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拆分拆出20亿资产使用纠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信拆分后,部分社区电信配套设施的产权不清,从而导
致使用权混乱。于是通信公司趁机人为设置障碍,目的就是防止竞争中的市场渗透。近期一系列相
关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有关政府部门将采用技术、经济、人事和法律手段,多管齐下,对电信市场
实施监管,保证互联互通的真正实现。
争夺客户
通信公司设“禁区”
有些写字楼就是不让北京市电信公司的线路和设备进入,
于是用户原本全国一揽子的优惠服务协议无法在北京实现。为什么用户不能自由选择电信服务?
地处西单的北京市电信公司一直在为一件事儿烦恼:新办
公大楼的电话号码与原来的不能“统一”,紧挨着的两个办公地点必须使用两个总机,使原本一个
单位的内部电话相互间却成了外部电话。听起来很可笑,这点事儿连电信公司还搞不定!?但事情
却不是那么简单,北京电信自己都觉得很窝囊,写字楼的物业还就是不让北京电信新的线路进去,
原来属于北京通信的号码不能改变。
据北京电信介绍,事实上他们的客户也受到过这样不公平
的待遇。有一家外企在全国都是中国电信的用户,惟独在北京却不能享受来自北京电信的服务,由
于写字楼物业的阻碍,北京电信的光缆和设备无法进入。原本一揽子的优惠服务协议,为什么无法
在北京实现?为什么用户不能自由选择分拆后的电信企业?
作为电信监管部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一再表示,用户有
权选择服务提供商。但现实确实存在着分拆后的北京市通信公司为北京市电信公司设置的“禁
区”。
“红线内外”
留下使用权隐患
根据1999年的规定,社区或写字楼的建设单位应当向
电信部门移交其配套电信设施的使用权。在电信拆分前,“红线内外”电信资源都是由中国电信独
家运营和维护的。
其实,北京电信遇到的问题关键在于——社区和写字楼的
电信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到底由谁来掌控?
搞基建项目的人都知道城市规划中的“道路红线”。在城
市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中,“红线”以外被认为是公共区域,由电信部门负责;而“红线”以内是
社区或单位内部区域,应由业主自己筹建,由电信部门负责运营和维护。
根据1999年北京四委(首都规划委、计委、建委
和市政管委)出台的文件,规定北京市的住宅区及其楼房的建设必须具备相应的电信设施;在建设
项目立项可研报告中,必须具有电信配套设施建设的投资费用,并保证该项资金的落实;经验收合
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向电信部门移交其配套电信设施的使用权。
在2001年中国电信拆分重组以前,北京市只有北京市
电信公司一家电信运营商,社区内的电信设施自然全部移交给了它,在当时北京市的“红线内外”
电信资源都是由北京电信独家运营和维护的。
20亿资产
使用权混乱
电信拆分后,社区内电信配套设施的使用权应该移交给谁
没了说法。沿袭下来的自然垄断导致各种电信资源在分配上极不均衡,有的企业50%管道资源闲
置,有的极其匮乏。
2001年中国电信拆分重组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原中
国电信南北拆分后,固定电话运营商变为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北京市主要电信资源划归了
位于北方的网通公司,建立网通北京分公司——北京市通信公司。而随后中国电信也在北京建立了
其分公司——北京市电信公司。于是在北京市就形成了两家固定电话运营商相互竞争的局面,两家
公司虽然名称只有一字之差,但实力相距悬殊。
处于弱势的北京市电信公司的总经理刘博愤愤不平:“电
信拆分后,在各种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极不均衡的情况,特别是地下通信管道,他们的管道资源有
50%的闲置,而我们却极其匮乏。占有大量管道资源的企业一般不对外租售,即使少量允许出租
的管道也是在拖延很长时间后才以高价出租。”
据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知情人讲,其实拆分之前两公司都是
一家人,刘博自然对现在北京市通信公司的资源“门儿清”。当然,这几年电信行业基础设施发展
很快,50%资源闲置的数据虽不一定准确,但他反映的问题却是存在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社区内的电信配套设施使用权到底应
该给哪一家呢?显然,如果沿用1999年文件对社区电信设施进行调整已经过时了。如果按照以
前的做法,再无偿划拨给北京市通信公司使用就显得不公平了!新建社区好解决,那旧的社区怎么
办?是否就应该是北京电信的禁区?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陈卫军局长认为:追根溯源在于社区电信基
础设施投资主体的产权归属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从而导致电信资产的使用权也难以界定。
目前,北京市由于产权不清而导致使用权混乱的电信资产
有多少?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陈卫军局长的答案是“15亿元至20亿元”。由于尚有如此巨额资产
的使用权归属难以划分,要实现电信企业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下竞争是很困难的。
互联互通
越走越远
为防止市场渗透,通信公司人为设置了障碍。更让人担忧
的是,阻碍互联互通的现象还在继续,中关村信息工程公司也在修建地下通信管道,而其新建的管
道与原有的电信管道均不能沟通。
为什么有的社区或写字楼的物业会对北京电信乱开价、乱
收费,有的索性拒绝,即使资源闲置。其根本原因是电信公司为阻止其他电信企业的市场渗透,采
取不公平竞争手段,从而针对其他电信企业设置重重障碍。
“不让别人的线路进来基本上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明摆
着,租用一部分线路就等于抢走一部分客户,北京通信当然不干了!”明眼人都知道,当初拆分时
把像刘博这样的一批业务骨干划到北京电信,必然会带走部分客户。北京通信既然在人事上无奈人
才向竞争对手的流失,就必然在资源上进行控制,以保持区域上的垄断优势。
然而,问题的严重性并不在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上,更[!--empirenews.page--]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在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人为制造电信互联互通障碍的现象依然在发
生。据介绍,在社区内人为制造电信不通的问题仍在继续。目前北京地区除了现在的两大固话电信
运营商之外,还有中关村信息工程公司也在修建地下通信管道,而其新建的管道与原有的电信管道
均不能沟通。
刘博慨叹:“如果地下的通信管道都做不到互联互通,那
么行业的互联互通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J046 J091商报记者 罗乔欣/文 李梅玲/图
事件观察
电信市场监管动真格
如有些地方出现的“砍电缆”现象,故意破坏互联互通行
为已经成为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顽疾。与当初电信拆分的意愿相违背,互联互通一直困扰着电信业
发展。据统计,1998年至今,全国的互联互通恶性案件已达540起,至少影响到了1亿人次
的使用,造成10亿元的直接损失和20亿元的间接损失。
如果在产权问题目前尚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使用权应该明
确一个说法。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各企业
均可以使用,或者有偿使用。为了让现有的电信资源充分利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也认为,应该本
着“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按照国家定价标准有偿使用。据称,目前的收费标准正在由相关部门
进行调研。
今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等六部
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紧接着11月份信息产部出台《电信治理若干规
定》。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对电信市场监管要动真格的,将采用人事、经济和法
律手段多管齐下。在技术上,电信网间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工程已开始启动,北京市年底就将建
成;下一步将改革目前的网间通信结算办法,建立以成本为基础、公平合理的网间结算体系,调节
基础电信运营商对于互联互通的相关利益。
也许短期内用户几乎感觉不到什么,但由于运营商互联互
通,使电信行业在公平的市场条件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最终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一点,
老百姓在各种垄断行业的开放竞争中有着深刻的体会。
摘自《北京现代商报》