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乐平:“小灵通”和移动电话应该共存
时间:2003-06-05 10:05:00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导读]中国电信集团总工 韦乐平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小灵通”绿色环保、经济适用,是
一种价廉物美的无线市话业务;对于运营商而言,其设备造价低、投资回收快,可以利用自身已有
的空闲铜线存量资源提高企业的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小灵通”绿色环保、经济适用,是
一种价廉物美的无线市话业务;对于运营商而言,其设备造价低、投资回收快,可以利用自身已有
的空闲铜线存量资源提高企业的收入。因此,“小灵通”作为一种无线市话技术有一定的用户群和
发展空间,在话务量上会对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造成一定的分流,但不会形成明显的冲击,两者可
以也应该共存。
中国电信之所以大力发展“小灵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
原因:
首先,中国电信是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规定将“小灵通”业
务定义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一直是在这一范畴内发展的。“小灵通”的主要优势是设备
造价低,平均每用户的收入明显提高,投资回收快,又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空闲铜线存量资源,其
发展有内在的道理。事实上,全国各地“小灵通”的发展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开通“小灵通‘业务
的地区,都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电信企业的收入也都有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对“小灵通”的发展规模是有控制
的,尽管这一二年来,这项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在现阶段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本质上这
是一种适于一定市场和时间段的过渡性技术,无法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不具备长远技术生命
力。正如周德强总经理所言,集团公司对“小灵通”业务不作统一要求,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情况
自主决定做与不做。
目前,中国电信“小灵通”用户数已经有约1200万,再加
上网通集团公司,总用户约为1500万左右,两家运营商在全国约400个城市开放了业务。
以前,“小灵通”给人的印象是便宜、不好打,但现在情
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期的“小灵通”确实服务质量不理想,接通率低、掉话、覆盖差。经过这两
年的技术改进,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通话质量优于移动通信;采用了500mW大功率基站、组
控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基本解决了覆盖、切换和容量等问题;能实现预付费、短消息和数据上网
等新业务;“小灵通”的设备成本也在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中国电信统一了手机鉴权方式后,使手
机价格也大幅下降,投资回收期缩短,与固定电话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人认为,“小灵通”的主要成本不在其自身设备,而在
于传输网的中继线,而它是市话网固有的一部分。因此,电信推广“小灵通”可以不计成本,采取
低于成本销售的策略”。其实这个看法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电信利用其空闲网络资源和“小灵通”
设备为老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无线市话业务,是一种挖潜改造的好方法,何罪之有?何况按照我们
的第一手资料,“小灵通”的主要网络成本在于无线设备,占80%以上,配套传输线路的成本约
5%,即便按照全部传输线缆重建,其成本也只有10%左右,投资回报期3年左右,是一项投资效
益很好的业务。
有人将“小灵通”看作一种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并认为会
对现有蜂窝移动通信形成很大的冲击,这也是不正确的。首先,中国电信一直按照“信部电
(2000)604号”文的规定,将“PHS作为市话系统的补充和延伸,定位于小范围低速移动无线接
入”,从来也没有将“小灵通”看作是一种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从纯技术角度来看,“小灵通”存
在很多先天不足,主要有微蜂窝的覆盖半径小、基站数量过多、能支持的移动速度较低、切换时间
较长等,其性能难以满足蜂窝移动系统的基本要求。何况我们也没有对“小灵通”网络进行过严谨
的统一规范,各厂商网络结构不一,接口和信令协议一致性较差,改造成本很高,尚不具备统一联
网的基础。然而,作为一种无线市话技术,则有一定的用户群和发展空间,在话务量尚会对现有蜂
窝移动通信有一定的分流,但不会形成明显的冲击,两者可以也应该共存。
“小灵通”具有性能优势、超低辐射、话费经济等特
点,是真正属于每个人的无线市话。
“小灵通”又称无线市话,是一种新型的个人无线接入系
统。它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将用户端(即无线市话手机)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使传
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随地接
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它具有性能优势、超低辐射、话费经济、使用灵活、轻巧时尚等
诸多特点,是真正属于每个人的无线电话。
“小灵通”在世界各国发展状况良好,受到了广大用户的
欢迎。
“小灵通”是在日本PHS(个人通信服务)基础上改进的一
种无线市话技术,该技术目前已被世界20多个国家实验并采用,至1999年底,全世界已拥有270万
线容量。日本在推出这项业务后,短短两年内就发展了700多万用户,尤其在青年人和学生中颇受
欢迎。泰国1999年11月15日开放这一业务,10天时间就发展了11万用户。
我国自1998年1月浙江省余杭市首次将无线市话小灵通投入
商业运营至今,无线市话呈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及地区开通无线市话
业务,系统总容量已达到500万线,客户数量超过1500万户。
“小灵通”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用、绿色环
保、功能完备、超长待机、语音清晰、精巧时尚。
移动通信:无线市话“小灵通”是本地固定电话网的有效
补充和延伸,“小灵通”客户只要携带轻便的“小灵通”手机,在网络服务区内可随时随地拨打和
接听本地、国内和国际电话。
经济适用:无线市话“小灵通”基于本地电话网,因此它
与固定电话一样实行单向收费,同时采用和固定电话相同的费率标准。以固定电话的价格,享受本
地移动电话的方便是无线市话“小灵通”最突出的特点。
绿色环保:无线市话“小灵通”的基站和手机发射功率都
只有10毫瓦,而就连我们通常使用的无绳电话机的发射功率也有35毫瓦左右,因此“小灵通”的[!--empirenews.page--]
电磁波辐射极小,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符合人们的健康要求,所以被誉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通信
工具。
功能完备:无线市话“小灵通”除具备现有固定电话的基
本功能外,还可提供多种增值业务,如来电显示、转移呼叫、中高速上网等数据业务。
超长待机、通话时间长:“小灵通”手机耗电省,电池特
别耐用,一次充足电后待机和连续通话时间更长。
语音清晰:无线市话“小灵通”采用32KADPCM语音编码,
通话质量佳,在网络覆盖范围内能与固定电话媲美。
精巧时尚:无线市话“小灵通”手机的重量不到100克,仅
相当于一副眼镜的重量,可以轻松装进衬衣口袋,也可洒脱的挂在胸前,携带十分方便。同时“小
灵通”手机讲究时尚品位,外型精巧美观,富有个性化。
丰富的增值业务:无线市话“小灵通”可以提供高速无线
上网业务、短消息业务、MiMi(拇指信息)直接上网业务和定位业务。
----《通信信息报》
target="_blank">border="0">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