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通在电信改革中扮演何种角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994年1月12日,吉通由电子工业部发起成立,主要由电子
部系统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参股组建,包括彩虹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国投电子
公司
等30多个股东单位。国家成立吉通,与成立联通不一样,吉通的主要责任不是要打破垄断的问题,
而是承担着促进、发展国家信息化的重任。吉通最初的定位主要是发展数据通信,为政府机关和国
有企业服务,而联通则主要做语音通信,面向公众。
从一诞生就开始运营金桥信息网,然后又是金税、金关,
每个工程都和“金”字沾边,但吉通却一直没有钱用。6年来得到总投资额不到10亿元的吉通也
说,相比中国联通,吉通发展慢的原因主要是原属电子部,不管是原来的邮电部还是在邮电部为基
础上组建的信息产业部,对吉通一直冷眼相待。吉通作为信息产业部的“养子”也就饥一顿饱一顿
地长大。
1994年到1997年,吉通在强大的竞争面前曾多次面临夭折
的命运,但没有死掉,生存了下来。其间,吉通最早的创建人之一的齐鸣秋,受命于危难之际,打
造先天不足的吉通。1995年任吉通总经理,1996年起至今任总经理和法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以超前的意识、过人的胆识、科学的管理手段把吉通盘活,使吉通的业务领域从卫星通信扩展
到数据通信、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增值、IP电话等业务,并获得了国际资本市场认可,7年的风风
雨雨将吉通打造成中国仅次于中国电信的第二大数据通信提供商。
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中的中
国电信市场依然以语音业务为主,这是电信业务市场的首要需求,仅仅依靠数据业务和宽带业务就
想高赢利实在太难太难,因为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二要需要进行投资巨大的网络建设,地面
资源匮乏、用户分布无规律、节点分布广泛但单点接入密度很小等,这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
力、物力。摆在吉通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自主发展,要么与别人合并,而前者凭吉通实力是无法
达到的。与人合并是吉通最好的归宿,只有合并才能与别人重组,才能重新走上传统运营商的路,
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与谁合并,可以说对吉通来讲无关紧要,因为至少要比自己生存要容易的
多。
由于吉通在此次电信改革中扮演着最为无关紧要的角色,
在2002年5月新网通即将挂牌之前,业界一直认为,齐鸣秋作为吉通老总自然要在领导班子中占有
一席之地,出任副总裁,但最后的任命文件却是齐鸣秋的淡出。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吉通的养子命
运。
祸不单行
从2000年起,尽管IP业务仍然能够带来每月几千万的现金
流,但吉通的资金链已经绷紧,融资任务成为首要难题。吉通当时希望民营资本和WTO以后外资的
进入,能给吉通带来新生。
2001年初春,经过一番简单的讨价还价之后,张宏伟旗下
的锦州港曾受让彩虹集团持有的吉通股份,成为吉通的第一大股东。张宏伟对投资电信业兴趣浓
厚,他希望借投资跨入梦想中的电信业务门槛。当初选择投资吉通,是因为吉通最小,一旦入主便
可做大股东,在董事会里掌握话语权。
2001年4月25日,锦州港发布公告称:与彩虹集团签署协
议,出资人民币58880万元,以每股2.00元的价格受让原第一大股东彩虹集团持有的吉通通信法人
股股权29440万股。紧接着,在7月14日,锦州港公布了一个合计102880万元参股吉通的计划,拟
以增发股份所募集资金投入吉通。增持吉通股份之后,锦州港将持有吉通通信有限公司股权达20%
以上,成为吉通第一大股东。尽管吉通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阵营中并不显眼,但由于民营势力的介
入,使吉通争夺战成为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2001年,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准备,吉通决定在
香港和纳斯达克上市,并于同年向美方递交了长达255页的英文申请书。当时,曾经长期任原国家
经贸委主任袁宝华贴身秘书的齐鸣秋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上市不分昼夜,直到股市形势突变最终
放弃上市。
上市失败无疑给吉通的未来发展投上了一层阴影,而大重
组的到来更打破了吉通的希望。2001年底,国务院关于电信重组计划的文件中,明确表示对“违
反政策法规收购的股权将全部予以核查并清退”,而清理的标准则是:“是否有利于重组后电信运
营商产权的清晰完整、和未来中国电信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这个标准下,锦州港进入吉通的股
权交易成为典型的清理对象。
2002年9月25日股权转让被财政部和信息产业部发出的联合
通知叫停。通知指出:2001年2月以来发生的彩虹集团将其持有的吉通公司股权转让给锦州港的行
为,不符合国家规定属于无效行为。随后,锦州港开始从吉通撤资,吉通与锦州港的蜜月期的旖旎
也随之结束。
夷人匪思
今年2月,吉通公司公布了一年来的业绩,称自重组到网通
集团以来,发展前景和生存空间更加宽广。重组初期,吉通公司在继续保留公司现有名称及各项业
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重组后为其带来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开拓更为广阔的业务市
场。做为重组的第一年,2002年公司业务收入较上一年度有了大幅提升,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各项通信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2001年相比,公司总收入增长58%;互联网拨号用户增长
159%;专线用户增长28%;IP电话话务量增长95 %,其中:国际话务量增长61%、港澳台话务量增
长11%、国内话务量增长105%,并推出了IP传真业务和IP电话会议等业务新业务。
而中国网通此前曾聘请普华永道对吉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
一次调查,财务数据却显示情况很不妙:吉通今年收入约5亿,和去年持平,资产总额接近12亿,
但资产负债率超过了100%,IP业务的市场份额不到5%,数据业务的市场份额不到2.5%。吉通的运
营开支主要用在其租用的网络上,这部分成本现在看来并未因重组而明显减少。由于经营不善,很
多吉通的分公司负债情况严重,有些负债甚至达到了千万级。
为此业界一直认为,吉通原本就被夹在网通和其他几家运[!--empirenews.page--]
营商之间艰难度日,一些分公司早就债台高筑,被并到网通集团后,虽然在形式上与另外十家省级
通信公司平起平坐,但实际上已经失去话语权,加之吉通同各通信公司的所有制都不一样,同集团
也没有多大产权关系。员工更是人心思变,由于中国网通总部的人数已达500人,吉通的员工将被
“整合”至各地的通信公司中去,已有1/4的员工纷纷出走,另谋出路,市场拓展处于半停滞状
态。
其间媒体对吉通分司的报道也让人们对其财务情况深感忧
虑:江苏吉通被江苏电信告上了法院,状告的理由是,从2001年3月起,江苏吉通即违反该公司同
江苏电信签订的开放IP电话业务及结算的框架协议,拖欠应付给江苏电信的互联互通费用,到去年
年底拖欠金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甘肃吉通拖欠甘肃电信网间结算费用80余万元。吉通公司在全
国范围内已欠下中国电信超过1亿元的IP电话网间结算费用;去年7月底,重庆吉通也因拖欠IP电
话的网间结算费用143.7万余元而被重庆电信告到仲裁部门;紧接着,又爆出贵州吉通拖欠贵州省
电信公司电路费及网间结算费用150多万元。
即便拖欠如此巨额的网间结算费用,一些地方吉通公司却
在IP卡市场上大打价格战,其IP电话卡甚至以2折、3折低价销售,对其他运营商的IP卡销售产生
严重冲击。同时,吉通还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今年年初,首次涉足保险业领域。受让了在第二季
度获得上市批复的新华人寿的部分股权,其持有的具体股权比例虽未披露,但有信息称已跻身前几
名大股东之列。吉通的这些举措让人看不明白,业界人土评论,作为没有人要的孩子,吉通有破罐
子破摔和搅局这之嫌。
收购或破产?
按照计划,对于如何整合吉通,中国网通最初制定了两套
方案,一种即通过国家划拨的方式,将吉通原有的国有股集中到财政部手中。另一种方式,由集团
出钱向吉通的大股东--彩虹集团购买股权。
以吉通目前的情况来看,要网通集团出钱购买股份很
难,即使是采取国家划拨的方式,恐怕网通集团都不想背上这个包袱,因为目前吉通的资产负债率
估计高达270%,距离“破产”底线已为时不远。另外,然而参与重组的各方在资产归属和债务方
面却无法达成一致协议,重组计划很难完成。
但吉通却不认帐,总裁齐鸣秋称,重组工作还在进行之
中,并未有明确的结果,因为吉通正在寻求被中信收购。中信有钱有网,就是没有基础电信牌照,
中信与吉通能实现优势互补。
吉通方面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和中信进行暗中接触,吉
通的网络大多是省域网和城域网,和中信的“奔腾一号”骨干网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信因此对该
部分的资产较感兴趣。但中信是否会选择入股吉通,还需看双方谈判的进展以及网通集团的态度。
如果网通集团同意中信入主,则中信会受让彩虹集团的股份,并承担相应的债务。如果网通集团不
同意,中信也可以买入吉通的部分优良资产,做为“奔腾一号”的补充。但吉通的财务状况却让中
信迟迟下不了并购的决心。3月30日,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证实,公司确与吉通等同类型多家电讯
公司接触,至于会否入股吉通,表示“没有这样的说法”,“对吉通的情况不太了解”,并称与
“所有同类型电讯公司都有接触”。
除去中信之外,吉通还和多家公司就收购一事进行了广泛
的接触,也都全部因为吉通的负债而没有结果。
3月30日,中国网通集团总裁奚国华在参加CCTV对话栏目
时,对目前的整合进程讳莫如深,只称在融合上有一定的难度,仅简单讲了融合的两个过渡性步
骤,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最新的消息是,由于吉通债务负担较为沉重,网通集团已
不可能通过收购其股份的方式整合吉通。由于中国网通需要争取在2003年顺利上市,如果近期没
有公司收购吉通的话,因资产状况较差,吉通将有可能被“先破产再重组”,具体做法是,将吉通
资产通过财政审计,划入即将成立的国资委,再由网通集团择优收购。吉通今日只是整个行业调整
的后果,是祭祀电信改革的牺牲品。
吉通的命运实际已经被他人掌控,吉通正成为“过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摘自 硅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