵、两湖20多个省市不同电压等级项目中顺利的
运行着。短短两年时间,中天日立在国内OPGW市场已占有37%的份额,并且保持了业界绝无
仅有的"零投诉率"。中天日立成为日立旗下32个海外工厂中唯一没有亏损期的企业。
凭借在光缆技术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和技术人员对光缆激光焊接技术进行了微
量改造。一个小小的在线检测装置,大大增加了对光纤余长的控制程度,使得光纤产品的品
质和合格率得到了大幅提高。这项先进的技术工艺,成了令许多外国专家百思不得其解
的"秘密武器"。
在张建明的带领下,我国第一条完整的OPGW生产线开发成功了,全球首条激光焊接
不锈钢内衬管生产线建成了,同时建有不带内衬管激光焊接不锈钢管生产线;最近他们又在
建设铝管结构的生产线,以适应做全多种规格的OPGW。在张建明领导的现代化的生产线上,
计算机能适时对工艺偏差进行自动修正,以稳定产品质量;运用钢带自动对接、放带以及横
纵双tm激光焊接,充分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可靠地保证了OPGW光缆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
实现了生产科学化、自动化,被业内公认为我国新一代OPGW产品。他们将普通光缆中被覆光
纤这一最成熟的工艺与激光焊接
不锈钢制管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电力架空地线和通信光缆的双重优越功
能,且具有流畅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等许多优点。
因为工作的繁重,这位学生时代曾是五项全能运动员的高大汉子,如今成了腰椎盘
突出的病人。因为工作的繁重,一年中差不多一半的时间,他都要在南通的生产基地度过。
据了解,我国每年OPGW电力特种光缆需求量在1.5万公里左右,目前在线运行近4万
公里。而中天日立光缆生产的OPGW光缆在线运行达6876公里。在中国市场,中天日立占有量
在国内外同类企业中占第一。二○○二年,连连在国电一级干线包括三峡西电东送工程中
标。业内高层分析人士认为,再过两年,中天日立OPGW产品完全可以进入世界10强。
光通信是信息社会的关键通信方式之一,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这个
基础产业的基础的光纤、光缆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国"十五"规划测算,增加
20万公里长途光缆就需要约2000万公里光纤,按照干线与区域网和城域网1:8的使用比例计
算,5年时间市场容量将达到1·6亿公里。
作为中国最大的特种光缆、光纤生产企业之一,中天将在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一展身手。因为在中天的背后,有着象陆国梁、张建明、王刚这样的优秀人才组成的三支擎
天之柱。
[!--empirenews.page--]
摘自《人民日报》2003年1月1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