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大盘点之十大领军人物
时间:2003-01-03 13:14:00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侯为贵——中兴通讯总裁
61岁的中兴通讯总裁侯为贵在2002年8月再次成为风头浪
尖的人物,他因策动中兴通讯H股上市成为众多中小股东口伐的对象。
在侯为贵看来,“AtoH”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股东要回报
侯为贵——中兴通讯总裁
61岁的中兴通讯总裁侯为贵在2002年8月再次成为风头浪
尖的人物,他因策动中兴通讯H股上市成为众多中小股东口伐的对象。
在侯为贵看来,“AtoH”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股东要回报,中兴
公司可以通过获得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通过并购或者加大研发投入来
实现。然而在短期利益和中长期利益之间,中小股东与侯为贵产生了
“分歧”。
实际上,这个被公司内部尊称为“老头”的人物,还
有更大的雄
心,他要把现在仅占中兴通讯业绩10%的海外业务做大,以此来分散
国内电信投资下滑所带来的企业风险。为此,2002年上半年,侯为贵
将原公司第一营销事业部下辖的国际部进行了职能提升,升格为第一
营销事业部。此前,侯为贵还使中兴通讯成为首家跨出国门从事电信
运营的企业,在刚果(金)出资51%成立了刚中电信有限责任公司。
在过去几年里,中兴通讯也一直是国内A板市场的绩优
股。侯为
贵之所以要在H股上市,除了吸引海外投资,以便在国际通信巨头纷
纷裁员时吸纳其优秀员工外,还可以在海外并购具生命力的中小型科
技企业,同时又可以进军更有利可图的发达国家市场。
侯为贵有远虑,内战内行,外战不外行。由于产品线
比较长,中
兴通讯在CDMA和PHS上都有意外之喜,这足以抵消交换机和GSM移动产
品市场饱和所造成的市场风险。
杨迈——爱立信(中国)总裁
曾担任瑞典运营商Telia子公司-Teli公司总裁的瑞典
人杨迈,1994年就来到了爱立信(中国),并于2000年12月1日担任爱
立信(中国)总裁。
在2002年,杨迈频繁造访中国政府官员
和运营商,进行面对面的
沟通,为爱立信(中国)在中国移动通信从2G走向3G过程中谋求最大的
支持基础。同时,他每个季度都需要前往爱立信总部斯德哥尔摩,与
上级讨论爱立信公司的中国策略。并且分出大部分时间去考察分支机
构的执行情况,以支持爱立信在中国各地区的业务拓展。
同时,在他所主持的爱立信(中国)内部,杨迈还努力使组织结构
变得相对的简单,不断缩短组织结构中的层次,从而建立了一个个扁
平的授权机构,以保证目标任务的有效实施。杨迈非常清楚自己的职
责,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公司领导人,需要有一个
Big ear,能够耳听八方。”
在杨迈的主持下,爱立信在中国陆续完成了爱立信全
球的战略部
署。
爱立信在中国将形成全球供应枢纽的两大支点:一个
是以北京为
中心的索尼爱立信中国公司及其下属的合资厂北京爱立信;另一个是
设立在南京的南京爱立信。前者生产和销售手机,后者生产通信设备。
2002年,爱立信还把自己的手机业务独立出去,与索尼组建索尼爱立
信公司。而这一系列调整都是为了实现其业务的整合,爱立信的主营
业务已经越来越集中在4个领域:2G移动系统、服务业务、技术授权
业务和手机业务。
康宇博——诺基亚(中国)总裁
2000年初入驻诺基亚(中国)以后,康宇博延续并不断革
新诺基亚(中国)前任总裁的做法。
实际上,上任以后康宇博就一直致力于诺基亚管理文
化在诺基亚
(中国)内部的贯彻实施。他鼓励中国员工在讨论时说出自己的真实想
法,而不是保持沉默;他鼓励员工不必害怕犯错,因为很多时候犯错
并不意味着失败;他还将诺基亚平民化的敞开沟通方式进行到底,在
诺基亚(中国)内部,康宇博建立了一种公开的畅所欲言的工作氛围,
他甚至允许有问题越级沟通。
康宇博认为,只有通过这些的方式,诺基亚(中国)的
员工才会保
持自己思维上的创新性,而这正是诺基亚(中国)真正需要的。
实际上,除了在公司内部更好地贯彻实施诺基亚公司
的全球管理
框架以外,2002年,康宇博还应付自如地处理了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上
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网络方面,尽管中国电信业的整体投资正在下滑,
但是在康宇
博的率领下,诺基亚(中国)通过力推MMS等“杀手级”的新应用正在
赢得新的市场机会;而在手机方面,在国内厂商和国外竞争对手围堵
追击的情况下,康宇博革新了诺基亚的分销体系,从而在中国省一级
销售渠道上(而不仅仅是原来的几个大城市)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与竞
争对手“短兵相接”,继续保持了原有的优势地位。
博格——西门子(中国)总裁
曾经在11个国家工作过的博格称中国是“最令人激动的
市场”,他的近期目标是带领西门子(中国)在未来2-3年内成为市场
“老二”。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这位工作经验丰富的德国人说他
以前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发展速度,“但机会同样意味着压力”,现在
总部对他的期望比任何时候都高。为此,博格获得了西门子在亚太区
总投资15亿美元中的2/3,其中1/3用于研发,1/3用于制造,剩下1/3
是营销。
目前,西门子正在不断增加在市场上的产品品种。3年
前,市场
上还只有两款西门子手机,现在已经达到15-16款,其中有2款是专
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手机。2002年,西门子决定放弃其欧洲的TDD标
准,而全力支持与大唐在TD-SCDMA上的开发。博格的任务是要使
这个新巨人尽快成长起来,与另外两个巨人——WCDMA和
CDMA2000争夺未来3G市场。
博格克服种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花大量的时间和
他的中国客
户充分沟通。为此,他把西门子的工作地点从只在上海办公,扩展到
现在北京大约有500人,广州200人,全国各地都有服务人员,“这样
我们离顾客就更近了,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袁欣——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董事长
能够把17年的黄金时光全部奉献给一项事业、一家公司
的人绝对是令人敬佩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董事长袁欣从刚毕业
就来到上海贝尔工作,直到2002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成立。[!--empirenews.page--]
交换机一直是上海贝尔的重点产品,市场形势也一直
不错。但袁
欣还是敏锐地发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他担任上海贝尔公司副总裁
期间,就提出了向宽带、移动发展的目标,并且在产品多元化、一体
化上取得了质的突破。上海贝尔在宽带接入、NGN、IP骨干网等新领
域,都拿出了像样的产品,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新兴市场份额。
袁欣在上海贝尔的最后一个职务是负责市场的副总
裁,与阿尔卡
特进行股权置换的前一年,上海贝尔取得了年销售额达10亿美金的成
绩,这成为跟法国人谈判中的一个重要筹码,由此也促使阿尔卡特下
决心把亚太区的第一个技术研发中心放到新公司里来,成为跨国电信
企业在中国进行技术转让力度最大的公司。
袁欣同时担任了新公司的董事长,开始对这个年销售
额将超过30
亿美金的大公司全面行使指挥权。
林源浩——北电网络(中国)总裁
2002年10月底,毛渝南的离职事件终于成为了事实,而
林源浩也从北电网络(中国)的幕后(CTO)走到了台前,接替毛渝南
的职位,成为北电网络(中国)的新一任总裁。在1996年7月加入北电
网络之前,林源浩曾在朗讯和AT&T公司工作了16年。
第二次访华的北电网络(总部设在加拿大)全球总裁邓
富康介绍,
林源浩接任CEO将得到“整个北电网络公司领导团队和整个公司资源
的支持”。据了解,林源浩还成为了北电网络亚太区总裁谭仁谦(Masood
Tariq)领导团队的成员,同时可以与公司首席执行官邓富康和公
司各全球业务总裁保持紧密的工作联系。实际上,林源浩出任CEO,
可以被视为北电网络以换帅为契机,重新部署和贯彻实施北电网络在
中国区的发展计划。
由CTO升任CEO,尽管毛渝南为其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底
子,但是对
于林源浩而言,2003年的挑战依然非常艰巨:光设备市场继续供大于
求,3G遥遥无期,企业设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更为艰巨的挑战则
在于,在完成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调整以后,北电网络如何更有效地
贯彻实施企业内部管理和执行全球在中国的战略,这些挑战将在2003
年考验林源浩的能力。
陈永正——摩托罗拉(中国)总裁
陈永正,摩托罗拉总公司资深副总裁,摩托罗拉(中国)
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永正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
的“笑容”,他自己一直信奉“和气能生财”。
2002年,陈永正把摩托罗拉公司原来的四大战略进一
步延伸成
2+3+3战略,这是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2”是指
把中国建设成全球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之一。目前,摩托罗拉在天津
的生产基地共分两部分: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和亚洲通信产品生产基
地;“3”是指3个百亿目标。到2006年,摩托罗拉计划使在华年产值
将达到100亿美元,在华投入总额达到100亿美元;在未来5年内,累计
从中国采购100亿美元的零配件和服务。“3”是指3个新的增长点。
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大力发展无线通信之外,还将积极发展数字集群通
信系统、半导体和宽带业务,把这三项业务作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一年的努力没有让陈永正失望。截至2002年11月,在
陈永正的带
领下,摩托罗拉中国累计实现销售50.1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7%;
出口总计32.41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77%,并蝉联中国最大
的外商投资企业。
周寰——大唐电信董事长兼总裁
周寰,这个名字与TD-SCDMA越来越不可分了。
实际上,这位现任的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兼
总裁,在过
去的2002年长袖善舞,为TD-SCDMA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名份。首先
是3G频谱规划,得到预留的155M频段,此举被业界认为是政府对本土
标准的明确支持,欧洲WCDMA标准和美国CDMA2000标准一共才得
到了120M频段。此后7天,受到鼓舞的周寰,率领大唐,与南方高科、
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其它7家通信企业
组成TD-SCDMA产业联盟,并签署了致力于TD-SCDMA产业发展
的《发起人协议》。TD-SCDMA在受到同行冷遇多年后,终于首次赢
得了部分产业界的集体回应,周寰在这一进程中,善莫大焉。
然而与大唐电信6亿元投入相比,今天TD-SCDMA所得到
的回
应似乎还嫌少了点,而且6亿元投入与其它两个标准的投入相比简直
就是小巫见大巫,WCDMA仅爱立信一家厂商就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周寰,使得TD-SCDMA成为了3G三大主流标准之一,并且使得大唐
电信赢得了足够的尊重,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他并没能使大唐电
信成为整个移动通信3G产业链上的链主,因而,对于他和大唐电信而
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一时刻都将生死攸关。
吴鹰——UT斯达康总裁
吴鹰1985年去美国读书,1991年创办斯达康公司,1995
年UT斯达康成立,到现在已经成为最成功的留学生或者是“海龟派”
创业成功典范。
吴鹰曾说过: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就是希
望我们UT斯
达康真正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通信公司。从现在电信企业来说,还
没有一家是中国人创造的企业,但是我认为,今后十年、二十年,中
国最有希望,最有基础产生这样的世界级电信公司。
现在吴鹰正在带领着一起归国的留学生管理团队向着
这个目标前
进。吴鹰和他的UT斯达康提供的“小灵通”所取得的成绩,已经很难
用某一项指标来衡量。小灵通PAS无线市话系统满足了更多中国人打
电话的需求,并且让人们以低门槛进入移动世界。今天,这一领域的
所有对手都不得不用“小灵通"——UT斯达康从科幻小说中得到的
灵感来给自己的同类产品命名,这是一个奇迹。
但是如果吴鹰仅仅满足于这点成绩就不是吴鹰了。他
给“小灵通”
附加了高速数据功能,性能甚至超过GPRS!这一点已经在中国台湾得
到验证。此外,吴鹰还是全球第二大IP DSLAM设备的供应者,他的[!--empirenews.page--]
下一个目标就是用IP构建一个全新的电信网,包括宽带固定网络和移
动通信网络,全部都用成熟的IP技术来实现,使得运营商更经济、更
灵活地提供业务。
杜家滨——思科系统(中国)总裁
在TI职场摸爬滚打多年,还能拥有似孩童般清澈、明亮
的眼睛,这正是作为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之一的杜家滨的过人之
处。
为迎合中国电信运营市场拆分、重组后的新格局,杜
家滨独具创
意地将思科中国的电信事业部划分为两大部分——沉稳、儒雅的吴
世楷负责老牌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而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徐启威则
负责开拓新电信运营商市场。
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两个电信事
业部的设置,
既避免了同一人负责互为竞争对手的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尴尬,又进一
步巩固了公司在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实力。
最近,思科中国公司接连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方十
省区域内
ChinaNet骨干网扩建工程和中国联通公司的CDMA 1X网络骨干分组网
络设备升级项目中的胜出,就是对杜家滨倾力打造的核心团队工作能
力的最佳肯定。
自杜家滨升任思科公司全球副总裁后,思科中国2002
年度前三个
季度的营业收入已达10亿美元,占思科亚太区营业总额的一半,并成
为思科在全球表现最好的五个公司之一。
摘自《通信产业报》
target="_blank">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